段小娴
- 作品数:78 被引量:260H指数:9
- 供职机构:广西壮族自治区肿瘤防治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广西青年科学基金广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 ^(60)Coγ射线对CNE-2细胞周期素B1和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的影响
- 2005年
- 目的研究60Coγ射线分割照射对CNE2周期素B1(cyclinB1)、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cellnuclearantigen,PCNA)表达和细胞周期分布的影响。方法采用PI单染,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结合半定量分析方法测定cyclinB1和PCNA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4.0、6.0、8.0Gy60Coγ射线分割照射CNE2细胞不同时间可发生G1、S和G2期细胞比例增多。4.0、6.0、8.0Gy照射第1天PCNA表达水平较对照组下降(P<0.05),第3、5天PCNA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0.05)。照射后cyclinB1表达水平较对照组下降(P<0.05),但各照射组间cyclinB1表达水平无差别(P>0.05)。结论60Coγ射线分割照射CNE2细胞可诱发G1、S、G2期阻滞和抑制PCNA和cyclinB1的表达,但其抑制效应无剂量依赖性。
- 莫玉珍朱小东张玮王安宇李力黎丹绒陈龙段小娴
- 关键词:Γ射线增殖细胞核抗原细胞周期CNE-2
- 上皮性钙粘蛋白与肝细胞癌侵袭、转移的关系研究被引量:1
- 2005年
- 目的探讨上皮性钙粘蛋白(E-Cadherin)在人肝细胞癌(HCC)中的表达及其与肝癌侵袭、转移性的关系。方法选择56例有完整随访资料的原发性肝细胞癌及相应癌旁组织标本、20例正常肝组织标本,用 RT-PCR 方法检测 E-Cad-herin mRNA 的表达;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 E-Cadherin 的表达。结果 1.E-Cadherin 在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低于癌旁组织和正常组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癌旁组织和正常组织中 E-Cadherin 的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2.E-Cadherin 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术后复发时间呈正相关(P<0.05;R^2=0.786),与病理分期呈负相关(P<0.05;R^2=0.678);3.癌组织中 E-Cadherin 表达与肝外转移呈负相关(P<0.05;R^2=0.704);4.癌旁组织中 E-Cadherin 表达与术后复发时间呈正相关(P<0.05;R^2=0.742)。结论 E-Cadherin 与肿瘤的分化程度,侵袭转移能力,复发倾向相关,在临床中有望作为肿瘤分化、复发、转移的评估指标之一。
- 洪坚善彭浩段小娴
- 关键词:肝细胞癌癌旁组织
- PTEN基因在人和树鼩肝细胞癌组织中低表达
- 目的:研究人和树鼩肝癌和癌旁组织中PTEN基因的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分析其在肝癌发生过程中的作用。方法:用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检测人肝癌、癌旁组织、正常组织以及树鼠句肝癌和癌旁组织中 PTEN—mRNA...
- 段小娴陈立霞曹骥欧超李瑷苏建家杨春岳惠芬
- 关键词:肝细胞癌PTEN基因PTEN蛋白树鼩
- 文献传递
- 鼩实验肝癌形成过程中p53、bcl-2蛋白表达及其与细胞凋亡之间的关系
- 目的:动态研究在树鼩肝癌形成过程中p53与bcl-2的蛋白表达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实验组35例树鼩肝癌形成过程中第30周、60周、肝癌组织及13例同期的空白对照组树鼩肝活检组...
- 段小娴欧盛敬李瑗曹骥苏建家欧超杨春岳惠芬
- 关键词:树鼩肝细胞癌P53蛋白BCL-2蛋白蛋白表达细胞凋亡
- 文献传递
- 银杏叶提取物对黄曲霉毒素B_1诱发大鼠肝癌过程中生物标志物的影响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extract 761 fromGinkgo biloba,EGb761)对黄曲霉毒素B1(aflatoxin B1,AFB1)在大鼠体内代谢的影响。方法:经AFB1和EGb761不同处理,获得AFB1组、AFB1+EGb761组和空白对照组3组大鼠,分别于实验第14、28及42周给予抽血及肝活检,并于第64周全部处死。观察大鼠肝癌发生率,用分光光度法检测肝组织Ⅰ相酶CYP450和Ⅱ相酶GST活性,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血清AFB1-赖氨酸加合物水平,以及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8-羟基脱氧鸟嘌呤核苷(8-hydroxydeoxyguanosine,8-OHdG)蛋白表达情况。结果:肝癌诱发率在AFB1+EGb761组明显低于AFB1组(P<0.001),而对照组无肿瘤发生;EGb761对Ⅰ相代谢酶CYP450及Ⅱ相代谢酶GST活性无明显影响。血清AFB1-赖氨酸加合物的最高水平(4 356.01 pg/mg albumin)发生于实验第14周的AFB1组。在实验第14、42周时EGB761显著抑制了血清AFB1-赖氨酸加合物的形成,抑制率分别为13.07%(P=0.033)、73.63%(P=0.002)。在各检测点的8-OHdG蛋白表达强度显示,AFB1+EGb 761组均显著低于AFB1组(P<0.05)。结论:EGb761阻断AFB1致肝癌发生的主要机制可能不完全是通过影响肝脏Ⅰ、Ⅱ相代谢酶活性的途径实现的。EGb761能够抑制AFB1-赖氨酸加合物的形成,降低8-OHdG蛋白的表达,减轻DNA的氧化损伤,这可能是其最终抑制或延缓AFB1诱发肝癌发生、发展的机制之一。
- 蒿艳蓉欧超曹骥杨芳段小娴杨春李瑗苏建家
- 关键词:植物提取物银杏素黄曲霉毒素B1
- 树鼩卵母细胞的体外成熟培养及体外受精被引量:3
- 2004年
- 利用树鼩卵母细胞的成熟培养、体外受精等方法,生产树鼩的试管婴儿,期望通过此路径来实现生产转基因树鼩动物模型。使用促性腺激素进行树鼩超数排卵、TCM199完全培基对卵母细胞进行体外成熟培养、卵母细胞与体外获能的附睾精子进行体外受精、受精卵发育至桑椹胚、囊胚的实验。结果表明,卵母细胞成熟率A级76.7%、B级55.01%、C级17.39%。受精率52%,受精卵采用体细胞共培养与非共培养的分裂率分别为37.14%和9.6%。桑椹胚/囊胚发育率分别为13.57%和0,(P<0.05)。树鼩卵母细胞的成熟培养、体外受精实验方法可行,受精卵在体外能发育到囊胚阶段。
- 岳惠芬苏建家李瑗黄右军杨春班克臣欧超曹骥段小娴翟丹梅
- 关键词:卵母细胞体外受精树QU
- 树鼩动物模型的应用-树鼩对人乙型肝炎病毒剂量反应关系的研究
- 苏建家杨春王憬惺班克臣严瑞琪罗小玲黄国华段小娴覃柳亮罗丹李瑗
- 该成果用实验病理学原理研究树鼩对人HBV的敏感度。结果100、10、1及0.1个CID/ml的HBV引起树鼩染率分别为80%、88%、66.7%及55.6%。表明树鼩对人HBV的易感性与黑猩猩相似,在一定病毒量范围内有较...
- 关键词:
- 关键词:动物模型药敏试验药物筛选
- 银杏叶提取物对黄曲霉毒素B1诱导的大鼠肝癌的化学预防作用被引量:4
- 2010年
- 目的 探讨银杏叶提取物(EGb761)对黄曲霉毒素B1(AFB1)致大鼠肝癌(HCC)发生发展的干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A组(AFB1组28只)、B组(AFB1+EGb761组29只)和C组(对照组14只)3组大鼠,定期肝活检并于第64周全部处死,观察实验肝癌发生过程中大鼠肝组织病理学、肝癌发生率、丙二醛(MDA)及8-羟基鸟嘌呤核苷(8-OHdG)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 B组大鼠诱癌各时期肝脏损害均较A组轻,增生性病变发生亦较迟,肝癌诱发率(26.92%)明显低于A组(76.00%)(P〈0.01),对照组无肿瘤发生.在各检测点(实验第14、28、42、64周),B组大鼠肝组织MDA含量(nmoL/mg蛋白)分别为0.14±0.01、0.24±0.01、0.36±0.01、0.60±0.01,均显著低于A组的0.27±0.01、0.66±0.01、0.56±0.01、0.93±0.02(P〈0.05),在第64周时还明显低于C组的0.84±0.03(P〈0.05);B组在第28、42和64周时8-OHdG蛋白的表达强度均显著低于A组(P〈0.05).结论 EGb761能够明显抑制AFB1诱发大鼠肝癌的发生,这可能与其降低了自由基所致的脂质过氧化反应、减轻AFB1诱导的氧化损伤有关.
- 蒿艳蓉杨芳曹骥欧超杨春段小娴李瑗苏建家
- 关键词:银杏叶提取物黄曲霉毒素B1丙二醛
- 不同浓度绿茶及茶叶渣对黄曲霉霉素B_1致大鼠肝癌作用的影响被引量:12
- 1990年
- 在研究癌的化学预防中,寻找拮抗化学致癌物的物质,越来越受到重视。我们曾报道茶叶及不同品种的绿茶对黄曲霉毒素B_1(AFB_1)致肝癌作用有显著的抑制效果,但在这些研究中,绿茶用量均为5%,为找出绿茶的最低有效剂量,选择了3种不同浓度的绿茶作实验研究,并用茶叶渣作对比实验,现报告如下。
- 覃国忠严瑞琪李瑗覃柳亮段小娴
- 关键词:绿茶肝癌黄曲霉毒素B1
- 肝细胞癌组织上皮性钙黏蛋白表达及其临床意义的研究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研究上皮性钙黏蛋白(E-Cad-herin)在人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与肝癌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选择56例有完整随访资料的HCC及相应癌旁组织标本、20例正常肝组织标本,用RT-PCR方法检测E-Cadherin mRNA的表达。结果:E-Cadherin在HCC组织中的表达显著低于癌旁组织和正常组织,P分别为0.016和0.003,而在癌旁组织和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分别为0.076和0.082;E-Cadherin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术后复发时间呈正相关,R2=0.887,P<0.05,与病理分级呈负相关,R2=0.823,P<0.05;癌组织中E-Cadherin表达与肝外转移呈负相关,R2=0.839,P<0.05。结论:E-Cadherin表达与肝癌的分化程度,侵袭转移能力,复发倾向相关,通过检测E-Cadherin表达将对肝癌临床转归的评估有一定指导意义。
- 杨华伟彭浩洪坚善段小娴曹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