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毛瑞芬

作品数:39 被引量:301H指数:7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科技厅科研项目河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河北省科技厅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4篇期刊文章
  • 3篇科技成果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1篇手术
  • 9篇麻醉
  • 8篇芬太尼
  • 7篇瑞芬太尼
  • 6篇心脏
  • 6篇体外循环
  • 6篇剖宫产
  • 6篇外循环
  • 6篇围术期
  • 5篇动脉
  • 5篇心脏病
  • 5篇血流
  • 5篇血流动力学
  • 5篇干预
  • 4篇心理
  • 4篇心理干预
  • 4篇血液动力
  • 4篇血液动力学
  • 4篇液动
  • 4篇非体外

机构

  • 38篇河北医科大学...
  • 4篇石家庄市第一...
  • 3篇石家庄四药有...
  • 2篇唐山工人医院
  • 2篇唐山市南堡开...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沧州市中心医...
  • 1篇河北联合大学...
  • 1篇石家庄市第六...
  • 1篇石家庄市第九...
  • 1篇冀州市医院

作者

  • 39篇毛瑞芬
  • 26篇高秀江
  • 23篇周长浩
  • 17篇王莉
  • 6篇王欣
  • 5篇孙媛
  • 4篇郭琼梅
  • 4篇魏砚砚
  • 4篇祖金美
  • 4篇郑德利
  • 4篇宋铁鹰
  • 3篇黄亚娟
  • 3篇吕桂玲
  • 3篇杨艳超
  • 3篇张改欣
  • 2篇段晓丰
  • 2篇王文立
  • 2篇朱鹤
  • 2篇赵增仁
  • 2篇田长征

传媒

  • 8篇中华麻醉学杂...
  • 5篇中国心血管病...
  • 3篇临床荟萃
  • 3篇中国煤炭工业...
  • 3篇重庆医学
  • 3篇河北医科大学...
  • 2篇中国地方病防...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解放军预防医...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临床麻醉学杂...
  • 1篇医药导报
  • 1篇辽宁中医杂志

年份

  • 2篇2020
  • 4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4
  • 6篇2013
  • 1篇2010
  • 1篇2008
  • 4篇2007
  • 5篇2006
  • 4篇2005
  • 8篇2004
  • 1篇2003
3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依达拉奉对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患者心肌损伤的影响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 评价依达拉奉对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患者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 择期非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术患者40例,ASA分级Ⅲ或Ⅳ级,NYHA心功能Ⅱ或Ⅲ级,年龄45~64岁,体重55~95 kg,性别不限.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E组,n=20)和对照组(C组,n=20).在麻醉诱导后,E组静脉输注依达拉奉60 mg,给药时间30 min,C组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于术前(T1)、切皮后1 h(T2)、术毕(T3)和术后24 h(T4)分别取静脉血标本,测定血清心肌酶及肌钙蛋白Ⅰ(cTnI)水平.记录患者术后呼吸机治疗时间、ICU停留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 与C组比较,E组血清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及乳酸脱氢酶的活性和cTnI浓度,T1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3,4时均明显升高(P<0.05);与T1时比较,T3,4时两组以上指标均明显升高(P<0.05).术后呼吸机治疗时间、ICU停留时间及住院时间E组较C组明显缩短(P< 0.05或0.01).结论 非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术开始前静脉输注依达拉奉60 mg,可产生有效的心肌保护作用.
王莉周长浩高秀江毛瑞芬孙媛王欣
关键词:自由基清除剂活性氧心肌再灌注损伤
胸腹联体婴儿分离手术的围术期处理被引量:2
2004年
联体婴儿是一种罕见而复杂的先天畸形,文献报道其患病率为1/100000~1/50000,大多数于胚胎时或出生后即死亡,分娩死亡率约1/200 000以上[1],能成功进行分离手术,术后两婴儿均存活的病例更是相当罕见.本院于2004年2月14日成功为一对胸腹联体婴儿进行了分离手术,术后均存活.现将围术期处理总结如下.
高秀江毛瑞芬周长浩王莉田长征刘力峰
关键词:联体婴儿分离手术胸腹围术期处理存活
铁代谢指标与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关系初探
2017年
目的初步探讨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患者的铁代谢指标变化。方法手术全麻患者60例根据各时点MMSE评分分为对照组(C组)和POCD组(P组)。于术前(T1)、术后1(T2)、3(T3)、7 d(T4)检测MMSE评分、血清铁蛋白(SF)、血清转铁蛋白(TF)、血清铁、转铁蛋白饱和度(TS)水平。结果与C组或T1比较,P组患者T2-4时点的SF、TS、血清铁均升高,TF降低(P<0.05)。结论在术后早期(1~7 d)发生POCD患者铁代谢表现为SF、血清铁、TS升高,TF降低。
魏砚砚周长浩李瑞斌毛瑞芬王欣
关键词:铁代谢血清铁蛋白血清转铁蛋白术后认知功能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血中不同血药浓度的瑞芬太尼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高秀江宋铁鹰姜相明王文立毛瑞芬
瑞芬太尼(remifentanil)是新型μ阿片类受体激动剂,镇痛作用比芬太尼略强(1.34:1),比阿芬太尼强5-10倍。该新药突出的优点是:其药物作用时间短,消除快,半衰期短,极易被体内非特异性酯酶迅速水解,长期持续...
关键词:
关键词:液相色谱法瑞芬太尼镇痛药血药浓度血流动力学
剖宫产术时心理干预对母儿影响
周长浩王月肖薛敬东成珍会房桂英郑德利田长征毛瑞芬高秀江
母亲安全,儿童优先是围产医学研究的重点课题。目前,剖宫产率不断攀升,医患纠纷日渐增多。在传统的服务模式中,只注重医疗干预,有部分产妇剖宫手术麻醉效果欠佳,麻醉药用量较多,母婴并发症多;围产保健特别是剖宫产时服务模式影响到...
关键词:
关键词:心理干预焦虑剖宫产术母儿
依达拉奉预防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后心肌缺血可行性分析
2013年
目的探讨分析依达拉奉预防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后心肌缺血的可行性。方法 78例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9例。在麻醉诱导后,治疗组持续静脉滴注依达拉奉60mg,对照组持续静脉滴注等量生理盐水,对比分析患者术前(T1)、切皮后1h(T2),术毕(T3),和术后24h(T4)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水平,以及T1、T4的血浆脑钠肽(BNP)、肌钙蛋白I(cTnI)含量,对比患者术前、术后的左心射血分数(LVEF)。结果两组患者间用药前SOD、MDA、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BNP和cTn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T3、T4点治疗组SOD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MDA值、CK-MB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T4点治疗组BNP及cTnI值低于对照组(P<0.05),LVEF%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术后呼吸机治疗时间、重症病房住院时间及总住院时间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依达拉奉能够有效清除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体内氧自由基,减少心肌酶的释放,减少心肌缺血再灌注带来的损伤,起到保护心肌细胞的作用。
王莉郭琼梅周长浩毛瑞芬
关键词:依达拉奉心肌缺血
剖宫产时心理干预对镇痛效果的影响被引量:6
2007年
目的:研究剖宫产时心理干预对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将2004年1月~2005年7月选择剖宫产的产妇2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实验组除常规处理外,还根据产妇最关心、最担心的问题应用指导性语言进行阶段性心理咨询和辅导,同时对照组采用常规处理,两组分别于术前、术后进行产妇焦虑自评量表(SAS)测定。结果:两组产妇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并且术前SAS明显高于术后(P<0.01);实验组产妇达T4麻醉平面所需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镇痛效果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麻醉药物总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术后镇痛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剖宫产时心理干预有利于加强手术时麻醉镇痛效果。
周长浩房桂英高秀江毛瑞芬郑德利刘莹琦(编校)
关键词:剖宫产心理干预焦虑量表镇痛效果
严重烧伤休克期大面积切痂植皮的麻醉
2004年
赵增仁毛瑞芬高秀江周长浩王莉
关键词:烧伤休克期切痂植皮麻醉应激反应
瑞芬太尼与芬太尼对腹部手术患者全麻诱导期血液动力学的影响被引量:88
2005年
本研究拟比较瑞芬太尼与芬太尼对腹部手术患者全麻诱导期血液动力学的影响.
高秀江张志辉毛瑞芬周长浩王莉杨艳超
关键词:腹部手术患者血液动力学全麻诱导期瑞芬太尼
瑞芬太尼不同靶浓度与全血实测浓度的差异以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2006年
高秀江毛瑞芬周长浩赵胜仁宋铁鹰王文立
关键词:瑞芬太尼靶浓度血流动力学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