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青
- 作品数:1 被引量:8H指数:1
- 供职机构: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益肾化瘀方对肾间质纤维化大鼠肾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1及其抑制剂表达的影响被引量:8
- 2016年
- 目的探讨益肾化瘀方治疗肾间质纤维化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126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缬沙坦组及益肾化瘀方高、中、低剂量组,每组21只。除假手术组外各组采用单侧输尿管结扎法制备肾间质纤维化模型,于造模后次日假手术组、模型组予生理盐水20 ml/(kg·d),益肾化瘀方高、中、低各剂量组分别予益肾化瘀方浓缩液32、16、8 g/(kg·d),缬沙坦组予缬沙坦胶囊溶液13.3 mg/(kg·d),每天灌胃1次,共给药28天。分别于术后第7、14、28天(每个时间点取材7只)光镜下观察肾间质病理改变并进行肾间质纤维化评分,检测大鼠肾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mRNA、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TIMP-1)mRNA的表达。结果光镜下HE和Masson染色显示,模型组大鼠造模7天后各组大鼠即出现肾间质水肿,间质内炎症细胞呈灶性浸润,至28天大量肾小管萎缩或消失,纤维化程度呈进展性加重。各治疗组肾间质炎细胞浸润数量减少,纤维化程度较模型组均有不同程度的减轻,益肾化瘀方高剂量组与缬沙坦组的病理改变相当。与假手术组同时间点比较,其余各组大鼠在第14、28天时肾间质纤维化评分及肾组织中MMP-1mRNA、TIMP-1mRNA表达均明显升高(P<0.05或P<0.01);与模型组同时间点比较,益肾化瘀方高、中、低剂量组和缬沙坦组大鼠在第14、28天时肾间质纤维化评分明显降低,益肾化瘀方高剂量组在第28天时MMP-1mRNA表达继续增加,而在第7、14、28天时TIMP-1mRNA表达明显降低(P<0.05或P<0.01)。结论益肾化瘀方可能通过抑制肾组织TIMP-1的表达,纠正MMP-1/TIMP-1失衡,从而显示出拮抗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
- 张琳琪朱建光汪青高志卿刘红亮王娇
- 关键词:肾间质纤维化益肾化瘀方基质金属蛋白酶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