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春宇
- 作品数:8 被引量:15H指数:3
-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政治法律更多>>
- 双侧冠状动脉起源于肺动脉死亡1例被引量:1
- 2016年
- 1案例
1.1简要案情及病史摘要
某女,29岁,某日10:20以“孕1产0,孕39周先兆临产,LOA”入院。查体:BP16.0/10.7kPa(120/80mmHg),心电图正常,双下肢水肿。产检:宫高36cm,腹高106cm.胎心144次/min,胎位LOA。实验室检查示HbsAg阳性。B超示单活胎,脐带绕颈1周。当日15:00剖宫产一重度窒息女婴。
- 陈正莲沈春宇陈新山
- 关键词:法医病理学心血管畸形冠状动脉
- 重症冠心病、主动脉重度粥样硬化及主动脉夹层猝死1例
- 2015年
- 对1例57岁男性猝死案例的基本情况及尸检情况进行详细报道,结合其案情、临床病史和死亡经过综合分析,认为其系在患重症冠心病、严重主动脉粥样硬化和主动脉夹层的基础上因突发主动脉夹层破裂致急性心包压塞而猝死。
- 沈春宇邓娟刘畅
- 关键词:重症冠心病主动脉夹层猝死尸检
- 成人病毒性脑炎误诊致死亡报告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探讨病毒性脑炎的误诊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对本鉴定中心接收的成人病毒性脑炎误诊为上呼吸道感染致死亡1例的临床及尸检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因发热、头痛先后到2家社区医院就诊,第2家社区医院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予相应治疗,后患者出现意识模糊、抽搐及牙关紧闭,转入某省级医院。经查体及行相关医技检查考虑脑炎,予相应治疗无好转,入院后3 d死亡。尸检鉴定为病毒性脑炎致中枢性呼吸衰竭死亡。结论病毒性脑炎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易误诊。加强对其认识、提高对其警惕性、及时进行相关医技检查及全面综合分析病情可减少病毒性脑炎误诊误治,改善患者预后。
- 陈正莲沈春宇杨晨光陈新山
- 关键词:误诊呼吸道感染尸体解剖
- 口头尸检的研究进展
- 2014年
- 口头尸检作为一种重要的推断死因工具,它和常规尸检结合之后更有利于了解死因的构成等重要信息,为卫生政策的制定和健康措施提供良好的依据。本文拟从口头尸检的基本特点、内容、研究现状及与法医学常规尸检的关系等方面进行综述,旨在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利用口头尸检,以更好地为大众健康服务。
- 陈正莲沈春宇陈新山
- 关键词:法医病理学尸体解剖
- 巨大垂体腺瘤死亡1例
- 通过对巨大垂体腺瘤死亡案情的介绍,对死者的死亡原因进行了法医学鉴定,结果表明,本例尸检在颅底垂体窝处见一巨大垂体腺瘤,与周围分界清楚,并有灶片状出血,大脑蛛网膜下腔点灶状出血和小脑扁桃体病形成。结合死者身上的呕吐物、不明...
- 沈春宇刘恺怡陈新山
- 关键词:法医鉴定学
- 法医学的革命:虚拟解剖的研究现状及前景展望被引量:8
- 2014年
- 虚拟解剖具有无创(微创)性、原位性、保存性、客观性、科学性和便捷性的特点。随着其技术的逐渐成熟,虚拟解剖被应用于法医学实践是大势所趋。但其要想完全取代传统的解剖技术,其还需要克服在CT和MRI技术、血管检查、病理组织检查以及技术和经济支撑等方面的局限性。
- 沈春宇陈正莲陈新山
- 关键词:法医学
- 嗜铬细胞瘤瘤内出血致猝死二例尸检报告
- 2014年
- 临床上因急性心力衰竭、高血压脑出血等猝死的嗜铬细胞瘤患者多见,因瘤内出血致猝死的嗜铬细胞瘤患者少见,且临床诊断困难[1],易引起医疗纠纷。笔者工作中遇及2例由于嗜铬细胞瘤瘤内出血致猝死引发医疗纠纷而行尸检,现报告如下。
- 陈正莲陈艳沈春宇陈新山
- 关键词:嗜铬细胞瘤出血支气管扩张症猝死尸体解剖
- 轻度冠心病并发冠状动脉血栓猝死1例被引量:3
- 2013年
- 1案例资料
1.1简要案情
某男,35岁。某日上午9:30分在乘车过程中突感不适,恶心、呕吐、出冷汗,后于中午12时左右到医院就诊,初步诊断为"急性胃肠炎",并开具处方"诺佳针、思连康、诺佳胶囊"等药。患者随至其住所附近个体诊所输液,12时45分时开始输液,约2min后突然出现潮式呼吸,医生即停止输液进行抢救,并打"120",送附近医院继续抢救,经抢救无效于当天下午13时25分死亡。
- 刘恺怡陈新山闫杰吕成沈春宇黄光照
- 关键词:法医病理学猝死冠状动脉粥样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