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沈紫微

作品数:6 被引量:19H指数:2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篇红豆草
  • 1篇性状
  • 1篇叶蛋白
  • 1篇引物
  • 1篇引物筛选
  • 1篇营养
  • 1篇营养价值
  • 1篇诱变
  • 1篇生物学
  • 1篇生物学性状
  • 1篇生殖
  • 1篇生殖分配
  • 1篇种质
  • 1篇种质鉴定
  • 1篇牧草
  • 1篇航天搭载
  • 1篇航天诱变
  • 1篇分子标记
  • 1篇ISSR
  • 1篇ISSR标记

机构

  • 4篇甘肃农业大学
  • 2篇兰州大学
  • 2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 6篇沈紫微
  • 3篇张蕴薇
  • 2篇南志标
  • 2篇陈本建
  • 1篇康俊梅
  • 1篇魏小兰

传媒

  • 2篇草业科学
  • 1篇草业学报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0
  • 2篇2009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牧草叶蛋白的利用及研究进展
叶蛋白是一种从新鲜牧草或其他青绿植物汁液中提取的浓缩粗蛋白质产品,其营养价值对人类和动物均具有益作用,而牧草是叶蛋白的主要来源之一。我国幅员辽阔,牧草资源广泛,对于叶蛋白的开发和利用具有十分诱人的前景。本文概括了牧草叶蛋...
沈紫微张蕴薇陈本建
关键词:牧草叶蛋白
文献传递
甘南地区歪头菜的选择性败育及结实格局被引量:4
2015年
歪头菜是甘南地区极具利用价值的饲用植物,可为家畜提供丰富的蛋白质,因此加强种子生产是歪头菜在该地区种植推广的基础。本实验着眼于歪头菜生殖过程中的选择性败育,研究了歪头菜花期不同阶段和花序不同位置果实和种子的结实格局,得出以下结果:1)2龄植株盛花期花序上结荚率最高(41.6%),5龄植株初花期花序上结荚率最高(28.8%),两者均为末花期花序上结荚率最低,且所结荚果内种子数为0。2)2龄和5龄植株均为花序中部结荚率最高,分别为43.9%和41.6%,但上、中、下部位荚果内的种子数无显著(P>0.05)差异。3)荚果内靠近柱头端和靠近小花柄端的胚珠败育的可能性更大,荚果中部(从柱头端算起第2,3,4,5位置)的胚珠形成种子时更易出现交替败育的趋势。4)每序结荚数随着每序单花数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当每序单花数为20朵时,每序结荚数达到最大8个。由上述结果推测,选择性败育引起的歪头菜果实和种子的结实分配格局可能是资源限制的原因,也可能是植物对特殊生境的一种繁殖策略,然而这一结果影响了歪头菜的实际种子产量。
沈紫微南志标
牧草叶蛋白的利用及研究进展
叶蛋白是一种从新鲜牧草或其他青绿植物汁液中提取的浓缩粗蛋白质产品,其营养价值对人类和动物均具有益作用,而牧草是叶蛋白的主要来源之一。我国幅员辽阔,牧草资源广泛,对于叶蛋白的开发和利用具有十分诱人的前景。本文概括了牧草叶蛋...
SHEN Zi-wei沈紫微ZHANG Yun-wei张蕴薇CHEN Ben-jian陈本建
关键词:营养价值
航天搭载红豆草生物学性状和遗传多样性ISSR研究
本研究以航天搭载红豆草种子后代及地面对照为材料,结合生物学性状测定和ISSR(简单重复间序列)分子标记技术,分析供试红豆草的航天诱变效应。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航天诱变红豆草生物学性状测定:经田间观测,筛选出在株...
沈紫微
关键词:红豆草生物学性状ISSR分子标记
甘南地区歪头菜生殖分配对生殖产量的影响被引量:1
2014年
采用现存生殖分配(Standing Reproduction Allocation)的方法研究甘南地区歪头菜(Vicia unijuga)生物量生殖分配。结果表明,不同生长年限植株在整个生长季中,各构件生物量占总生物量的比例随着季节变化表现为营养分配比重不断减少,生殖分配比重不断增加,但营养生物量分配比例占绝对优势,而在蕾期和花期用于有性生殖的生物量(蕾、花生物量)分配比例仅在10%左右;多年生歪头菜种群幼龄时期植株生殖生物量分配仍然随着生长年限的增加而增加,但生殖产量的生物量分配却表现出2年龄>5年龄>4年龄;2年龄植株蕾-花生物量转换比例和花-荚生物量转换比例分别为1∶1.17和1∶1.36,5年龄植株的分别为1∶0.94和1∶1.31,说明2年龄植株比5年龄植株有较高的生殖利用率,而5年龄植株落花、落荚现象明显。以上结果揭示出,植株对有性繁殖的小比例投资以及生殖转换中产生的生殖损失可能是导致该地区歪头菜种群有性繁殖体种子产量低的重要原因,而影响这一原因的因素可能是生长季过程中的环境干扰和养分竞争等问题。
沈紫微南志标
红豆草ISSR体系优化及其在航天诱变种质鉴定中的应用被引量:14
2010年
采用正交设计法优化适合于红豆草(Onobrychis viciaefolia)的ISSR体系,对影响ISSR-PCR的多个因素,包括dNTP、引物浓度、Taq酶浓度、Mg2+浓度进行了4因素3水平的比较、优化,建立了红豆草的IS-SR最佳反应体系。运用该体系进行引物及最佳退火温度的筛选,并应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初步分析红豆草航天搭载诱变效应。结果表明,红豆草ISSR-PCR最佳反应体系为:2.5μL 10×PCR buffer、50 ng模板DNA、dNTP 0.2 mmol/L、Taq DNA聚合酶1.5 U、引物0.4μmol/L、Mg2+2.0 mmol/L,总体积为25μL。试验从53个ISSR引物中筛选出扩增条带清晰、多态性丰富的12个引物,并依次筛选出各引物的退火温度。12个引物标记结果显示共获得多态性位点142个,多态性比率为73.6%。地面对照的多态位点比率(P)、Nei基因多样度(h)和Shannon多样性指数(I)均低于航天诱变种,太空环境能够诱导红豆草发生基因变异。航天诱变可作为红豆草种质资源创新和品种选育的方法之一。
沈紫微陈本建康俊梅魏小兰张蕴薇
关键词:红豆草ISSR标记引物筛选航天诱变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