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鸿敏
- 作品数:30 被引量:238H指数:10
-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降低体重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治疗的意义被引量:12
- 2002年
- 沈鸿敏
- 关键词:降低体重多囊卵巢综合征肥胖
- 阴道pH值与阴道炎感染病原体类型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0
- 2003年
- 吴燕菁沈鸿敏赵屹李建业
- 关键词:阴道PH值病原体
- 腔内超声对女童青春期性发育状态的评价被引量:7
- 2012年
- 目的探讨腔内超声在正常女童和特发性性早熟(ICPP)女童性发育状态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08年10月至2010年2月就诊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妇科内分泌门诊和儿科生长发育门诊的女童,采用腔内超声测量180名正常女童和44例ICPP女童子宫长、宽、厚,宫颈长度,卵巢容积,最大卵泡直径。并对其中17例ICPP女童应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nRHa)治疗前后各超声值变化进行对比。结果正常女童平均在9岁后子宫、卵巢体积明显增长,9岁组子宫体积(1.87±0.58)ml,7岁组(1.03±0.24)ml;卵巢体积(3.01±2.73)ml,7岁组(0.98±0.36)ml;ICPP女童各超声测量值均大于正常女童;ICPP女童治疗后较治疗前各超声测量值明显降低。子宫体积治疗前(1.16±0.19)ml,治疗后(1.02±0.15)ml;卵巢体积治疗前(2.11.4±0.48)ml,治疗后(1.72±0.55)ml;最大卵泡直径治疗前(1.36±0.25)cm,治疗后(1.16±0.36)cm。结论腔内超声能够作为评估青春期性发育状态以及性早熟诊断及治疗效果评估的辅助手段。
- 李晓冬阎雪陈丽华唐红娟沈鸿敏周英杰
- 关键词:腔内超声特发性性早熟
- 阴道pH值与血清雌二醇水平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4
- 2002年
- 目的 :探究妇女不同时期阴道 p H值与血清雌二醇 ( E2 )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2 85例已婚妇女 ,排除阴道炎症、阴道用药、性生活等影响因素 ,按月经周期、早孕、围绝经期及绝经期不同阶段分组 ,用精密 p H试纸测定阴道 p H值 ,同时应用磁性分离酶免疫法测定血清 E2 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血清 E2 水平与阴道 p H值呈显著负相关 ( r=-0 .76 ,P<0 .0 5) ,阴道 p H值变化范围在 ( 7.6± 0 .3 )~ ( 3 .0± 0 .0 )之间。妇女阴道 p H值依次为妊娠期明显低于排卵期、排卵期低于卵泡期、卵泡期低于绝经期 ( P均 <0 .0 5)。结论 :阴道 p H值在一定范围内可反映血清 E2 水平 ,检测方便、快捷 ,价格低廉 ,可用于已婚妇女雌激素水平的判定。
- 吴燕菁沈鸿敏赵屹李建业
- 关键词:阴道PH值血清雌二醇
- 卵巢早衰患者卵巢组织HLA-DR抗原表达及意义被引量:9
- 2008年
- 目的:探讨卵巢早衰患者卵巢组织HLA-DR抗原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40例卵巢早衰患者及45例生育年龄女性卵巢组织中HLA-DR抗原的表达。结果:⑴45例正常卵巢组织中各级卵泡周围颗粒细胞HLA-DR抗原均呈阴性表达;240例POF卵巢组织HLA-DR抗原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卵巢组织,13例可见颗粒细胞上HLA-DR表达,其中次级卵泡周围复层颗粒细胞为灶状阳性。结论:POF患者卵巢组织颗粒细胞上HLA-DR抗原异常表达,证实自身免疫是卵巢早衰的致病因素之一。
- 秦姗宋月轻沈鸿敏
- 关键词:卵巢早衰HLA-DR抗原自身免疫性疾病
- 肺部子宫内膜异位症1例报道及文献复习被引量:2
- 2013年
- 1病例简介患者,女,30岁,因"周期性咯血4个月"于2011年11月9日就诊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妇科门诊。就诊前4个月,患者出现无明显诱因的周期性咯血,量少、色鲜红,伴胸闷,月经期出现,月经结束后缓解。患者无气短、发热、乏力、胸痛及咳痰等症状。
- 王晶李晓冬沈鸿敏
-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咯血胸痛诊断显像
- 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0在反复自然流产患者母胎界面及外周血淋巴细胞的表达被引量:15
- 2003年
- 阎华王爱华王华芝沈鸿敏
- 关键词:自然流产蜕膜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0
- 溢乳和高泌乳血症患者激素测定分析
- 1997年
- 溢乳是指挤压乳房(非孕期和哺乳期)有乳汁流出或自然分泌出不等量的乳汁。在妇科患者中分单纯溢乳症和闭经溢乳综合征。高泌乳血症则是垂体泌乳素细胞失去抑制血中泌乳素水平升高,可以伴有溢乳,也可以无。本文从1995年4月19日~1996年6月30日共对870例患者行FSH(促卵泡素)、LH(黄体生成素)、E_2(雌二醇)、P(孕酮)、T(睾酮)、PRL(催乳素)六项激素测定,发现高泌乳血症54例(PRL>490μU/ml),分析如下:
- 曹金凤宋时莉沈鸿敏
- 关键词:溢乳高泌乳素血症激素测定
- 全文增补中
- 卵巢早衰免疫因素的相关研究被引量:11
- 2008年
- 目的:探讨卵巢早衰患者抗核抗体,HLA-DR+细胞水平及定位,分析免疫因素在致病中的意义。方法:应用免疫学实验技术,流式细胞术及免疫双荧光法检测100例卵巢早衰患者,60例低促性腺激素性闭经患者,60例自然绝经妇女,60例正常育龄妇女的抗核抗体、抗双链DNA抗体、ENA多肽抗体系列、CD3+、HLA-DR+、CD3+HLA-DR+细胞水平。结果:①染色体核型正常的卵巢早衰患者抗核抗体阳性率为26.53%(26/98),染色体核型异常的卵巢早衰患者抗核抗体均为阴性。染色体核型正常的卵巢早衰患者抗核抗体阳性率均明显高于低促性腺激素组、自然绝经组、育龄组(P<0.05),未发现有明显的特殊核抗原成分;13例ANA阳性POF患者经治疗后ANA转为阴性;②卵巢早衰患者外周血HLA-DR抗原表达增加,CD3+HLA-DR+(活化T细胞)增加,与自然绝经组和育龄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01,P=0.003);6例POF患者经激素替代后CD3+HLA-DR+水平未见明显降低。结论:部分染色体核型正常的卵巢早衰患者机体存在免疫系统异常状态,免疫因素可能是染色体核型正常的卵巢早衰患者的致病原因。
- 秦姗沈鸿敏徐素欣宋月轻常雅丽
- 关键词:卵巢早衰抗核抗体HLA-DR抗原
- 颗粒细胞上促卵泡素受体与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的相关研究被引量:5
- 2004年
- 目的 探讨颗粒细胞上促卵泡素 (FSH -R)的含量与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IVF -ET)结果的关系。方法 在 38个IVF周期中 ,将受精后获得的颗粒细胞 ,采用流式细胞测定仪测定其表面FSH -R的含量 ,并与IVF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颗粒细胞上FSH -R的含量与获卵个数无显著的相关关系 (P >0 .0 5 )。受精率、卵裂率随颗粒细胞上FSH -R的含量增加而增加 (r =0 .5 7P <0 .0 1,r =0 .6 1P <0 .0 1)。妊娠组与非妊娠组的颗粒细胞上FSH -R含量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0 0 1)。结论 卵泡液中FSH与颗粒细胞膜上FSH -R相互作用共同促进卵母细胞的成熟和发育。
- 徐素欣赵志明沈鸿敏左一鹏宋时莉
- 关键词:促卵泡素控制超排卵体外受精卵泡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