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2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3篇细胞
  • 3篇抗体
  • 3篇红细胞体病
  • 3篇附红细胞体
  • 3篇附红细胞体病
  • 3篇EPO
  • 2篇多克隆
  • 2篇血糖
  • 2篇乙型
  • 2篇乙型肝炎
  • 2篇乙型肝炎病毒
  • 2篇增多症
  • 2篇中老年
  • 2篇中老年人
  • 2篇糖尿
  • 2篇糖尿病
  • 2篇尿糖
  • 2篇细胞生成素
  • 2篇克隆
  • 2篇高原肺水肿

机构

  • 22篇中国人民解放...
  • 5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22篇洪勇
  • 16篇石泉贵
  • 12篇陈洪章
  • 10篇邓志武
  • 8篇李素芝
  • 7篇左天林
  • 6篇杨光
  • 5篇卢永周
  • 5篇张泉
  • 4篇王明光
  • 4篇齐宝宏
  • 4篇何贵强
  • 4篇孙泽平
  • 4篇黄学文
  • 3篇郑健保
  • 3篇黄文超
  • 3篇郭俊
  • 3篇龙仁玲
  • 3篇牟信兵
  • 3篇高钰琪

传媒

  • 6篇西藏医药
  • 4篇西藏科技
  • 3篇高原医学杂志
  • 2篇西南国防医药
  • 1篇解放军预防医...
  • 1篇上海医学检验...
  • 1篇标记免疫分析...
  • 1篇中华临床医药...
  • 1篇中华医药学杂...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 1篇第六届国际高...

年份

  • 1篇2009
  • 2篇2008
  • 4篇2007
  • 2篇2006
  • 3篇2004
  • 3篇2003
  • 4篇2002
  • 1篇2001
  • 2篇2000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Epo多克隆抗体对抗Epo活性的研究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多克隆抗体是否具有拮抗Epo所致的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骨髓红系增殖活性的功能。方法:抽取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病人骨髓,分离单个核细胞,进行红系定向体外培养,观察加入Epo及Epo多克隆抗体对红系集落形成单位(CFU-E)的影响。结果:Epo多克隆抗体体外能抑制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病人骨髓红系增殖。结论:Epo抗体可以显著拮抗Epo促红细胞增生作用。
黄学文李素芝高钰琪牟信兵石泉贵何贵强孙泽平洪勇李绚郑健保王洪斌黄文超炜桑
关键词:高原红细胞增多症
拉萨378例非淋菌性尿道炎患者衣原体及支原体检测结果分析
2002年
目的 :了解拉萨地区非淋菌性尿道炎的感染状况 ,弄清本地区该病原体类别。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对临床疑为非淋菌性尿道炎患者 378例检测了衣原体和支原体。结果 :沙眼衣原体阳性率为 47 1 % ( 1 78例 /378例 ) ,解脲支原体阳性率 2 6 2 % ( 99例 /378例 ) ,两者合并感染阳性率 3 2 % ( 1 2例 /378例 ) ,不同民族 ,不同性别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沙眼衣原体和解脲支原体阳性患者多集中在 2 1— 30岁和 31— 40岁两年龄段 ,特别是 31— 40岁年龄段是发病的高峰段 ,分别占 60 68%和 5 3 5 4 % (P <0 0 0 1 )。结论 :提示对妇科和男性科中有洁性交史的患者 ,在做淋球菌检查的同时应做衣原体和支原体检查 ,对明确诊断 。
石泉贵左天林邓志武陈洪章高强洪勇王明光曾令露
关键词:非淋菌性尿道炎沙眼衣原体解脲支原体
高原中老年人血糖与尿糖检测结果的对比研究
2002年
目的 :探讨高原中老年人血糖浓度与尿糖检测结果之间的关系。方法 :系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 2 4 8例空腹血糖 >6 1mmol/L的高原中老年人的血糖和尿糖结果 ,并进行了分组比较。结果 :血糖浓度为 6 1~ 8 0mmol/L时 ,各年龄组尿糖阳性检出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血糖浓度为 8 1~1 0 0mmol/L时 ,随年龄的增加 ,尿糖阳性检出率降低 ,各年龄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血糖浓度为 1 0 1~ 1 2 0mmol/L时 ,5 0~ 5 9岁组与 60~ 69岁组间尿糖阳性检出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5 0~ 5 9岁组与 70岁以上组间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 )。血糖浓度 >1 2 0mmol/L时 ,各年龄组间尿糖阳性检出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高原中老年人 ,随年龄的增加及长期高血糖有可能导致肾小动脉硬化 ,肾小球滤过率降低 ,肾糖阈提高。提示临床医师不能根据尿糖结果推测血糖浓度 。
石泉贵卢永周邓志武陈洪章高强李莺洪勇左天林
关键词:中老年人糖尿病血糖尿糖
高原附红细胞体病的临床特点
目的:探讨高原环境低氧、低气压、强紫外线条件下附红细胞体病的临床特点.方法:采用末梢血或骨髓涂片检查附红细胞体确诊,入院后进行详细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同时抽血查血常规、血生化及血清酶.结果:临床表现主要是不规则发热、进行...
石泉贵李素芝陈洪章卢永周洪勇齐宝宏崔莎
关键词:附红细胞体附红细胞体病贫血临床症状
文献传递
拉萨市城区居民血清胆固醇及三酰甘油参考值调查被引量:9
2003年
目的 了解拉萨市城区居民血清总胆固醇 (TC)和三酰甘油 (TG)参考值水平。方法 以酶法对164 4名藏汉居民的TC和TG水平进行了测定。结果 藏男组、藏女组、汉男组、汉女组的血清TG水平分别为1.2 5± 0 .79、1.2 0± 0 .69、1.5 2± 0 .73、1.3 0± 0 .74mmol/L ;TC水平分别为 4.5 2± 1.10、4.43± 0 .89、4.2 6±1.0 2、4.5 2± 1.5 0mmol/L且各组在 2 0~ 5 0岁间均有随年龄上升的趋势 ,而后又逐渐下降。结论 汉族男性TG水平高于藏族 (P <0 .0 1) ,分析原因与汉族移居者对低氧环境的耐受性有关。汉族男性的TC水平低于藏族(P <0 .0 1) ,可能与饮食习惯有关。拉萨地区TC及TG水平与文献报告有较大差异 ,建议各地区、各实验室建立各自不同民族、不同性别。
邓志武石泉贵左天林洪勇陈洪章杨光曾令露张泉
关键词:城区居民血清胆固醇三酰甘油参考值
高原人附红细胞体的感染与防治
2007年
目的了解高原环境条件人附红细胞体的感染状况及人附红细胞体病的治疗效果。方法用末梢血或静脉血、骨髓常规涂片、固定、染色、镜检方法检测了西藏7地(市)不同人群、不同年龄、不同民族的血样3214份及住院附红细胞体病患者9例血样或者骨髓标本中的附红细胞体。结果3214份标本人附红细胞体总感染率为3·2%,男性、女性附红细胞体感染率分别为3·3%(58/1768)和3·1%(45/1446),男性高于女性,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9例附红细胞体病患者均有进行性贫血、发热、黄疸、疲劳、出汗等临床症状。实验检查红细胞、血红蛋白降低,网织红细胞升高,白细胞正常或轻度升高,血小板正常或降低,谷丙转氨酶轻度升高。经用四环素、甲硝唑、庆大霉素等治疗效果明显。结论高原环境条件人附红细胞体的感染多数呈潜伏状态,严格消毒隔离制度,搞好附红细胞体病知识的宣传教育,对降低人附红细胞体的感染率及人附红细胞体病的发病率具有积极的作用。
石泉贵李素芝杨光陈洪章卢永周齐宝宏洪勇
关键词:附红细胞体附红细胞体病
高原习服大鼠血液4项指标观察被引量:2
2006年
谢刚李素芝李珣江成剑洪勇何贵强王洪斌
关键词:高原习服WISTAR大鼠血液指标
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的病理基础与超声表现关系初探
2008年
目的探讨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XGC)临床病理特点、发病机制以及超声表现特征,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26例的超声特征临床及手术病理资料。观察胆囊壁厚度、壁内光滑度及胆囊内有无结石,同时观察胆囊周围的变化。结果 26例患者中,观察其胆囊壁明显不规则增厚,多数病例切面可见淡黄或黄褐色大小不等的结节或斑点,有的呈息肉样突起。镜下见有特征性泡沫细胞肉芽肿形态。结论 XGC可能是由胆囊炎症、结石嵌顿和胆汁瘀积因素所诱导,与免疫反应有关的迟发性肉芽肿病变,少数病例可伴发腺癌。
王福永赵静洪勇
关键词: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临床病理特征超声
高原健康老人红细胞免疫功能及其调节因子的变化研究被引量:4
2000年
目的 :了解高原健康老人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状况。方法 :采用红细胞酵母菌花环法 ,检测了生活居住在拉萨的健康老人 37人的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及血清中红细胞免疫粘附调节因子活性 ,与生活居住在同地的青壮年 4 4人进行了比较。结果 :老年组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及红细胞C3b花环促进率明显低于青壮年组 (P <0 0 1 ) ,而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及红细胞C3b受体花环抑制率明显高于青壮年组 (P <0 0 1和 <0 0 5) ,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与红细胞C3b受体花环抑制率呈负相关 (r=-0 63,P <0 0 1 )。结论 :提示高原健康老人红细胞功能降低及调控系统失调 。
石泉贵邓志武陈洪章张泉王明光洪勇左天林
关键词:红细胞老年人免疫老年性疾病
拉萨地区2248例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标志分析
2000年
目的 :探讨西藏拉萨地区乙型肝炎病毒 (HBV)血清免疫学标记的组合模式。方法 共 2 2 4 8例HBV血清样本 ,均以免疫酶联技术 (ELISA)法检测 5项指标。以聚合酶链反应 (PCR)检测HBVDNA。为表述方便 ,设定血清HBV免疫学标记检测项目第 1— 5项的排列顺序为 ( 1 )乙肝表面抗原 (HBsAg) ,( 2 )乙肝表面抗体 (抗 -HBs) ,( 3)乙肝e抗原 (HBsAg) ,( 4 )乙肝e抗体 (抗 -HBe) ,( 5)乙肝核心抗体 (抗 -HBc) ,并以出现阳性项目的序号为该模式代码。结果 本组血清HBV免疫学标记的组合模式共 1 9种 ,并可分为感染期模式组和恢复期模式组。感染期模式组以“1 45”、“1 35”和“1 5”模式为主 ,占全部样本的 4 1 5%。恢复期模式组以“2”和“2 4 5”模式为主 ,占全部样本的 4 0 2 %。结论 本组HBV血清免疫学标记的模式较为复杂。推测HBV血清免疫学标志组合模式转换表现为e系统 ,s系统的转换 ,以及抗 -HBe,抗 -HBe和抗
邓志武石泉贵左天林王明光张泉洪勇陈洪章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乙肝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