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乳腺
  • 2篇乳腺癌
  • 2篇肿瘤
  • 2篇胃癌
  • 2篇腺癌
  • 2篇肋间
  • 2篇肋间臂神经
  • 2篇保留肋间臂神...
  • 1篇导管
  • 1篇导管癌
  • 1篇多层螺旋CT
  • 1篇性病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内皮
  • 1篇血管内皮细胞
  • 1篇血管内皮细胞...
  • 1篇血管内皮细胞...
  • 1篇血清
  • 1篇腋窝
  • 1篇腋窝淋巴结

机构

  • 8篇大连医科大学...
  • 1篇大连大学
  • 1篇大连医科大学...

作者

  • 8篇温伟
  • 7篇尹逊国
  • 5篇胡祥
  • 3篇张健
  • 2篇刘丹
  • 2篇李智勇
  • 2篇田大宇
  • 2篇刘忠
  • 2篇王克礼
  • 1篇刘革
  • 1篇伍建林
  • 1篇张宏图
  • 1篇刘晖
  • 1篇安伟德
  • 1篇刘晓峰
  • 1篇田晓峰
  • 1篇金科

传媒

  • 1篇放射学实践
  • 1篇临床放射学杂...
  • 1篇医师进修杂志
  • 1篇中华医学写作...
  • 1篇大连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 1篇中华疝和腹壁...

年份

  • 2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6
  • 2篇2003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结肠CT三维成像在直肠癌术前临床应用的研究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探讨结肠3D CT成像在直肠癌术前临床应用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对35例已知直肠癌患者先后进行结肠CT仿真内镜(CTVE)和结肠镜检查,并均经手术病理证实。采用16层螺旋CT进行全结肠扫描,在独立的工作站上进行结肠的三维重建,包括表面遮盖法(SSD)和CTVE。由2名影像学医师共同阅片。结肠外CT所见主要依据临床、手术及其他影像学检查所证实。结果35例直肠癌共36个病灶(1例有2个癌灶),早期癌1个,进展期癌35个。进展期直肠癌中以Borrmann2型最多见,占71.4%(25/35);中分化癌20例,占57.1%;浸润全层者30例,占85.7%。3D CT对进展期直肠癌Borrmann分型判断的正确率达97.1%(34/35),而结肠镜的正确率为88.6%(31/35)。两种检查方法对于直肠癌的定位均比较满意。在3D CT中,SSD像最为直观立体,便于外科术前定位分析;CTVE像最利于病灶大小的测量,与结肠镜的结果基本一致,与手术结果相符。25.7%(9/35)直肠癌患者的结肠镜检查时由于肠道严重狭窄或患者情况而失败,而这些患者在CTVE检查效果比较满意,在结肠远端发现2枚息肉和1个溃疡型癌,阳性所见占33.3%(3/9)。19例患者结肠CT检查发现结肠以外病灶,占54.3%(19/35),其中肝可疑性病灶占22.9%(8/35)。结论结肠CT检查对于直肠癌患者的术前准确定位定性评价是有价值的,并且在补充结肠镜的不足、以及发现肠外病灶等方面也有重要临床意义。
李智勇伍建林王克礼刘丹温伟刘晓峰尹逊国胡祥
关键词:直肠癌
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的方法和效果分析
2009年
目的评价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对术后患侧上肢感觉功能及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及保留方法。方法96例乳腺癌患者采用Auchineloss术式治疗。根据是否保留肋间臂神经分为完全保留组51例,部分保留组27例,完全切除组18例。对比分析各组术后患侧上臂感觉功能及运动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术后1周,完全保留组及部分保留组患侧上肢的局部麻木感觉的发生率分别为11.8%(6/51)、40.7%(11/27),均明显低于完全切除组的72.2%(13/18)(P〈0.05或〈0.01);各组的局部疼痛感觉和患侧上肢运动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年,完全保留组及部分保留组患侧上肢局部疼痛感觉发生率分别为23.5%(12/51)、14.8%(4/27),显著低于完全切除组的50.0%(9/18)(P〈0.05),完全切除组患侧上肢皮肤感觉障碍的总体面积大于完全保留组(P〈0.01)及部分保留组(P〈0.05)。各组腋窝复发率及远处转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中应尽量保留肋间臂神经。
温伟尹逊国胡祥
关键词:乳腺肿瘤淋巴结切除术肋间臂神经
Millikan术式治疗腹股沟复发疝手术体会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用Millikan术式治疗复发性腹股沟疝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普外科收治的31例腹股沟复发疝患者,均为男性,年龄38~85岁,平均年龄61.5岁。复发疝单侧29例,双侧2例,共33例次。二次复发8例,三次复发2例。复发时间距上次手术时间20d至25年,平均12.5年。第一次手术方式:传统手术31例次,其中Bassini法19例次,Halsted法8例次,方法不明4例次。二次及三次复发者均为传统疝修补方法。无张力疝修补术2例次,为3DP补片修补。合并高血压、冠心病15例,糖尿病10例,慢性阻塞性肺病6例,前列腺增生10例。结果全部病例均一期愈合,随访0.5~4年无复发。结论Millikan术式治疗复发性腹股沟疝效果良好。正确确认腹横筋膜层,充分游离腹膜前间隙,网塞正确、可靠的固定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尹逊国温伟安伟德
关键词:腹股沟复发
血清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在胃癌侵袭和转移中的作用
2003年
目的:检测胃癌病人术前血清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浓度,探讨其与胃癌侵袭和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酶联免疫技术(ELISA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51例胃癌病人血清中VEGF浓度及组织中VEGF蛋白的表达。结果:血清VEGF浓度与胃癌侵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及肿瘤组织学分型、生长方式密切相关。肿瘤组织VEGF蛋白表达阳性的病人血清中VEGF浓度明显高于VEGF蛋白表达阴性的病人(P<0.05)。结论:血清VEGF浓度与胃癌侵润和转移密切相关,胃癌病人血清VEGF浓度升高是其对应肿瘤组织VEGF蛋白高表达的结果。
尹逊国胡祥张宏图张健温伟田大宇刘忠
关键词:胃肿瘤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肿瘤转移血清
多层螺旋CT重组技术在十二指肠疾病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重组技术在十二指肠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9例十二指肠疾病患者行充气和饮水两种方法的MSCT成像,并与手术病理对照分析。采用GELight-speedUltra16层CT进行全十二指肠扫描,患者取仰卧位和左侧卧位两种体位,在独立工作站上行十二指肠重组,包括多平面重组(MPR)和遮盖表面显示(SSD)等重组技术。结果:19例十二指肠疾病患者的CT成像均可提出有价值的倾向性意见。十二指肠CT检查以口服对比剂为主,尤其是对于十二指肠内的实质性占位,轴面像结合MPR像是其主要的成像方法;充气法成功率不高,但对于十二指肠憩室类疾病诊断意义重大,对于憩室炎与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有一定意义,SSD像结合MPR像是其主要的成像方法。结论:MSCT十二指肠重组技术对于十二指肠疾病的术前准确定位定性和鉴别诊断有一定价值。
李智勇刘丹温伟尹逊国王克礼
关键词:十二指肠疾病
Notch1与Cyclin D1在乳腺导管增生与导管癌中的表达
2010年
目的 通过检测Notch1与Cyclin D1在不同组织类型乳腺导管疾病中的表达,探讨乳腺导管癌的发生与乳腺导管增生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4例正常乳腺导管组织、44例普通导管增生、40例导管不典型增生、42例导管原位癌、51例浸润性导管癌中Notch1和Cyclin D1的表达.结果 Notch1 在不同组织类型乳腺导管疾病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正常乳腺导管组织与普通导管增生之间及导管原位癌与浸润性导管癌之间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组织之间表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yclin D1在不同组织类型乳腺导管疾病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正常乳腺导管组织与普通导管增生之间及正常乳腺导管组织与导管不典型增生之间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组织之间表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otch1与Cyelin D1的表达呈负相关(r=-0.428,P〈0.01.结论 Notch1表达的降低和Cyclin D1表达的增高可以促进乳腺导管上皮由增生向癌的转化,乳腺导管增生与乳腺导管癌的发生有关.
温伟金科田晓峰
关键词:乳腺纤维囊性病NOTCHLCYCLIN
nm23-H_1与胃癌的分化、浸润转移的关系被引量:1
2003年
目的 分析nm2 3-H1在胃癌分化、浸润转移中的作用及其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ABC免疫组化方法 ,研究 4 6例原发性胃癌组织及其转移淋巴结nm2 3-H1的表达。结果  4 5 6 % (2 1/46 )的胃癌nm2 3-H1表达下降。nm2 3-H1的高表达与Borrmann分型、组织学分型无关 (P >0 .0 5 ) ,而与肿瘤大小、胃癌浸润深度、临床病理分期、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P <0 .0 5 )。另外 5 4 4 %的分化型胃癌nm2 3-H1的表达高于其淋巴结转移癌 ,而在低分化型胃癌中有 5 3 8%。结论 nm2 3-H1可能对胃癌的浸润、淋巴结转移有抑制作用 ,但与胃癌的分化无关。
尹逊国胡祥刘晖张健温伟田大宇刘忠尹逊国
关键词:NM23-H1胃癌分化原发性胃癌
保留肋间臂神经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的可行性及临床意义被引量:26
2010年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的可行性及临床意义:[方法]30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保留肋间臂神经,32例切除肋间臂神经。保留肋间臂神经组用双极电凝显露保留肋间臂神经,术后随访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上臂内侧及腋窝部皮肤感觉功能。肿瘤局部复发情况。[结果]保留肋间臂神经组30例,腋窝及上臂内侧皮肤感觉正常28例(占85%):切除肋闻臂神经纽均有不同程度的皮肤感觉异常,严重者疼痛或烧灼感。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随访3~5年,两组均无肿瘤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手术时间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保留肋间臂神经在Ⅰ、Ⅱ期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是安全可行的,能有效保留患者上臂内侧及腋窝皮肤感觉功能.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尹逊国温伟刘革张健胡祥
关键词:肋间臂神经乳腺癌改良根治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