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温颖

作品数:22 被引量:65H指数:5
供职机构: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春晖计划”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磁共振
  • 7篇成像
  • 5篇颈椎
  • 5篇颈椎病
  • 5篇关节
  • 5篇MRI表现
  • 4篇膝关节
  • 4篇磁共振成像
  • 3篇针刺
  • 3篇髓型
  • 3篇中医
  • 3篇脊髓
  • 3篇脊髓型
  • 3篇脊髓型颈椎病
  • 3篇CT
  • 3篇MRI
  • 3篇辨证
  • 2篇胆管
  • 2篇胰胆管
  • 2篇影像

机构

  • 20篇黑龙江中医药...
  • 6篇黑龙江中医药...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黑龙江中医药...
  • 1篇双城市骨伤科...

作者

  • 21篇温颖
  • 15篇王丰
  • 12篇曹丹娜
  • 11篇李晓陵
  • 6篇姚家琪
  • 5篇曲冰
  • 2篇刘丽
  • 2篇周国兴
  • 2篇许宇飞
  • 1篇孟伟
  • 1篇王红
  • 1篇范越
  • 1篇徐英杰
  • 1篇任树军
  • 1篇程为平
  • 1篇刘东方
  • 1篇纪亚红
  • 1篇赵德利
  • 1篇关昕
  • 1篇王宇

传媒

  • 4篇中医药信息
  • 3篇中医药学报
  • 3篇放射学实践
  • 2篇中国医药指南
  • 2篇中国保健营养...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针灸临床杂志
  • 1篇航空航天医药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辽宁中医药大...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4
  • 3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9
  • 4篇2008
  • 1篇1998
  • 1篇1997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气管腺样囊性癌1例MRI表现
2008年
原发性气管癌较少见,据文献报道约占呼吸道恶性肿瘤的0.8%,我们在工作中遇到一例,经纤维支气管镜活检证实为气管腺样囊性癌,复习文献报告如下:患者,女,56岁,刺激性干咳一个月,加重伴呼吸困难4天。查体:双肺呼吸音粗,常规胸部正侧位X线片未见异常,MRI所见于颈5椎体下缘至胸3椎体上缘水平、气管右侧壁及后壁明显增厚、最厚处达2.
温颖
关键词:气管腺样囊性癌MRI表现胸部正侧位原发性气管癌刺激性干咳
低位梗阻性黄疸中医辨证分型与超高场强MRCP影像改变的相关性探讨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探讨低位梗阻性黄疸超高场强MRCP表现与中医黄疸分型的关系,寻求中医临床辨证分型的可视性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70例低位梗阻性黄疸患者的MRCP图像,并由高年资中医医师对其辨证分型,分为阳黄和阴黄。阳黄主证黄疸黄色鲜明,伴身热,口苦,苔黄腻,脉弦数。阴黄主证黄疸黄色晦暗,伴纳少,乏力,舌淡,脉沉缓无力。在3D-MRCP图像上测量胆总管扩张的宽径,并对梗阻的影像征象进行分型。采用校正χ~2检验和Fisher精确法比较阳黄、阴黄在胆管扩张程度与影像征象改变方面的差异,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70例中阳黄50例,阴黄20例。阳黄和阴黄在肝外胆管扩张程度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阳黄以轻度和中度多见,阴黄以重度多见。倒杯口征和鼠尾征与阳黄关系密切,双管征、四管征、截断征与阴黄关系密切。阳黄以胆管结石和胆管炎为主,阴黄以肿瘤为主。结论:超高场强MRCP图像质量高,黄疸患者肝外胰胆管扩张程度等与中医黄疸分型存在一定相关性。
贺俊景姚家琪周国兴曲冰曹丹娜王丰温颖
MSCT血管成像对腹主动脉瘤的诊断价值
2008年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在诊断腹主动脉瘤中的价值。方法:对31例经手术证实的腹主动脉瘤患者的MSCTA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进行对照性研究。采用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组(MPR)、仿真内镜技术(VE)及表面遮盖显示(SSD)后处理方法。结果:MSCTA与DSA对腹主动脉瘤的诊断符合率达100%,对瘤体长度、近端瘤颈直径、近端瘤颈长度、近端瘤颈角度等参数的测量无明显差异,对瘤体直径的测量值差异有显著性,MSCTA测量值较DSA准确。结论:MSCTA可明确诊断腹主动脉瘤,对重要参数的测量值准确,可作为腹主动脉瘤诊断及术前评估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
王丰温颖
脊髓型颈椎病MRI表现与临床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王丰温颖李晓陵曹丹娜刘昱
关键词:脊髓型颈椎病预后
膝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MRI表现与病理对照分析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探讨膝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PVNS)的MRI表现与病理变化的关系。方法:对20例膝关节PVNS的MRI影像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结果:20例膝关节PVNS均为弥漫型,病理特征为滑膜增厚呈结节状或绒毛状,有丰富的血管和大量含铁血黄素沉着。MRI表现均有滑膜增厚、关节内软组织结节,T1WI呈等或低信号,T2WI呈低信号;均有不同程度关节积液;关节内脂肪垫受侵15例;半月板及交叉韧带受累10例;软骨或骨受侵16例。结论:MRI对膝关节PVNS有特征性表现,并敏感显示关节内外组织结构的侵犯程度及范围,MRI是诊断PVNS的理想检查方法。
王丰温颖王宇
关键词:膝关节
缺血性脑中风的中医辨证与CT关系探析被引量:11
1998年
缺血性脑中风的中医辨证与CT关系探析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一院温颖杨广庆刘东方随着科学的进步,电子计算机体层摄影技术———CT的问世,为急性中风提供了可靠的客观依据。我院住院治疗的缺血性脑中风病人,经CT检查证实者,具符合1978年第二届全国神经精神...
温颖杨广庆刘东方
关键词:缺血性脑中风中医辨证CT
CT、MRI在颈椎病中医分型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探讨颈椎病CT、MRI影像学表现与中医分型的相关性。方法:对比分析60例颈椎病患者的中医分型与CT、MRI影像学表现。结果:颈椎病主要表现为眩晕、颈背疼痛,四肢麻痛、耳鸣等症状。风寒湿型以颈部生理曲度改变、韧带钙化、关节增生为主;气滞血瘀型以椎间孔狭窄、神经根受压为主;痰湿阻络型以椎管狭窄、脊髓受压弯曲移位为主;肝肾不足型以横突孔狭窄、椎动脉受压扭曲为主;气血亏虚型以椎体排列不稳为主。结论:CT、MRI对颈椎病中医分型具有重要价值,对指导中医治疗有重要意义。
温颖李晓陵王丰曹丹娜
关键词:颈椎病中医分型CTMRI
膝康注射液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磁共振疗效观察被引量:11
2012年
目的:探讨膝康注射液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磁共振(MRI)疗效。方法:符合纳入标准膝骨关节炎患者25人,病膝40例。关节腔内注射膝康注射液进行治疗,治疗前后进行MRI检查,对比分析关节腔积液、软骨下骨髓水肿、软骨破坏、滑膜增厚及半月板损伤的程度。结果:治疗后关节腔积液量、软骨下骨髓水肿范围明显好转,分别为80%(32/40)、75%(30/40);关节软骨破坏得到控制67.5%(27/40),好转22.5%(9/40),仍有进展的为10%(4/40);半月板退行性改变程度在治疗前后无明显好转,但明显得到控制。滑膜增厚在治疗中得到控制占42.5%(17/40),进展和好转分别为7.5%(3/40)、50%(20/40)。结论:膝康注射液可促进膝关节腔积液、软骨下骨髓水肿的吸收,延缓软骨的破坏、滑膜的增厚及半月板的退变。MRI检查是评价膝骨性关节炎疗效的理想方法。
王丰李晓陵温颖姚家琪任树军曹丹娜
关键词:骨关节炎膝康注射液核磁共振
胸腺瘤MSCT征象与PCNA及MMP-2表达的相关性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胸腺瘤MSCT征象与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在胸腺瘤组织中表达的相关性。方法:对46例胸腺瘤患者行MSCT平扫,其中21例行增强扫描,所有胸腺瘤标本行免疫组化SP法染色,分析MSCT征象与PCNA、MMP-2表达水平的相关性。结果:胸腺瘤CT征象中的病灶直径大于10cm,分叶征,病灶边缘不光滑,纵膈脂肪线消失,胸膜、心包及大血管侵犯,纵隔淋巴结、远处转移及病灶高强化程度与胸腺瘤组织PCNA及MMP-2的高表达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MSCT征象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胸腺瘤的病理学特点,有利于术前无创地评估肿瘤生物学行为。
王丰李晓陵温颖姚家琪赵德利曹丹娜
关键词:胸腺瘤增殖细胞核抗原基质金属蛋白酶2
基于高分辨率MRI测量日月穴乳根穴针刺深度的研究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应用高分辨率MRI精准解剖定位,测量针刺日月穴及乳根穴的危险深度并计算其安全深度,为临床安全针刺操作提供参考数据,减少针刺意外。方法:选择BMI在18~22.5范围内的健康青年学生志愿者24人(男女各12人),用维生素E胶囊标记日月穴及乳根穴。采用飞利浦公司Achieva3.0T TX多源发射磁共振扫描仪,分别行高分辨率MRI扫描,对获得图像在飞利浦工作站(EWS)后处理软件上测量日月穴及乳根穴的危险深度,参考安全深度≤危险深度×75%计算。统计学分析采用t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日月穴直刺危险深度(安全深度),男性:左侧18.75±0.42(14.06±0.38),右侧18.22±0.48(13.67±0.54);女性:左侧19.86±0.35(14.90±0.49),右侧18.12±0.39(13.59±0.41)。乳根穴直刺危险深度(安全深度),男性:左侧15.62±0.37(11.71±0.41),右侧14.53±0.29(10.90±0.27);女性:左侧18.46±0.30(13.85±0.52),右侧17.97±0.36(13.48±0.48)。结论:男性左、右侧日月穴针刺危险深度无显著差别P>0.05,女性左、右侧日月穴针刺危险深度有差别P<0.05;在男、女性中,左、右侧日月穴针刺危险深度无显著差别P>0.05。女性与男性比较,针刺乳根穴左、右侧危险深度均有差别P<0.05;男、女性左、右侧乳根穴针刺危险深度无显著差别P>0.05。
王丰范越李晓陵徐英杰姚家琪许宇飞曹丹娜曲冰温颖
关键词:针刺深度安全性高分辨率MRI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