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滕秋红

作品数:6 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哈尔滨工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黑龙江省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艺术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篇课程
  • 2篇课程体系
  • 1篇电影
  • 1篇音乐
  • 1篇音乐电视
  • 1篇音响
  • 1篇拥抱
  • 1篇宇宙
  • 1篇哲人
  • 1篇哲学
  • 1篇声音
  • 1篇视听
  • 1篇视听语言
  • 1篇数字电影
  • 1篇数字媒体
  • 1篇硕士
  • 1篇硕士生课程
  • 1篇内在节奏
  • 1篇媒体
  • 1篇媒体声音

机构

  • 6篇哈尔滨工业大...
  • 3篇哈尔滨师范大...
  • 2篇东北农业大学

作者

  • 6篇滕秋红
  • 3篇陈越红
  • 2篇孟鑫
  • 1篇丁建龙
  • 1篇高明慧
  • 1篇董立娟
  • 1篇姜德红
  • 1篇张爱华

传媒

  • 4篇艺术研究(哈...
  • 1篇当代电影

年份

  • 2篇2010
  • 4篇2009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数字电影声音媒介的形态流变与意义呈现被引量:1
2010年
影视声音媒介体现为各种符号。客体的创造在一定程度上就是符号的创造,也是传播媒介的创造。所谓的影视声音,究其本质仍旧是借助媒介来传达意义的人类行为。人创造影视声音艺术,又被影视声音艺术所创造。人是影视声音艺术的主体,又是影视声音艺术的对象。而影视声音艺术和传播又总是密不可分的。人类自己就是自己的观察对象。对于任何一种真正的影视声音艺术而言,它就是沟通传播者和受传者的中介。因此说,影视声音艺术中的表现主题就应该是传、受双方都有意向共同关心的内容,也就是关乎自身的内容。推而广之,影视声音媒介的核心也就是意义的创造、交往、理解和解释。本文从影视声音视角研究其风格等表现形式,分析了影视声音中所呈现的审美理念,并由此出发说明这些客体精神特性对主体的影响。
陈越红滕秋红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视听语言”课程体系改革的必由之路
(一)引言实践呼换理论,理论将更好地指导实践。这是被历史所证明了的不变真理。推而广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视听语言教学改革的必由之路。近年来,教育改革的浪潮席卷全球。我国的教育改革也正在积极地进行着。作为哈尔滨工业大学的艺...
陈越红滕秋红赵上镔
文献传递
剧情类音乐电视的节奏把握与营造被引量:2
2009年
音乐电视作为一种特殊的电视节目形态,充分利用了音乐艺术(听觉艺术)和电视艺术(视听艺术)的完美结合,给广大受众带来了美的视听享受。电视画面赋予了音乐新的意境、新的形象、新的美学特征,而音乐更加使画面的情绪情感得到升华,达到了音乐艺术与影像艺术的完美结合。作为传统听觉艺术与现代影像技艺完美结合的产物,音乐电视的叙事需要呈现出音乐的内在节奏和情绪起伏与影像的外在节奏变化,内在节奏与外在节奏的和谐统一更好地表现出了音乐电视作品的主题。
董立娟滕秋红
关键词:音乐电视内在节奏
拥抱宇宙:音响哲人贝多芬与时代同行的人生轨迹被引量:3
2009年
贝多芬充满激烈矛盾的人生道路和他所处的波澜壮阔的转型时代纵横交织,由此建构了他那宏伟深邃的哲理性的内心世界。转型时代孕育了贝多芬的精神,而贝多芬的音乐正是从贝多芬精神世界中涌流出来的。该文在分析贝多芬的成长轨迹基础上,探索了贝多芬音乐创作的历史渊源以及同他的文化修养的形成,并特别阐明了贝多芬基于进步的文化哲学思想,完成了音乐美学史上的空前的伟大革命,进而基于这一分析指出贝多芬的音乐作品在美学史上处于何等高度以及作为艺术形式的音乐在认识论上的特殊地位。
孟鑫滕秋红
关键词:哲学
关于硕士生课程《数字媒体声音设计与实践》教学内容更新与课程体系优化的思考被引量:1
2010年
《数字媒体声音设计与实践》是一门艺术与技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综合性课程。课程的重点在于讲授影视作品中的声音是怎样记录和重放的?声音的记录和重放技术所走过的路程如何?它的发展又将怎么样?
姜德红陈越红滕秋红张爱华
关键词:数字媒体声音
“视听语言”课程改革的目标设计与对策研究被引量:5
2009年
历史和事物是一个不断变化和发展的过程。随着时代的发展,开放性,流动性、灵活性与竞争性对高校进行了挑战。在这一背景之下,我们课程组对教学大纲、教学方法、手段、课件以及考试的模式等都进行了相应的调整、补充和修正,使该课越来越贴近素质发展的需要。并在教学实践中打破原有的旧框框,尝试着建立多元、立体的教学体系,将"视听语言"课程置身于文化群落以及声画景别中来创造一个重审美更重创美的可持续发展的基于素质教育的该课课程新的教学模式。宏观上,打破单一的培养模式,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系统的工程来研究,并建立了一套较为完整的教学体系。中观上,结合大学的特色,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形成了以人文素质教育为主线的培养体系,实现了以科研促进教学。微观上,形成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教学思想的课堂教学体系。并做到"三个一",一个知识点,一个或多个能解释知识点的实例,一个或多个相应的思考练习题。
高明慧滕秋红丁建龙孟鑫
关键词:本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