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卫

作品数:57 被引量:287H指数:11
供职机构:深圳市儿童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深圳市医学重点学科建设基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医疗卫生类)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0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6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6篇早产
  • 16篇早产儿
  • 16篇产儿
  • 15篇新生儿
  • 10篇儿童
  • 10篇出血
  • 8篇脑室
  • 6篇先天
  • 6篇先天性
  • 6篇肺出血
  • 5篇疗效
  • 5篇肺炎
  • 4篇蛋白
  • 4篇动物
  • 4篇新生大鼠
  • 4篇新生鼠
  • 4篇腰穿
  • 4篇婴儿
  • 4篇通气
  • 4篇缺氧

机构

  • 49篇深圳市儿童医...
  • 13篇广州市儿童医...
  • 1篇广州医学院

作者

  • 57篇王卫
  • 25篇刘晓红
  • 9篇陈克正
  • 8篇吕回
  • 8篇林英
  • 6篇李腾
  • 6篇余珍珠
  • 6篇何柳芳
  • 5篇齐利峰
  • 5篇陈晓文
  • 5篇王文建
  • 4篇郑义敏
  • 4篇杨慧
  • 4篇黄惠君
  • 4篇陈杰华
  • 4篇郑跃杰
  • 4篇李安琪
  • 3篇吕元红
  • 3篇曾祥士
  • 3篇杨琴

传媒

  • 10篇中国小儿急救...
  • 4篇实用儿科临床...
  • 4篇小儿急救医学
  • 3篇广东医学
  • 3篇中国实用医药
  • 3篇中国医师协会...
  • 2篇中国当代儿科...
  • 2篇中国优生与遗...
  • 2篇中国妇幼保健
  • 2篇中国实用儿科...
  • 2篇中国新生儿科...
  • 2篇首届泛珠三角...
  • 1篇新生儿科杂志
  • 1篇中华围产医学...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中华急诊医学...
  • 1篇中国耳鼻咽喉...
  • 1篇山西医药杂志
  • 1篇中华儿科杂志
  • 1篇安徽医学

年份

  • 5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9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8
  • 6篇2007
  • 4篇2006
  • 2篇2005
  • 3篇2003
  • 6篇2002
  • 6篇2001
5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黄芪多糖抑制脂多糖诱导活性小胶质细胞对少突胶质细胞前体毒性作用的影响
2015年
目的观察黄芪多糖对细菌脂多糖(LPS)诱导的活性小胶质细胞对少突胶质细胞(OL)前体的毒性作用的保护效果,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建立原代大鼠小胶质细胞与OL前体共培养模型,分为共培养对照组、共培养LPS组以及共培养LPS+黄芪多糖组。对共培养细胞经LPS 100 ng/m L诱导后48 h,分别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OL前体细胞凋亡率,硝酸还原比色法检测一氧化氮(NO)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i NOS)和Toll样受体4(TLR4)的蛋白表达。结果与共培养对照组比,共培养LPS组细胞凋亡增加,培养上清中的NO含量明显升高,小胶质细胞内i NOS和TLR4蛋白合成量明显增加。共培养LPS+黄芪多糖组OL前体的细胞凋亡率显著降低,因LPS诱导而增高的NO含量以及i NOS、TLR4蛋白的合成量显著抑制。结论黄芪多糖能抑制LPS诱导活性小胶质细胞对OL前体的毒性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TLR4信号通路、减少i NOS和NO生成有关。
何柳芳王卫余珍珠杨慧付雪梅
关键词:黄芪多糖脂多糖
九十年代肺神经内分泌细胞的研究被引量:7
2001年
肺神经内分泌细胞 (PNEC)主要是由单个肺神经内分泌细胞 (NEC)及神经上皮小体 (NEB)组成。从四十年代前发现这类存在气道上皮的独特细胞以来 ,学者们对 PNEC的研究兴趣颇大 ,特别是进入九十年代后 ,随着现代电生理学 ,分子生物化学和神经示踪等新技术的发展 ,对 PNEC有了更深的认识。十年间取得三个重要的发现为 :证实 NEB受感觉性神经纤维支配 ;PNEC可促进肺的发育和气道上皮细胞分化 ;NEB为一敏感的气道化学感受器。本文拟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其进行综述 :形态和结构、胚胎发生、神经支配、分泌产物、鉴定、功能。
王卫郝桂琴陈克正
关键词:肺神经内分泌细胞神经支配
高频震荡通气联合一氧化氮治疗重症胎粪吸入综合征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探讨高频震荡通气(high frequency oscillatory ventilation, HFOV)联合吸入一氧化氮(inhaled nitric oxide, iNO)治疗重症新生儿胎粪吸人综合征(meconium aspiration syndrome, MAS)的临床疗效。方法2008年10月至2011年5月期间入住我科的60例重症MAS患儿,出生后均需机械通气治疗,上机前氧合指数(oxygenation index,OI)均〉30。根据通气模式的不同,将60例患儿随机分为HFOV组、常频通气(conventional mechanical ventilation, CMV)组和HFOV+iN0组,每组各20例,并比较3组的疗效,包括0I值、肺气漏及肺动脉高压的发生率。结果机械通气治疗24h后,HFOV组及HFOV+iNO组患儿较CMV组0I值明显降低(19.0±4.5VS11.0±5.3VS25.0±7.1,P〈0.05),并且HFOV+iNO组在治疗4h后OI即出现明显下降(36.0±7.4至24.0±5.2)。CMV组患儿肺气漏发生率为25%(5/20),HFOV组及HFOV+iNO组均无肺气漏发生;HFOV组肺动脉高压发生率为30%(6/20),CMV组肺动脉高压发生率为40%(8/20),HFOV+iNO组无一例发生肺动脉高压。结论HFOV联合iNO是治疗重症MAS首选机械通气策略,两者合用疗效最佳。
王卫李腾刘晓红
关键词:高频震荡通气一氧化氮胎粪吸入综合征机械通气
咽峡炎链球菌致儿童脓肿性疾病8例临床分析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总结咽峡炎链球菌致儿童脓肿性疾病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2020年4月深圳市儿童医院收治的8例因咽峡炎链球菌致不同部位脓肿儿童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血常规、C反应蛋白、细菌培养、B超、头颈部CT)、治疗及转归情况。结果8例患儿,男女各4例,就诊年龄1岁5个月~16岁3个月,均无免疫功能缺陷;发热3例,牙痛1例,头痛呕吐1例,呼吸困难1例;经B超及头颈部CT证实3例为颈部脓肿,1例为食管周围并颈部脓肿,1例为颌面部并颈部脓肿,1例为脑脓肿,1例为肛周脓肿,1例为腹股沟周围脓肿;病因为颈部淋巴结炎2例、食管异物食管穿孔1例、第三鳃裂瘘管1例、根尖炎1例、化脓性鼻窦炎1例;细菌培养标本1例来自静脉血,余7例均来自脓液;8例患儿给予抗感染、脓肿切开引流及相关病因治疗均好转出院。结论咽峡炎链球菌虽是人体正常菌群,但易引起各部位脓肿,特别是有化脓性鼻窦炎及口腔感染时,应警惕并发颅内、颈深部脓肿甚至播散性化脓性感染可能,尽早给予抗感染及切开引流治疗。
李莉杨琴陈杰华王卫王文建
关键词:脓肿儿童
新生大鼠肺出血动物模型的建立与临床应用的启示
2002年
陈克正王卫
关键词:肺出血肺疾病动物模型新生大鼠
全文增补中
重度IVH早产儿连续腰穿疗效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讨连续腰椎穿刺(LP)治疗重度脑室内出血(IVH)的早产儿疗效。方法2004年1月~2006年9月期间床边头颅超声确诊的重度IVH的早产儿共30例,分为连续LP治疗组及拒绝治疗的对照组,各l5例;所有患儿出院后均定期随访3~9月,复查头颅超声,并在生后6个月左右行贝利婴幼儿发育量表评分。结果连续LP治疗开始日龄为7d^35d,平均14.1d,间隔天数为1~5d,平均2.5d,每次放液量为4~9m1,平均6.2ml,次数为2~11次,平均7.2次,疗程为6~30 d,平均14.5d。经LP治疗后,住院期间超声显示脑室恢复至正常6例;脑室略大于正常4例,4例无明显疗效,有效率为66.7%(10/15例)。生后3~9月的随访结果显示,治疗组9例脑室大小正常,2例脑积水,1例轻度增大,脑积水发生率13.3%(2/15)。对照组患儿有8例(53.3%)出现脑积水,与治疗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χ2=5.4,P=0.02),5例为轻度脑室扩大,2例脑室正常。LP治疗组患儿6个月智力和运动发育指数分别为83.8±17.1、88.8±20.9,而对照组分别为72.3±14.1、71.4±13.9,P值分别<0.05及0.01。结论积极的持续LP治疗可望降低重度IVH早产儿出血后脑积水的发生率,改善他们的不良预后。
林英刘晓红王卫齐利峰
关键词:脑室内出血出血后脑积水早产儿
重症肺炎后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的危险因素分析
2022年
目的探讨引起感染后闭塞性细支气管炎(postinfectious bronchiolitis obliterans,PIBO)的重症肺炎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4月—2019年4月在深圳市儿童医院因重症肺炎住院治疗并最终诊断为PIBO的病例为观察组,并随机抽取同期诊断为重症肺炎未发生PIBO的病例为对照组。分析观察组重症肺炎的临床特征,并分析发生PIBO的危险因素。结果观察组49例,对照组98例。观察组男33例,女16例;发病年龄≤2岁45例(91.8%),患者发热、咳嗽49例(100%),热程(12.898±5.818)d,喘息22例(44.9%)、气促19例(38.8%)。出院时肺部仍有啰音28例(57.1%)。胸部影像病初表现为间质性改变11例(78.6%,11/14),病程中主要表现为实变19例(57.6%,19/33)。病原腺病毒26例(53.1%),肺炎支原体17例(34.7%)。入住PICU 31例(63.3%),使用有创呼吸机19例(38.8%),使用激素25例(51.0%),使用人免疫球蛋白28例(57.1%)。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性别男(OR=2.842,95%CI:1.122~7.195)、发病年龄≤2岁(OR=4.627,95%CI=1.588~13.485)、出院时肺部啰音(OR=3.457,95%CI=1.386~8.621)、使用有创呼吸机(OR=3.865,95%CI=1.320~11.317)、合并腺病毒(OR=2.750,95%CI=1.139~6.639)是发生PIBO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发病年龄≤2岁、男性儿童发生腺病毒重症肺炎时,如肺部啰音吸收较慢,肺部影像从间质改变转为实变,尤其需要有创机械通气时,应警惕PIBO可能。
王卫王文建
关键词:儿童重症肺炎
新生大鼠肺出血动物模型的建立及对临床的启示被引量:43
2002年
目的 建立与临床病因相符的新生大鼠肺出血动物模型并探讨其发病机制。方法 采用出生 4~7d的Wistar新生大鼠 4 0只 ,随机分 4组。A组为正常对照组 ,置于 2 5℃恒温环境中。其余大鼠放入氧浓度为5 %~ 6 %的有机玻璃箱内 ,并将该箱放入 (10± 1)℃冰箱中。按置放时间分为 :低温缺氧 1h组 (B组 ) ;低温缺氧2h组 (C组 ) ;低温缺氧 4h组 (D组 ) ,将此 3组新生大鼠分别于 1,2 ,4h后取出并迅速放入置于水浴箱中的有机玻璃箱内 ,维持箱温 37℃ ,供氧使箱内氧浓度达 99.5 %~ 10 0 % ,3组均持续 2h。断头法处死动物 ,肉眼观察肺出血情况 ,将结果分成 5级 :Ⅰ级正常肺 ;Ⅱ级肺水肿 ;Ⅲ级点状肺出血 ;Ⅳ级局灶性肺出血 ;Ⅴ级弥漫性肺出血。结果 ① 4组大鼠处理前 ,复温前及复温后的肛温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②肺部大体改变A组为Ⅰ级 ,B组为Ⅰ~Ⅲ级 ,C组为Ⅰ~Ⅴ级 ,D组为Ⅲ~Ⅴ级 ,经RIDIT分析 ,C组与A组 ,D组与A、B、C 3组间差异有显著性 (P<0 .0 5或 0 .0 1)。③光镜与电镜下肺大体病理改变为Ⅲ~Ⅴ级者 ,于肺泡内均可见从少量到大量的红细胞 ,Ⅳ及Ⅴ级尚可见毛细血管基底膜受损或断裂 ,其改变与新生儿肺出血病理改变相符。结论 采用出生 7d内新生大鼠 ,给予低温缺氧后再复温供氧 ,可成功制作与临?
陈克正王卫
关键词:缺氧复温高氧肺出血新生大鼠
高渗盐水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儿童感染性喉炎疗效分析被引量:11
2019年
本研究选取120例2017年12月1日至2018年2月28日在我院急诊科就诊收入留观室的急性感染性喉炎患儿,随机双盲分为2组,一组给予2mL高渗盐水+1mg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另一组给予2ml生理盐水+1mg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均采用氧气雾化吸入进行治疗,高渗盐水组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苏国云温智新王卫李迟
关键词:急性感染性喉炎布地奈德混悬液高渗盐水疗效分析氧气雾化吸入随机双盲
早产儿囊性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症高危因素探讨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探讨早产儿囊性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症(cPVL)的高危因素。方法对cPVL(12例)与非cPVL早产儿(30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对多种围产期高危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胎膜早破、生后48 h内PaCO2<3.33 kPa(25 mm Hg)、生后4 h内pH<7.25、生后1周内发现脑室周围强回声的OR值分别为2.125、3.312、2.820和3.712(P<0.05或P<0.01)。结论胎膜早破、生后48 h内PaCO2<3.33 kPa、生后4 h内pH<7.25、生后1周内脑室周围有强回声为早产儿cPVL的高危因素。
王卫刘晓红齐利峰李腾林英
关键词:早产儿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