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向伟
- 作品数:3 被引量:70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央民族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 旅游干扰对青山湖风景区植物多样性的影响被引量:51
- 2011年
- 2007年5月—2008年6月,研究了旅游干扰下浙江青山湖风景区植物群落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旅游干扰强度的增加,物种重要值主要集中于黄山松等少数种上,且乔灌木的重要值趋于减少,草本的重要值趋于增加,植物总个体数增加.丰富度指数(D)和多样性指数(H)均为:中度干扰>轻度干扰>重度干扰,均匀度指数(J)为:中度干扰>重度干扰>轻度干扰.在同一层次中,不同干扰间相同物种仅有香樟等,相似性指数(Ss)值均<0.500.轻度干扰对针叶林地的危害较大,D、H和J值都最低,平均值分别为1.188、1.056和0.697;重度干扰对阔叶林地和灌草地的危害较大,灌草地的D值(2.013)最低,阔叶林地的H值(1.286)和J值(0.807)最低;中度干扰则促进了植物多样性增加,有助于生态系统功能的正常发挥.本区植物群落各结构要素的生态安全受到一定的威胁,导致夏蜡梅等土著种减少和狗尾草等外来种侵入.
- 鲁庆彬游卫云赵昌杰王向伟孟秀祥
- 关键词:旅游干扰物种多样性生长型
- 甘肃兴隆山自然保护区马麝夏季栖息地特征及生境选择格局被引量:18
- 2010年
- 2006—2008年夏季(7—8月),对甘肃兴隆山自然保护区马麝(Moschus Sifanicus)的栖息地特征和夏季生境选择格局进行了研究。用Mann-Whitney U检验和χ2检验比较了马麝夏季利用生境样地(n=71)和对照性非利用样地(n=264)间的海拔等17个生态变量的差异,结果表明,兴隆山马麝夏季利用生境的郁闭度[(53.87±3.09)%]和乔木均高[(7.57±0.83)m]均显著大于非利用样地[郁闭度:(49.07±1.66)%,乔木均高:(6.33±0.32)m],喜食植物多度[(12.97±1.80)]株也显著大于非利用样地[(9.61±0.67)株]。此外,与非利用样地相比,兴隆山马麝夏季倾向于选择位于中坡位较陡(67.61%)、距离水源较近(<1000m,77.46%)、隐蔽度(88.73%)和避风性均较好(90%)及距人为干扰较远(>1000m,76.06%)的生境;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前4个因子的累积贡献率达72.45%,由乔木胸径和乔木郁闭度变量组成的乔木因子是决定马麝夏季生境选择的首要因素,此外,海拔因子,由地表植被盖度和食物多度组成的食物因子,由灌木盖度、乔木密度和灌木均高所组成的灌木因子也是表征兴隆山马麝夏季喜栖生境的重要因子。兴隆山马麝对夏季生境的选择是多维层面进行的生境适宜性的权衡,是对其夏季的食物、隐蔽地、水源和栖息基底等生态需求的综合反映。
- 佟梦潘世秀王向伟安谈红冯金朝孟秀祥
- 关键词:夏季生境选择
- 野生马麝功能性生境选择
- 本项目于2009年9月至2011年8月期间,采用“样线-样带”法对甘肃省兴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马麝的粪便标记、卧息等功能性生境进行了监测、取样,研究了马麝在春季、夏季、秋季及冬季的功能性生境结构特征,分析了马麝的功能...
- 王向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