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娟

作品数:17 被引量:75H指数:4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技创新行动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子宫
  • 9篇内膜
  • 9篇宫内
  • 9篇宫内膜
  • 8篇子宫内膜
  • 7篇内膜癌
  • 7篇宫内膜癌
  • 6篇子宫内膜癌
  • 5篇受体
  • 5篇肿瘤
  • 4篇上皮
  • 4篇子宫内膜肿瘤
  • 4篇激素
  • 3篇孕激素
  • 3篇孕激素受体
  • 3篇生长因子受体
  • 3篇激素受体
  • 3篇间质
  • 3篇表皮
  • 3篇表皮生长因子

机构

  • 17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17篇王娟
  • 12篇滕银成
  • 5篇艾志宏
  • 3篇蒋荣珍
  • 3篇顾京红
  • 3篇徐妍力
  • 2篇冯洁
  • 2篇马莉
  • 2篇李明
  • 2篇陶敏芳
  • 2篇李婷
  • 2篇陈静
  • 2篇金凤
  • 1篇周芳芳
  • 1篇黄亚娟
  • 1篇杨艳
  • 1篇黄亚绢
  • 1篇徐玮
  • 1篇陆丽华
  • 1篇孙东梅

传媒

  • 5篇现代妇产科进...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医学研究杂志
  • 1篇同济大学学报...
  • 1篇东南大学学报...
  • 1篇中国妇产科临...
  • 1篇中国妇幼健康...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国际妇产科学...

年份

  • 1篇2023
  • 3篇2022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9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绝经后宫腔积液的临床探讨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探讨宫腔镜在诊断和治疗绝经后宫腔积液方面的作用。方法收集经彩色阴道多普勒超声(transvaginal ultrasonography)提示为宫腔积液而无阴道流血的302例患者,同期另17例因绝经后取环等原因而超声未提示宫腔积液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超声检查及宫腔镜检查结果与术后病理诊断,分析宫腔积液、内膜厚度与宫腔疾病的关系。结果 TVS对宫腔积液检查的敏感性为97.69%(296/303),特异性为62.5%(10/16)。阳性预测值98.01%(296/302),阴性预测值58.82%(10/17),漏诊率为41.18%(7/17);宫腔积液量的多少与病理的良恶性无关(P=0.53);子宫内膜的厚度与病理的良恶性有关,子宫内膜越厚,病理为恶性的几率就越高(P<0.001)。结论绝经后宫腔积液,主要是子宫内膜炎造成。应该根据患者临床症状,结合超声检查,根据内膜厚度全面综合考虑,必要时宫腔镜检查,排除子宫内膜病变,提高早期子宫内膜癌的诊断率。
童剑倩艾志宏王娟陆丽华滕银成
关键词:绝经期宫腔积液宫腔镜
EGFR过表达降低人子宫内膜癌细胞孕激素敏感性的研究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检测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在子宫内膜癌孕激素敏感细胞株Ishikawa及孕激素不敏感细胞株KLE的表达,探讨EGFR基因过表达对人子宫内膜癌细胞孕激素敏感性的影响。方法:实时定量PCR法和蛋白印迹法检测Ishikawa和KLE细胞中EGFR及PR-BmRNA和蛋白的表达。将EGFR全长cDNA真核表达质粒在脂质体介导下转染至Ishikawa细胞,同时以转染空载体和未转染的Ishikawa细胞为对照,分别应用实时定量PCR检测各组细胞EGFR、PR-BmRNA表达的变化,应用蛋白印迹法检测各组细胞EGFR、PR-B蛋白表达的变化;CCK-8法观察转染EGFR基因后Ishikawa细胞对孕激素敏感性的变化。结果:(1)Ishikawa细胞中,EGFRmRNA和蛋白的表达明显低于KLE细胞(P<0.001),而PR-BmRNA和蛋白的表达则显著高于KLE细胞(P<0.001);(2)稳定转染EGFR基因后,Ishikawa细胞中EGFR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转染空载体和未转染的Ishikawa细胞(P<0.001),而PR-B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则显著降低;(3)10-8、10-7、10-6、10-5mol/L的MPA对未转染和转染空载体的Ishikawa细胞的抑制作用显著(P<0.05),但对稳定过表达EGFR的Ishikawa细胞无明显抑制作用(P>0.05)。结论:转染EGFR基因能有效提高Ishikawa细胞内EGFR基因的表达,但可下调PR-B基因的表达使Ishikawa细胞对MPA不敏感。
王娟艾志宏滕银成
关键词:子宫内膜肿瘤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醋酸甲羟孕酮
罗格列酮延缓AKI-CKD转化的作用研究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 观察罗格列酮(rosiglitazone, RSG)对缺血再灌注(ischemia reperfusion, IR)诱导的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 AKI)至慢性肾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 CKD)的作用。方法 96只C57/B6雄性健康小鼠随机分为4组,即对照组(8只)、RSG组(8只)、IR组(40只,1、3、7、14、28天各8只)、IR+RSG组(40只,1、3、7、14、28天各8只)。IR与IR+RSG组均夹闭右侧肾蒂1h, IR+RSG组肾蒂夹闭手术前30min按10mg/kg给予RSG灌胃,之后隔天给予RSG,RSG组隔天RSG灌胃。对照组与RSG组于RSG灌胃后28天取右肾评估,IR与IR+RSG组于术后第1、3、7、14、28天取右侧肾脏评估。肾组织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 and eosin, HE)染色,Masson染色观察病理改变;酶联免疫吸附(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法检测血/尿肌酐、尿微量白蛋白、血清尿素氮水平;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肾脏纤维化因子(α-SMA、collagenⅠ、collagenⅢ)。结果 肾缺血预处理1h后,IR组血肌酐、尿素氮第1天(IR1)即明显升高,后逐渐下降,第28天(IR28)降至最低,其值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尿微量白蛋白/肌酐于IR1即明显升高,IR7达峰值,后逐渐下降,IR28降至最低,其值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肾脏病理损伤与纤维沉积随时间推移逐渐加重;α-SMA、collagenⅠ、collagenⅢRNA水平和蛋白表达水平随时间推移逐渐增高;IR+RSG各分组(IR+RSG1、IR+RSG3、IR+RSG7、IR+RSG14、IR+RSG28)与IR各分组(IR1、IR3、IR7、IR14、IR28)比较,血肌酐(7、28天,P<0.05)、尿素氮(1、3、7、14天,P<0.05)、尿微量白蛋白/肌酐(3、14天,P<0.05)均明显下降,肾小管病理损伤明显减轻,纤维沉积明显减少;IR+RSG28与IR28比较,α-SMA、collagenⅠ、collagenⅢRNA水平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0.05)。结论 肾IR损伤可诱导AKI-CKD转化,RSG能明显延缓AKI-CKD转化,其效应随时间逐步增强,激活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s-activated receptorγ, PPARγ)可能成为阻断A
王娟茅松
关键词:罗格列酮急性肾损伤慢性肾脏病纤维化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信号通路在人子宫内膜癌移植瘤孕激素耐药机制中的作用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建立人子宫内膜癌皮下移植瘤孕激素耐药模型,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下游信号通路在子宫内膜癌孕激素耐药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分别利用人子宫内膜癌孕激素敏感型Ishikawa细胞株和孕激素不敏感型Ishikawa-pLWERNL细胞株制备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每组18只);成瘤后,分别将接种Ishikawa细胞株和接种Ishikawa-pLWERNL细胞株的裸鼠各自分成3组(每组6只),分别给予甲羟孕酮(MPA组)、吉非替尼(吉非替尼组)、生理盐水(对照组)。疗程结束后称取各组肿瘤湿重,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肿瘤组织中EGFR、孕激素受体B(PR-B)、ERK1/2、p-ERK1/2、AKT及p-AKT蛋白的表达。结果在接种Ishikawa细胞株的裸鼠中,MPA组、吉非替尼组移植瘤湿重与对照组相比,分别减轻43.0%和3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接种Ishikawa-pLWERNL细胞株的裸鼠中,吉非替尼组移植瘤湿重与对照组相比,减轻3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MPA组移植瘤湿重与对照组相比,减轻2.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种Ishikawa-pLWERNL细胞株的裸鼠移植瘤EGFR蛋白表达明显高于接种Ishikawa细胞株的裸鼠移植瘤(P<0.05),而PR-B蛋白表达则明显低于接种Ishikawa细胞株的裸鼠移植瘤(P=0.000)。接种Ishikawa细胞株的裸鼠移植瘤中,MPA组PR-B蛋白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而吉非替尼组与对照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接种Ishikawa-pLWERNL细胞株的裸鼠移植瘤中,各组PR-B蛋白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接种Ishikawa细胞株的裸鼠移植瘤中,吉非替尼组p-ERK1/2、p-AKT蛋白表达均低于对照组和MP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接种Ishikawa-pLWERNL细胞株的裸鼠移植瘤中,吉非替尼组p-ERK1/2、p-AKT蛋白表达低于对照组,MPA组p-ERK1/2、p-AKT蛋白表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在接种孕激素不敏感型Ishikawa-pLWERNL细胞株产�
徐妍力王娟艾志宏滕银成
关键词:吉非替尼
错配修复基因与子宫内膜癌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09年
错配修复(mismatch repair,MMR)基因在DNA MMR中发挥重要作用,其完整性对确保DNA复制的精确度和高保真度具有重要意义。MMR基因缺陷导致基因遗传不稳定,增加自发突变,造成广泛的肿瘤易感性,并促进肿瘤的形成。MMR基因缺陷增加子宫内膜癌的发病风险,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肿瘤耐药及其不良预后有关系。综述MMR基因及其在子宫内膜癌中的研究进展。
王娟滕银成
关键词:错配修复基因子宫内膜癌微卫星不稳定性
分子靶向药物用于晚期或复发子宫内膜癌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09年
子宫内膜癌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晚期或复发子宫内膜癌患者往往失去了手术时机,治疗较为棘手,以药物治疗为主,因此药物治疗受到广泛的关注和研究。分子靶向药物是近年新兴的抗肿瘤药物,在一些恶性肿瘤的防治中已经彰显成效。近年晚期或复发子宫内膜癌药物治疗的新策略转向应用针对肿瘤发展特异性生物环节的分子靶向药物,其中一些药物已进入临床研究阶段,并证实在延长患者生存期、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及耐受性方面优于传统的化疗。现就分子靶向药物在晚期或复发子宫内膜癌中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王娟滕银成
关键词:子宫内膜肿瘤浆液性乳头状癌分子靶向药物
即刻产后出血与产程的关联分析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讨阴道分娩即刻产后出血(产后2h内出血)的临床特点及与产程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产科阴道分娩并发生即刻产后出血的297例患者为观察组,按出血量细分为严重产后出血组(n=78)及轻微产后出血组(n=219),同时选取同期阴道分娩无产后出血(<500mL)的297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各组一般资料、产程及分娩、产后出血原因等。结果观察组中体质量指数(BMI)≥28.00 kg/m^(2)、初产及高危妊娠比例均高于对照组,新生儿体重也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t值分别为5.274、7.656、11.560、5.109,P<0.05);观察组第二产程、第三产程、总产程均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256、2.769、1.987,P<0.05);观察组产钳助产及巨大儿比例高于对照组,早产比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29.100、15.006、4.426,P<0.05);与轻微产后出血组相比,严重产后出血组第三产程较长,新生儿体重、产钳助产比例较高,因胎盘因素出血占比较低,手术止血比例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t值分别为2.317、2.752、5.168、4.641、5.610,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产钳助产、BMI≥28.00 kg/m^(2)、存在合并症/并发症、第三产程较长均是发生产后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介于1.658~4.937之间,P<0.05);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第二产程、第三产程及总产程时长与产后出血量具有正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值分别为0.177、0.113、0.081,P<0.05)。结论第二/三产程延长、体质量指数较大、高危妊娠、产钳助产是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临床应予以重视。
梁爽蒋荣珍李毓顾京红李婷冯洁王娟金凤李明
关键词:阴道分娩产后出血产程体质量指数
EZH-2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肌层浸润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分析果蝇zeste基因增强子同源物2(EZH2)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探讨将EZH2作为子宫内膜癌演进的临床监测指标的可行性。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25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组织(30例)、子宫内膜癌组织(60例)及相应的癌旁正常组织(56例)中EZH2蛋白的表达,对不同类型的子宫内膜组织中EZH2的表达情况进行比较并分析子宫内膜癌组中EZH2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关系。结果:EZH2阳性表达率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和子宫内膜癌组织显著高于正常子宫内膜和癌旁正常组织(均P<0.05),且子宫内膜癌组织显著高于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组织(P<0.05)。EZH2表达与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病理分期、组织学分级及肌层浸润深度有显著关系(P<0.05)。结论:EZH2能有效反映子宫内膜癌的恶性程度,有利于子宫内膜癌的临床监测和诊疗指导,可作为子宫内膜癌的新检测指标。
沈晓萍王娟藤银成
关键词:子宫内膜癌EZH2
EGFR抑制剂AG1478对子宫内膜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研究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抑制剂AG1478对子宫内膜癌细胞增殖和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方法:蛋白印迹法检测子宫内膜癌细胞上皮标记蛋白E-cadherin、α-catenin,间质标记蛋白N-cadherin、vimentin及MMP-9、MMP-2蛋白的表达水平。MTT法检测不同浓度AG1478对子宫内膜癌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蛋白印迹法检测AG1478对子宫内膜癌细胞E-cadherin、α-catenin,N-cadherin、vimentin及MMP-9、MMP-2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体外迁移实验检测AG1478对子宫内膜癌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结果:(1)EGFR过表达可下调子宫内膜癌细胞上皮标记蛋白并上调间质标记蛋白及MMP-9、MMP-2蛋白的表达水平(P<0.05)。(2)AG1478对两种子宫内膜癌细胞均有增殖抑制作用,以经转染稳定过表达EGFR的Ishikawa细胞更为敏感(P<0.05)。(3)AG1478上调子宫内膜癌细胞上皮标记蛋白并下调间质标记蛋白及MMP-9、MMP-2蛋白的表达水平,以转染EGFR的Ishikawa细胞变化更为显著(P<0.05)。(4)AG1478可减弱子宫内膜癌细胞的迁移能力,以过表达EGFR的Ishikawa细胞更为明显(P<0.05)。结论:EGFR抑制剂AG1478可有效地抑制子宫内膜癌细胞增殖和上皮-间质转化。
杨艳陈静王娟艾志宏滕银成
关键词:子宫内膜肿瘤上皮-间质转化AG1478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BMI联合血脂对妊娠期高血压及子痫前期的预测价值被引量:21
2019年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GH)及子痫前期(PE)孕期体重指数(BMI)和血脂与正常妊娠间差异及其对发病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分析2015年6月至2017年12月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建卡产检孕妇资料,GH及PE组(研究组)112例、正常妊娠(对照组)148例。结果研究组孕前、孕早中期、孕28周及分娩前BMI、孕早中期血脂(TC、TG、LDL)、孕晚期TC、TG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1),孕早中期HDL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1);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及ROC曲线分析显示:孕早中期BMI联合TG AUC 0.733,灵敏度64.3%,特异度73.6%,孕28周BMI联合孕晚期TC AUC 0.779,灵敏度76.8%,特异度89.9%。结论 GH及PE孕妇BMI、血脂(TC、TG、LDL)明显高于正常妊娠;孕期BMI联合血脂对GH及PE发病有一定预测价值。
郭晓蒙张烨王娟顾京红黄亚绢滕银成陶敏芳蒋荣珍
关键词: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体重指数血脂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