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脾虚
  • 3篇中医
  • 2篇动物
  • 2篇动物实验
  • 2篇中风
  • 2篇脾虚动物
  • 2篇中医内科
  • 2篇中医内科学
  • 2篇胃动素
  • 2篇规划教材
  • 2篇《中医内科学...
  • 1篇虚证
  • 1篇血瘀
  • 1篇药疗
  • 1篇药疗法
  • 1篇医学史
  • 1篇医药疗法
  • 1篇源流
  • 1篇中国医学史
  • 1篇十五国家级规...

机构

  • 6篇成都中医药大...
  • 3篇第三军医大学...
  • 2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成都中医学院

作者

  • 8篇王志坦
  • 3篇陈勇鹏
  • 2篇王宗勤
  • 2篇晋献春
  • 2篇孙鸿辉
  • 2篇谢春光
  • 2篇张怡
  • 2篇李耀光
  • 2篇王飞
  • 2篇陆萌
  • 2篇谭万初
  • 2篇王海松

传媒

  • 2篇成都中医药大...
  • 2篇成都中医药大...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四川中医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成都中医学院...

年份

  • 1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2
  • 1篇1995
  • 2篇1993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规划教材《中医内科学》几个问题的商榷
2005年
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医内科学》(简称新规划教材)较前几版教材在理论和实践等内容上有较大幅度的充实,整体水平有较大提高。但我们在使用本教材过程中发现一些值得研究改进的问题。这些问题可能影响学习兴趣及学习热情,给教师在授课的进度安排及授课内容上造成一定的困难,尤其对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极为不利。
王宗勤王志坦谢春光张怡谭万初王飞王海松李耀光孙鸿辉
关键词:规划教材中医内科学
健脾消痞浸膏对脾虚动物胃排空及胃动素影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4
2002年
目的 探讨健脾消痞浸膏对脾虚动物胃排空及胃动素的影响。方法 用大黄水煎剂造脾虚动物模型 ,以比色法测定液体的胃排空 ,通过胃残留物的测定了解固体的胃排空 ,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胃动素。结果 健脾消痞浸膏组胃内液体残留率低于脾虚模型组 (P <0 0 1) ,健脾消痞浸膏高剂量和中剂量组胃内固体残留率亦低于脾虚模型组 (P <0 0 1或P <0 0 5 )。健脾消痞浸膏高剂量组和中剂量组血浆胃动素高于脾虚模型组 (P <0 0 1或P <0 0 5 )。结论 健脾消痞浸膏具有促进脾虚动物胃排空和提高血浆胃动素的作用。
陈勇鹏王志坦陆萌
关键词:脾虚证胃排空胃动素动物实验
“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医内科学》中几个问题的商榷(二)
2006年
我们在使用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医内科学》(简称新规划教材)过程中发现一些值得研究改进的问题,对这些问题已经进了一定的探讨,为了在教学中能更准确地讲解《中医内科学》的相关内容,有必要对一些问题进行进一步探讨。一、鉴别诊断存在的问题1.疾病的鉴别与辨证相混淆疾病的鉴别诊断是不同疾病因某些临床表现相近或相同而需要进行鉴别,而辨证是同一疾病的不同的证候间的鉴别,两者针对的对象不同,应在不同标题下进行讲解,但教材将其内容合二为一,统归属于症证鉴别。如咳嗽病的病证鉴别的1、2条分别为咳嗽特点的鉴别和咯痰特点的鉴别,实际上该内容应当归属于辨证要点。在辨证要点中除辨外感内伤、辨虚实外,当细辨咳嗽和咯痰的特点,来充实外感与内伤及虚与实的具体内容,这样的辨证要点具有实际的辨证价值,使辨证要点不致于列为形式,对咳嗽的各证候的掌握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如风寒袭肺证,是证辨证属外感及实证,其咳嗽的特点为白天多于夜间,咳声重着而急剧,咯痰的特点为清稀色白量多,这样便掌握了外感袭肺的主要临床特征。同样肺阴亏耗证,其咳嗽的特点为多发于午后或黄昏,干咳,咳声短促,或伴声嘶,咯痰的特点为无痰或少痰而粘或痰中带血丝。可见证候的鉴别...
张怡王飞谭万初王海松李耀光孙鸿辉王宗勤谢春光王志坦
关键词:规划教材中医内科学
对中风病机的探讨被引量:10
1995年
分析了传统及现代关于中风病机的认识、发展和不足,提出了中风的主要病机是瘀血内阻于脑。
王志坦
关键词:中风病机瘀血
健脾消痞浸膏对脾虚大鼠胃分泌影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 观察健脾消痞浸膏对脾虚大鼠胃分泌的影响。方法 用大黄水煎剂造脾虚动物模型 ,用滴定法测定胃液分泌 ,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胃泌素。结果 与脾虚模型组比较 ,健脾消痞浸膏中剂量组总酸度、总酸排出量升高 (P<0 .0 5 ) ,高剂量组胃液量、总酸度、总酸排出量均显著升高 (P <0 .0 1)。中、高剂量组血浆胃泌素显著升高 (P <0 .0 1)。
陈勇鹏陆萌晋献春王志坦
关键词:脾虚大鼠胃分泌胃泌素
健脾消痞浸膏对脾虚动物胃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 :观察健脾消痞浸膏对脾虚动物胃功能的影响。方法 :用大黄水煎剂造脾虚动物模型 ,以比色法测定液体的胃排空 ,胃残留物重量测定固体的胃排空 ,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胃动素 (MTL) ,用滴定法了解胃分泌功能。结果 :健脾消痞浸膏组胃内液体残留率显著降低 (P <0 .0 1) ;中、高剂量组胃内固体残留率降低 (P <0 .0 5 ,<0 .0 1) ;中、高剂量组血浆MTL、总酸度、总酸排出量升高 (P <0 .0 5 ,<0 .0 1) ;高剂量组胃液量显著升高 (P <0 .0 1)。结论 :健脾消痞浸膏促进脾虚动物胃排空液体及固体 ,提高血浆MTL ,促进胃液分泌。
陈勇鹏晋献春王志坦
关键词:脾虚胃功能动物实验放射免疫法胃动素
论中风之“气虚血瘀”论源流被引量:3
1993年
对有关中风病机的“气虚血瘀”学说的形成历史进行了探讨。认为这一学说的形成,经历了从《内经》至清代这一漫长的历史过程。其中,《内经》首倡“体虚邪中”之论,为后世各种学说的提出奠定了理论基础,也是“气虚血瘀”学说的先导。宋、金、元、明的医家提出的各自独立的“气虚”与“血瘀”病机说,进一步深化了对中风病机的认识。清代学者继承发展了前人学理,提出并完善了对中风病机认识的新学说。即:气虚血瘀说。
王志坦
关键词:中风中国医学史
重用利胆药治疗肝肿大被引量:1
1993年
肝肿大主要见于慢性肝炎,以及各种原因引起的肿大性肝硬化。中医将其归属于积聚范畴。肝脏肿大的出现对病人的心理影响颇大,故回缩与软化肿大的肝脏自然成为临床医生追求的治疗目标之一。笔者在辨证施治基础上重用利胆药治疗肝肿大10例,疗效比较满意,现报告如下。
王志坦
关键词:利胆药肝肿大中医药疗法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