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恩升
- 作品数:8 被引量:19H指数:3
-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91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幽门螺旋菌在一组转诊胃镜检查青年军人中的流行率
- 1993年
- 有关幽门螺旋菌(简称HP)在青年军人胃病中的感染情况国内尚未见报道,而了解HP在因胃病转诊行胃镜检查的青年军人中的流行表现。
- 郭先科王恩升王云玲
- 关键词:幽门螺旋菌胃镜检查青年军人流行病学研究流行率
- 内镜微波治疗上消化道息肉159例的临床探讨
- 1995年
- 内镜微波治疗上消化道息肉的方法已被广泛采用,其疗效肯定。但仍存在一定的缺陷,本文就此加以进一步探讨。材料与方法一、临床资料:1989年2月~1993年5月,经内镜微波治疗的上消化道息肉159例。男98例,女61例。单发127例,多发32例。其中 Peutz—Jeghers 综合征3例。息肉位于食道20颗,胃165颗,十二指肠38颗。
- 徐苏丰道明珠常慰文黄如川孙明水王恩升
- 关键词:内镜微波治疗上消化道息肉
- 胃粘膜灶性异型增生的形态研究被引量:3
- 1996年
- 396例活检胃粘膜炎症性病变中19.9%找见异型增生灶,其由单个至10多个细胞构成,可向管腔内或外突起。其检出率为糜烂性胃炎的8.0%,浅表性胃炎的10.9%,萎缩性胃炎的38.4%,慢性溃疡的18.9%。灶性异型增生细胞PCNA阳性表达61.3%;AgNOR计数3.81~8.72个,提示PCNA和AgNOR检测可帮助判断胃粘膜灶性异型增生。
- 王仰坤马乃绪王恩升钟汉馨王云玲
- 关键词:胃粘膜异型增生增殖细胞核抗原AGNOR染色
- 持久体力应激后青年军人幽门螺旋菌感染的调查和防治被引量:1
- 1993年
- 本文报告29例持久体力应激后青年军人HP感染的调查和防治结果。发现HP感染率24例(82.8%),与平时43名青年军人胃病者HP感染率24例(55.8%)相比较差异显著(P<0.05)。提出用呋喃唑酮有效防治胃炎的同时,还应重视社会心理因素的作用。
- 郭先科王恩升孙明水王云玲宋金森
-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胃炎
- 胃腺套管的病理形态及免疫组织化学观察被引量:2
- 1995年
- 本文对388例胃粘膜活检标本进行了形态学观察,发现有34.8%的病例呈现腺内套管,以胃息肉、萎缩性胃炎和管状腺癌为多见。根据套管上皮细胞的增生程度分为不伴异型性增生套管和异型增生套管两种,P21蛋白在不伴异型性增生套管中均为阴性表达,异型增生套管上皮细胞中用性表达47.9%;CEA(癌胚抗原)在不伴异型性增生套管上皮细胞中阳性表达为13.3%,异型增生套管上皮细胞中阳性表达高达68.8%。结果提示不伴异型性增生套管是一种良性增生性病变,异型增生套管则是重要的癌前期病变。
- 王仰坤马乃绪王恩升黄如川王志红
- 关键词:异型增生胃肿瘤癌前病变
- 活检胃粘膜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观察研究被引量:8
- 1991年
- 应用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AgNOR)技术对152例活检胃粘膜标本进行观察研究。结果良性病变AgNoR 计数在1.48至8.31个之间,银颗粒小,多数比较一致;恶性病变在4.62至19.75个之问,银颗粒大,不规则。从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和异型增生到腺癌 AgNoR 数目渐增,颗粒体积渐大。尽管良性病变中的部分细胞银颗粒的最高值属于恶性病变中的计数范围之内,但每100个细胞中银颗粒≥4的细胞数在50%以下。提示AgNOR 技术对活检胃粘膜良、恶性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及了解细胞增生变化的程度,判断细胞的生物学行为,上皮癌变过程与早期癌肿的发现均具有临床病理工作的实用性。
- 王仰坤王恩升黄如川
- 关键词: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胃粘膜活检
- 159例活检胃粘膜AgNOR分析
- 1991年
- 应用核仁组成区相关嗜银蛋白(AgNOR)对159例活检胃粘膜标本进行观察分析。提示AgNOR数目多寡对区分活检胃粘膜上皮增生程度,确定活检胃粘膜随访复查的次数及间隔时间,以推断胃粘膜上皮癌变过程及其规律有重要价值。慢性萎缩性胃炎和不典型增生的病例,一部分细胞的银颗粒数目属于癌肿的计数范围,多认为与腺上皮局灶性增生活跃有关。
- 王仰坤王恩升李树铭郭先科
- 关键词:胃粘膜AGNOR染色胃肿瘤胃炎活检
- 内镜—微波灼扩术治疗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狭窄的经验(附60例分析)被引量:5
- 1993年
- 食管—胃吻合口狭窄是食管、贲门癌术后较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在0.5%~5.9%之间。已往扩张术、内镜下高频电凝及激光已应用于临床治疗。我院自1988年12月至1990年5月应用内镜—微波灼扩术治疗本院及外地转来的术后吻合口狭窄60例,近期疗效满意,现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60例中,男47例,女13例。
- 李树铭黄如川王恩升孙明水王云玲
- 关键词:食管肿瘤吻合口狭窄内窥镜微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