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振平

作品数:8 被引量:5H指数:1
供职机构:华东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理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专利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化学工程
  • 2篇理学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单细胞
  • 2篇导电
  • 2篇导电玻璃
  • 2篇丝网印刷
  • 2篇丝网印刷技术
  • 2篇泰乐菌素
  • 2篇亲疏
  • 2篇微流控
  • 2篇微流控芯片
  • 2篇微阵列
  • 2篇微阵列芯片
  • 2篇无规
  • 2篇无规共聚
  • 2篇无规共聚物
  • 2篇细胞
  • 2篇菌素
  • 2篇钾离子
  • 2篇共聚
  • 2篇共聚物
  • 2篇发酵液

机构

  • 8篇华东理工大学

作者

  • 8篇王振平
  • 5篇杜一平
  • 5篇吴婷
  • 2篇万俊芬
  • 2篇张燕
  • 2篇曹学君
  • 2篇王艳
  • 2篇魏艳丽
  • 2篇杨晓慧
  • 2篇杨婷
  • 2篇张传静
  • 1篇杨晓慧
  • 1篇刘炳祥

传媒

  • 2篇华东理工大学...
  • 1篇分析试验室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4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利用液态热响聚合物EO<Sub>20</Sub>PO<Sub>80</Sub>分离纯化泰乐菌素
本发明涉及利用热响应型聚合物环氧乙烷‑环氧丙烷无规共聚物水溶液经温度诱导形成两水相分离纯化泰乐菌素。本发明通过将EO<Sub>20</Sub>PO<Sub>80</Sub>与泰乐菌素发酵液按照体积比1:5混合均匀,调节p...
曹学君万俊芬王艳王振平张燕杨婷魏艳丽
在微流控芯片上实现G-四链体钾离子传感分析和单细胞的检测
微流控芯片具有集成化和自动化程度高、分析速度快、样品和试剂消耗量少、尺寸小便于携带等诸多优点,近年来得到快速发展,为核酸和细胞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平台。&lt;br&gt;  能形成G-四链体结构的DNA富G序列具有重要的...
王振平
关键词:微流控芯片人体血清细胞检测
利用液态热响聚合物EO<Sub>20</Sub>PO<Sub>80</Sub>分离纯化泰乐菌素
本发明涉及利用热响应型聚合物环氧乙烷‑环氧丙烷无规共聚物水溶液经温度诱导形成两水相分离纯化泰乐菌素。本发明通过将EO<Sub>20</Sub>PO<Sub>80</Sub>与泰乐菌素发酵液按照体积比1:5混合均匀,调节p...
曹学君万俊芬王艳王振平张燕杨婷魏艳丽
文献传递
阵列单液滴的捕获及单细胞分析
2016年
通过流动聚焦型微液滴生成装置进行油包水液滴的制备,比较了3种不同的单液滴阵列捕获芯片对单液滴的捕获效率和操作性能,选取上下开口圆形结构获得满意的单液滴捕获。进一步利用该液滴生成和捕获一体式芯片进行了液滴中单细胞的包覆、单细胞的实时染色和细胞存活状态的检测。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制备得到了粒径为75μm的单分散液滴,液滴捕获芯片中的单液滴截留率为100%,单细胞包覆率约为33%。对捕获液滴中的单细胞进行实时染色结果表明,在5 min内获得了满意的细胞核实时染色,并通过细胞死活实时染色对细胞存活状态直接进行了表征。
吴婷王振平张传静杜一平
关键词:单细胞
液滴微流控芯片合成单分散PEG水凝胶微球及其粒径调控被引量:5
2014年
利用液滴微流控技术制备了单分散的微米级聚乙二醇(PEG)水凝胶微球。首先利用流动聚焦型微流控芯片产生单分散的水凝胶微液滴,然后经过紫外光原位引发聚合形成水凝胶微球,系统考察了PEG质量分数、表面活性剂加入量、连续相流速等影响因素,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得到了粒径为115μm、单分散性较好的PEG凝胶微球。
刘炳祥吴婷王振平杨晓慧杜一平
关键词:微流控芯片
制备亲疏水相间的微阵列芯片及其用于质谱成像定量分析的方法
本发明属于化学分析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制备亲疏水相间的微阵列芯片及其用于质谱成像定量分析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选取疏水性聚合物;采用丝网印刷技术将疏水性聚合物按照设计好的模板刷在导电玻璃上,形成明晰均一的亲水区和疏水区;...
吴婷杜一平杨晓慧王振平
文献传递
制备亲疏水相间的微阵列芯片及其用于质谱成像定量分析的方法
本发明属于化学分析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制备亲疏水相间的微阵列芯片及其用于质谱成像定量分析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选取疏水性聚合物;采用丝网印刷技术将疏水性聚合物按照设计好的模板刷在导电玻璃上,形成明晰均一的亲水区和疏水区;...
吴婷杜一平杨晓慧王振平
文献传递
G-四链体序列的微小变化对结构及钾离子传感的影响
2016年
人体端粒DNA重复单元GGGTTA在K^+溶液中可以形成G-四链体结构,并已成功利用结构变化过程中的荧光改变进行K+的检测。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在寡聚核苷酸的GGG部分插入腺嘌呤碱基A对G-四链体结构及在K+检测中的影响。借助圆二色光谱、质谱和荧光光谱的方法可以分别获得序列变化引起的G1四链体排列的平行或反平行结构,可以结合的K+数目,以及在K^+传感时所适用的K+浓度范围。在GGG中插入A可以使K^+更容易进入G-四链体分子空穴,但当在两个GGG中同时插入A时,G-四链体结构难以形成。基于K+线性响应范围的变化(由0.02-1 mmol/L变为0.2-16 mmol/L),可以改进基于DNA的K+传感器,使直接测定人体血清中K+的含量成为可能。
王振平吴婷张传静杜一平
关键词:寡聚核苷酸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