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新

作品数:63 被引量:173H指数:6
供职机构:郑州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8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4篇角膜
  • 13篇内障
  • 12篇白内障
  • 11篇青光
  • 11篇青光眼
  • 11篇激光
  • 10篇上皮
  • 10篇视网膜
  • 10篇网膜
  • 10篇角膜移植
  • 9篇移植术
  • 9篇术后
  • 8篇手术
  • 8篇准分子
  • 8篇角膜移植术
  • 8篇超声
  • 8篇超声乳化
  • 7篇准分子激光
  • 7篇细胞
  • 7篇角膜上皮

机构

  • 46篇郑州人民医院
  • 14篇郑州市第五人...
  • 3篇华中科技大学
  • 3篇郑州市中心医...
  • 2篇新乡医学院第...
  • 2篇河南省立眼科...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新乡医学院
  • 1篇郑州大学
  • 1篇郑州大学第二...
  • 1篇河南省立眼科...

作者

  • 63篇王新
  • 41篇刘平
  • 14篇李宝华
  • 10篇王艳青
  • 8篇高延庆
  • 6篇朱冬梅
  • 5篇李铮
  • 5篇王树林
  • 5篇王艳青
  • 4篇张蕾
  • 4篇闫媛媛
  • 3篇李金柳
  • 3篇谢坤鹏
  • 3篇张明昌
  • 3篇郭晓会
  • 3篇刘永瑞
  • 3篇薛春丽
  • 2篇王迎彬
  • 2篇马新爱
  • 2篇孙晓萍

传媒

  • 12篇国际眼科杂志
  • 9篇眼科新进展
  • 8篇眼外伤职业眼...
  • 7篇医药论坛杂志
  • 5篇第十六届全国...
  • 4篇中国实用眼科...
  • 3篇中国实用医刊
  • 3篇中华眼外伤职...
  • 2篇郑州大学学报...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老同志之友(...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华眼科杂志
  • 1篇新乡医学院学...
  • 1篇河南外科学杂...
  • 1篇山东大学耳鼻...
  • 1篇国际眼科纵览
  • 1篇中华眼视光学...
  • 1篇中华实验眼科...

年份

  • 3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6篇2014
  • 8篇2013
  • 2篇2012
  • 6篇2011
  • 15篇2010
  • 2篇2009
  • 4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5
  • 6篇2004
  • 1篇2002
  • 1篇2001
  • 1篇1998
6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标准矢量分析法评价Epi—LASIK术对散光矫正效果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采用标准矢量分析法评价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瓣下磨镶术(Epi—LASIK)对散光的矫正效果,并对影响散光矫正效果的因素进行探讨。方法临床病例对照研究。对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在郑州人民医院眼科选取行Epi—LASIK术矫正近视散光的68只眼,分为中低度散光组(0.00~2.00D)和高度散光组(-2.25—4.00D),术后随访6个月。采用美国国家标准委员会推荐使用的标准矢量分析法对手术前后散光的相关指标进行运算和评估。结果矫正率(CR)与预期屈光矫正量的绝对值(|IRC|)呈正相关(r=0.82,P〈0.05),误差率(ER)与IIRCI呈负相关(r=-0.61,P〈0.05),角度误差的绝对值(|EA|)与|IRC|呈负相关(r=-0.74,P〈0.05),中低度散光的矢量误差的绝对值(1Evj)小于高度散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低度散光的大小误差(EM)为-0.12±0.15,高度散光组EM为-0.14±0.42。结论Epi—LASIK术对散光的矫正效果与散光轴向矫正的准确性关系密切,且应选择根据主觉验光时实际的顶点距换算出的角膜平面的散光度值作为手术矫正散光的参数。
王树林刘平王新马蕊
关键词:矢量分析散光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瓣下磨镶术
β-榄香烯影响糖尿病大鼠视网膜中IL-1β、ICAM-1表达分析被引量:8
2019年
目的研究β-榄香烯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病变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表达变化的影响,以期为β-榄香烯应用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40只成年SD健康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组、β-榄香烯治疗组(40 mg/kg)和β-榄香烯治疗组(80 mg/kg)。采用链脲佐菌素(STZ)腹腔内注射大鼠给予构建糖尿病模型,对β-榄香烯治疗组大鼠实施β-榄香烯溶液灌胃,持续治疗12周。在给药12周末对各组大鼠进行处死,将大鼠的视网膜组织进行分离,同时收集大鼠房水与血清,使用ELISA法测定IL-1β、ICAM-1蛋白在大鼠视网膜组织、房水与血清中的表达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大鼠视网膜组织中IL-1β、ICAM-1蛋白表达水平;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大鼠视网膜组织中IL-1β、ICAM-1蛋白的表达量。结果 ELISA法检测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糖尿病组大鼠血清与视网膜中IL-1β、ICAM-1蛋白含量升高;但β-榄香烯治疗组(40 mg/kg)和β-榄香烯治疗组(80 mg/kg)大鼠血清与视网膜中IL-1β、ICAM-1含量低于糖尿病组,其中β-榄香烯治疗组(80 mg/kg)对血清与视网膜IL-1β、ICAM-1蛋白的降低作用较β-榄香烯治疗组(40 mg/kg)作用更强;各组房水中IL-1β、ICAM-1蛋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正常对照组视网膜IL-1β蛋白微量表达,β-榄香烯治疗组(40 mg/kg)和β-榄香烯治疗组(80 mg/kg)IL-1β均较糖尿病组表达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糖尿病组视网膜IL-1β、ICAM-1蛋白表达量升高;β-榄香烯治疗组(40 mg/kg)和β-榄香烯治疗组(80 mg/kg)视网膜IL-1β、ICAM-1蛋白表达量均低于糖尿病组,且β-榄香烯治疗组(80 mg/kg)视网膜IL-1β、ICAM-1蛋白表达量低于β-榄香烯治疗组(40 mg/kg)。结论β-榄香烯可以抑制糖尿病大鼠血清及视网膜组织中的IL-1β、ICAM-1炎性因子的产生,且β-榄香烯剂量越大,抑制效果越明显,提示β-�
李宝华刘平王新
关键词:Β-榄香烯白细胞介素-1Β细胞间黏附分子1
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与羊膜移植治疗原发翼状胬肉疗效比较被引量:10
2014年
目的比较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与羊膜移植治疗原发翼状胬肉的疗效。方法将已行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与羊膜移植手术的原发翼状胬肉患者83例(96眼)按其术式的不同分为两纽,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组45例(51眼),羊膜移植组38例(45眼),术后随访1年,观察复发率及并发症。结果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组有3眼复发(5.88%),羊膜移植组有10眼复发(22.22%),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组1眼睑球粘连,未出现其他并发症;羊膜移植组4眼睑球粘连,1眼角巩膜缘变薄。结论两种术式均能显著降低原发胬肉术后复发率,但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复发率更低,并发症更少。
闫媛媛刘平王艳情王新
关键词: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羊膜移植
持续高眼压状态下小梁切除术的安全性及疗效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研究闭角型青光眼持续高眼压状态下小梁切除术的安全性和临床效果。方法对41例41眼眼压控制不良的闭角型青光眼患者进行了小梁切除术,观察视力、眼压、并发症和手术效果。结果所有病例手术均顺利,均未出现暴发性脉络膜出血、眼内出血、恶性青光眼等术中、术后并发症,术后视力提高27眼,占65.85%,视力不变11眼,占26.83%,视力下降3眼,占7.32%。不用任何降眼压药物眼压控制<21mmHg(1kPa=7.5mmHg)者27眼,占65.85%,需局部用药方可控制者12眼,占29.27%。结论对持续性高眼压状态下的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应尽早采取手术治疗,小梁切除术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措施,可避免视功能进一步损害。
王艳青王新刘平
关键词: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小梁切除术高眼压
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289例临床分析被引量:4
2005年
目的 :分析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 :对 2 89例 3 3 4只眼白内障行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结果 :术后矫正视力≥ 0 .5者 2 85只眼 ,占 85 .3 % ,≥ 0 .8者 10 8只眼 ,占 3 2 .3 % ;晶体后囊混浊 3 0只眼(8.98% ) ,晶体后囊膜破裂 16只眼 (4 .79% ) ,角膜内皮水肿 13只眼 (3 .89% ) ,晶体核坠入玻璃体腔 1只眼 (0 .3 % )。结论 :白内障超声乳化及人工晶体植入的术中术后并发症较少 ,视力恢复快 ,是目前白内障患者复明的最有效方法。
张蕾高延庆王新
关键词: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复明角膜内皮后囊混浊后囊膜破裂视力恢复
全程飞秒激光屈光手术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0年
应用飞秒激光实施全部屈光性切削步骤的全程飞秒激光屈光手术已逐步应用于临床,可用于矫治包括近视、远视、散光和老视在内的所有屈光手术,其矫治效果已得到初步验证。随着飞秒激光技术的不断发展和飞秒激光系统设备的进一步普及,全程飞秒激光屈光手术将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王树林王新
关键词:飞秒激光
两种生长因子对准分子激光治疗性切削术后的影响
李宝华刘平王新
关键词:表皮生长因子神经生长因子角膜上皮角膜神经
视网膜脱离巩膜外垫压术后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疗效
2004年
目的 评价视网膜脱离巩膜外垫压术后施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和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术中、术后并发症和最佳矫正视力结果。方法 回顾性观察 1997年 11月~ 2 0 0 2年 11月施行视网膜巩膜垫压术后施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和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患者。记录术前、术后的最佳矫正视力 ,术中、术后并发症。并对其临床特点进行分析和讨论。结果  48例 49眼。从视网膜脱离手术到超声乳化手术之间的时间为 6月~ 43年 ,平均 13 5年 ;超声乳化手术平均随访 2 4 6个月。术后最佳矫正视力≥ 0 1者 43眼 (87 76% ) ,≥ 1 0者 2 5眼 (5 1 0 2 % )。 6眼矫正视力低于 0 1的患者中 ,5眼黄斑区有增殖条索改变 ,1眼存在视网膜前膜。 3眼发生后发性白内障行激光晶状体后囊膜切开术。随访期内未发现视网膜再脱离者。结论 视网膜脱离巩膜外垫压术后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可使大部分患者恢复较好的视功能 ,手术并发症少 ,无视网膜脱离再复发 ,具有较高安全性。
王新
关键词:视网膜脱离巩膜外垫压术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穿透性角膜移植术治疗基质层角膜营养不良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穿透性角膜移植术治疗基质层角膜营养不良的疗效。方法:对基质层角膜营养不良15例17眼施行穿透性角膜移植术,观察其临床特点及手术效果。随访6~36(平均18)mo。结果:术后视力比术前明显提高,最佳矫正视力>0.1者16眼(脱盲率94%),其中>0.3者9眼(脱残率52%)。2眼发生排斥反应,未发现原发角膜病变复发。结论:穿透性角膜移植术是治疗基质层角膜营养不良的有效方法。
张楠刘平王新
关键词:穿透性角膜移植术
IOLMaster与A超在临床中的对比研究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通过IOLMaster和A超对白内障患者不同眼轴及前房深度的测量的比较,探讨两者之间的差异性和相关性。方法:收集本院2010-03/08眼科白内障患者分别进行IOLMaster与A超术前检查,取两项检查均有结果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术前经同一位医师进行测量。首先进行无创IOLMaster标准测量,测量眼轴长度及前房深度,取平均值;然后对比采用10Hz A超测量,取平均值,得到前房深度及眼轴长。结果:眼轴长度A超和IOLMaster在眼轴<22mm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眼轴>26mm和22~26mm时,P=0.808,P=0.405,没有统计学意义;眼轴长度A超和IOLMaster相关系数分别为r=0.998,r=0.991,r=0.783,在眼轴>26mm和22~26mm时高度相关。而<22mm时中度相关。前房深度A超和IOLMaster相关系数分别为r=0.851,r=0.628,r=0.673,均为中度相关。结论:本实验发现眼轴IOLMaster略长于A超,<22mm组有显著性差异,在眼轴>26mm和22~26mm之间组没有显著性差异。但三组之间均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前房深度IOLMaster与A超三组均未见差异性,且具有一定相关性。研究还发现眼轴IOLMaster略长于A超时,可见到前房深度有时IOLMaster略长于A超,有时A超略长于IOLMaster。
李宝华刘平王新
关键词:IOLMASTERA超白内障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