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树洲
- 作品数:14 被引量:63H指数:5
- 供职机构:江南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 试论道德行为产生的心理机制被引量:6
- 2007年
- 个体道德行为发端于对道德情境的认知,在道德认识的基础上进行道德判断,并权衡利弊得失,作出道德抉择,产生道德行为意向并付之于实践,内部道德动机转化为外部的道德行为。个体的道德敏感性、价值取向、认知能力、移情能力、意志水平、角色意识、实践经验等因素影响其道德行为。
- 王树洲
- 关键词:道德行为心理机制情境认知
- 中学生性别心理差异与教育被引量:8
- 1988年
- 对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及其个别差异,人们已作了较多、较深入的研究,而对于中学生性别心理差异,则较少有人探究。搞清中学生性别心理差异以及性别心理差异形成的原因,根据这种差异,因“性”施教,有助于男女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这是一个有着现实意义和实用价值的研究课题。
- 王树洲
- 关键词:中学生男女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年龄特征教育者
- 态度定势与思想品德教育
- 1991年
- 在思想品德教育工作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种现象,教师真心诚意地给学生讲道理说眼教育,而有的学生却置之不理、拒绝接受或从消极的方面去理解教育者的意图,他们对教育者似乎有一种说不出多大理由的反感。这种现象的出现与学生的态度定势有关。所谓态度定势,是指个人由于先前的经历而形成的一种心理的准备状态,这种心理的准备状态影响到对当前外界信息的接受与理解。这种影响常常是在无意识的状态中发生的。态度定势有积极消极之分。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如果学生对教师持积极的态度定势,那么。
- 王树洲
- 关键词:思想品德教育定势消极态度新教师教育效果理解教育
- 应试教育探因被引量:1
- 2000年
- 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之所以步履维艰 ,与文化背景、人才选拔使用机制、教育评价、招生制度、教育结构、教师素质等多种因素有关 ,有着复杂深刻的社会、心理原因 ,只有用理性的思考替代简单的感情渲泄 ,才能发现问题根源所在 。
- 王树洲
- 关键词:应试教育人才选拔教育评价招生制度教育结构教师素质
- 试论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职前职后一体化被引量:8
- 2008年
- 教师教育课程设置职前职后一体化是教师教育职前职后一体化的重要内容,对于教师专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的教师教育在课程设置上普遍存在的问题是职前职后课程体系相互独立,互不关照,教师专业发展的各个阶段的课程设置缺乏系统性与连贯性。这种现象的产生,与人们的教育观念、教师教育各阶段的培养培训目标的确定、教育教学管理机制与实施机构等多种因素有关。我们要以教师专业发展为导向,用终身教育的理念来规划教师教育的职前职后培训,合理确定各个阶段的培养培训目标,进行课程体系设计,使得教师教育各阶段的课程设置,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关照,形成科学合理、体系连贯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
- 王树洲
- 关键词:教师教育课程设置职前培养职后培训
- 试论多元智能理论的价值与意义被引量:4
- 2010年
-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智能是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下或社会中个体用来解决问题、制造产品的能力,其结构是多元的,由七种能力构成。多元智能理论的提出,不仅有其学术价值,还有其实践意义。这种理论对智能及其结构作出了更为完善的解释;这种理论在人才鉴别与培养方面给予了我们多方面的启迪,对于改进人才鉴别与培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多元智能理论还为我们开辟了智能研究的新领域,提供了新的研究课题。
- 王树洲
- 关键词:多元智能理论
- 关于基础教育均衡化问题的思考被引量:2
- 2007年
- 基础教育均衡化对于推进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实现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公正,有着多方面的重要意义。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教育布局不合理,现行政策方面的偏误,人们认识上的偏差,是基础教育失衡的重要原因。要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化,我们必须转变观念,将追求基础教育均衡化作为工作的指导思想;合理调整教育布局;坚持义务教育阶段就近入学的原则;采取多种切实有效的措施,扶持薄弱学校;借助网络环境,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改进教育评价;加强对民办教育的引导。
- 王树洲
- 关键词:基础教育均衡化
- 学生学业成绩记分方法谈被引量:1
- 2007年
- 原始分是目标参照性测量所得到的分数,反映教学目标达成程度。标准分是一种相对分数,由原始分转换导出,用来表示某一考生的考试成绩在全体考生中所处的相对地位,具有可比性、可加性等特点。原始分和标准分各有优缺点,各有其适用范围,高校学生学业成绩可以且有必要同时用二种记分方法来表示。
- 王树洲
- 关键词:学业成绩记分方法
- 高校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被引量:17
- 2009年
- 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对于课堂教学评价具有特殊意义。课堂教学评价指标的构建分为几个阶段。首先通过查阅文献资料、专家咨询等途径征集评价指标,并借助经验构建初步的评价指标体系。第二步是采用特尔斐法对初步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修订。第三步是拟定各项指标的评价标准,确定评定等第并赋值。最后是将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于课堂教学评价实践,并根据反馈信息对评价指标体系作进一步的修订。基于对教学评价所作的理论思考,经过较为科学、严格的研究过程而构建的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其科学性、合理性及可操作性达到了一定的水准。
- 王树洲
- 关键词:教学评价指标体系课堂教学
- 论教师教育的职前职后一体化被引量:9
- 2011年
- 近些年来,我国的教师教育在职前培养、职后培训等方面也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如逐步改变由师范院校定向培养新师资的固有模式,实施教师资格证书制度,在师资来源多元化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教师的在职培训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在职接受教育成了广大教师的自觉行为,终身教育的理念深入人心。但在教师教育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其中主要问题之一是教师的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相互独立,互不关照。
- 王树洲
- 关键词:教师教育教师资格证书制度一体化职前培养职后培训师资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