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永杰

作品数:12 被引量:24H指数:3
供职机构:包头医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医药卫生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哲学宗教
  • 4篇文化科学
  • 3篇医药卫生
  • 2篇政治法律

主题

  • 5篇教育
  • 3篇道德
  • 3篇政治
  • 2篇大学生
  • 2篇政治理论
  • 2篇政治理论课
  • 2篇人文
  • 2篇人文教育
  • 2篇思维
  • 2篇思维方式
  • 2篇文教
  • 2篇理论课
  • 2篇民族
  • 1篇大学生心理
  • 1篇大学生心理健...
  • 1篇大学生心理健...
  • 1篇大学生综合素...
  • 1篇大学生综合素...
  • 1篇道德建设
  • 1篇道德理想

机构

  • 11篇包头医学院

作者

  • 11篇王永杰
  • 1篇刘秀芬
  • 1篇井庆勋
  • 1篇孙桂林
  • 1篇王慧
  • 1篇永梅

传媒

  • 4篇前沿
  • 3篇包头医学院学...
  • 2篇阴山学刊
  • 1篇内蒙古师范大...
  • 1篇社会主义研究

年份

  • 1篇2012
  • 2篇2010
  • 1篇2006
  • 1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9
  • 1篇1998
  • 2篇1997
  • 1篇1996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亟待加强中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被引量:2
2006年
刘秀芬王永杰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健康教育工作思想道德素质学生心理心理素质心理品质
对道德建设中几种关系的把握
1997年
在道德建设中,既要把握政治、经济对道德的影响,以期把道德建设放到一个恰当的位置,又要把握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在加强对理想与信仰的研究中推动道德自身的发展。
王永杰
关键词:道德建设政治建设经济建设道德理想
从胡文化“汉化”看生态环境的迁移对文化转型的影响被引量:2
2000年
不同文化特质的形成 ,除受政治经济影响外 ,还受特定生态环境的制约。胡汉两大文化体系的差异 ,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不同生态环境作用的结果。与此相应 ,文化的发展一旦脱离了与自身相适应的环境 ,就势必要出现势能上的劣势 。
王永杰
关键词:生态环境农耕文化游牧文化汉化民族融合文化转型
促进文理渗透,加强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被引量:1
1998年
当代大学生的综合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都较差,究其原因,主要是我国教育缺乏文理学科渗透的机制,因此,高等教育必须树立起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并重的双重教育目标,增大各类选修课的比重,以便促进文理渗透,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综合素质教育的体系。
王慧王永杰
关键词:大学生素质教育科学教育教师人文教育
从少数民族特点出发,加强民族地区的精神文明建设被引量:4
1999年
江泽民在1992年的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努力提高少数民族的科学文化、思想道德水平和身体健康素质,抓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需要,是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内在需要。”为此,认真研究少数民族的文化特点,切实加强民族地区的精神文明建设,是促进...
王永杰
关键词:精神文明建设民族特点民族团结教育各民族民族教育宗教文化
对道德“失范”与“整合”的思考被引量:5
1997年
王永杰
关键词:道德体系道德认识道德实践道德准则道德现状
对医学人文教育中几个认识问题的反思被引量:1
2010年
科学与人文的分裂与对立是导致所有问题由来的根本,其他所有问题均为此根由的具体体现;政治理论课在着眼于政治理论教育的同时,必须要着力人文精神教育的功能。医学人文教育进程中遇到的困境,有学校问题、课程问题、师资问题等,但更为重要的是教育体制的问题。
王永杰
关键词:医学人文教育政治理论课教育体制
从思维方式的差异探讨中医学发展被引量:8
2010年
本文通过中西医思维方式比较,阐明中西医差异的实质是思维方式的差异,并指出以"中医西医化"来发展中医,结果只能是异化它类。要想实现中医学的卓然自立,只能从思维方式上寻找突破。具体做法是:理论研究,构建现代中医思维;基础教育,培养中医思维;临床实践,夯实中医思维。
孙桂林井庆勋王永杰
关键词:思维方式中医学
对价值观冲突与定位的思考
1996年
对价值观冲突与定位的思考王永杰一、价值观是与时代密切相关的信念系统价值观念是一定思想、信仰与理想的凝结和一定价值实践与知识的升华,在总体上,它是一个与时代密切相关的信念系统。这个系统主要由以下几个要素构成:人生的价值取向,即作为价值主体的人对自身存在...
王永杰
关键词:价值观冲突价值本位交往模式思维方式
孟子“性善论”及其对当代教育的启示被引量:1
2012年
孟子是儒家"性善论"的明确提出者,他的"性善论"在其哲学思想中占有核心地位。将心、性合言,是孟子"性善论"最突出的特点。"从"心"说"性"的真正意义在于弘扬人的主体性与道德的自觉性。传承至今,"性善论"的价值依然熠熠生辉,它为当代教育提出了重要借鉴。本文从教育要以德育优先、重视"主体性"的开发与培养和实行教育公平原则三方面进行了讨论。
永梅王永杰
关键词:性善论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