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治国

作品数:2 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哈尔滨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哈尔滨工业大学科研创新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2篇动力学
  • 2篇分子
  • 2篇分子动力学
  • 1篇单晶
  • 1篇单晶硅
  • 1篇力学特性
  • 1篇纳米
  • 1篇纳米杆
  • 1篇环法
  • 1篇键断裂
  • 1篇尺寸依赖性

机构

  • 2篇哈尔滨工业大...

作者

  • 2篇王治国
  • 2篇陈家轩
  • 2篇白清顺
  • 2篇梁迎春
  • 1篇童振
  • 1篇张鹏

传媒

  • 1篇金属学报
  • 1篇物理学报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0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单晶Cu纳米杆拉伸力学特性的尺寸依赖性模拟被引量:8
2010年
对圆形、方形截面形状的单晶Cu纳米杆拉伸变形过程进行了分子动力学模拟.通过中心对称参数方法并结合位错形核理论分析了截面形状、截面面积和长细比对纳米杆拉伸力学特性的影响,研究了单晶Cu纳米杆拉伸力学特性的尺寸依赖性.结果表明:首次屈服后,纳米杆在"位错形核-位错延伸与滑移-晶格原子交叉滑移"的交替循环作用机制下,产生塑性变形;截面形状对纳米杆拉伸变形的初始塑性影响较小,而对纳米杆拉伸力学特性的影响较大;随着截面面积的增大,两种截面形状的纳米杆都出现首次屈服点提前,屈服应力减小和弹性模量增大的现象;与方形截面形状纳米杆相比,圆形截面形状纳米杆的屈服应力的变化率较小,其弹性模量的变化率较大;当截面面积增大到500nm^2后,两种截面形状纳米杆的弹性模量趋于稳定,其值接近理论值84GPa.加大仿真规模后,长细比对纳米杆的拉伸力学特性略有影响.
白清顺童振梁迎春陈家轩王治国
关键词:分子动力学纳米杆力学特性
单晶硅纳米切削中C—C键断裂对金刚石刀具磨损的影响被引量:3
2015年
本文基于分子动力学方法模拟金刚石刀具纳米切削单晶硅,从刀具的弹塑性变形、C—C键断裂对碳原子结构的影响以及金刚石刀具的石墨化磨损等方面对金刚石刀具的磨损进行分析,采用配位数法和6元环法表征刀具上的磨损碳原子.模拟结果表明:在纳米切削过程中,金刚石刀具表层C—C键的断裂使其两端碳原子由sp3杂化转变为sp2杂化,同时,表面上的杂化结构发生变化的碳原子与其第一近邻的sp2杂化碳原子所构成的区域发生平整,由金刚石的立体网状结构转变为石墨的平面结构,导致金刚石刀具发生磨损;刀具表面低配位数碳原子的重构使其近邻区域产生扭曲变形,C—C键键能随之减弱,在高温和高剪切应力的作用下,极易发生断裂;在切削刃的棱边上,由于表面碳原子的配位严重不足,断开较少的C—C键就可以使表面6元环中碳原子的配位数都小于4,导致金刚石刀具发生石墨化磨损.
王治国张鹏陈家轩白清顺梁迎春
关键词:分子动力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