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波

作品数:27 被引量:93H指数:6
供职机构: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成像
  • 9篇磁共振
  • 8篇动脉
  • 6篇动脉自旋标记
  • 6篇动脉自旋标记...
  • 6篇自旋标记
  • 6篇胶质
  • 6篇胶质瘤
  • 6篇磁共振成像
  • 5篇术前
  • 4篇血管
  • 4篇肿瘤
  • 4篇主动脉
  • 4篇脑胶质瘤
  • 4篇脑肿瘤
  • 3篇动脉壁
  • 3篇动脉疾病
  • 3篇体层摄影
  • 3篇体素
  • 3篇主动脉壁

机构

  • 26篇宁波市医疗中...
  • 1篇复旦大学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作者

  • 26篇王波
  • 17篇董海波
  • 12篇李晖
  • 8篇张玉琴
  • 7篇梁良
  • 6篇徐海东
  • 5篇罗雪芬
  • 5篇胡斌
  • 5篇朱海东
  • 3篇傅丽晖
  • 3篇史信宝
  • 3篇徐田勇
  • 3篇王莹莹
  • 2篇王盈盈
  • 2篇刘亚萍
  • 2篇赵娜丹
  • 2篇姚凤明
  • 1篇沈天真
  • 1篇陈意敏
  • 1篇赵亦军

传媒

  • 4篇现代实用医学
  • 3篇中国临床医学...
  • 2篇医学影像学杂...
  • 1篇中国乡村医药
  • 1篇中国内镜杂志
  • 1篇放射学实践
  • 1篇临床放射学杂...
  • 1篇影像诊断与介...
  • 1篇中华胸心血管...
  • 1篇中国药业
  • 1篇中医药管理杂...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 1篇中华全科医学
  • 1篇2015浙江...
  • 1篇2013浙江...

年份

  • 2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6
  • 3篇2015
  • 6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5篇2008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主动脉壁内血肿的16层CT诊断被引量:9
2009年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对主动脉壁内血肿(IMH)的诊断价值。方法:42例患者以急性主动脉综合征就诊;3例患者以慢性病史就诊,CT增强检查使用对比剂示踪技术,运用多平面重建、最大密度投影、容积重建、仿真内镜等重建方法,结合轴位图像,分析45例IMH的部位、形态、有无溃疡及胸腔积液等。结果:单纯性IMH9例,表现为沿主动脉壁的环状或新月形稍高密度影,增强后没有强化,主动脉内壁光滑;溃疡性IMH36例,溃疡呈乳头状16例,蘑菇状8例,楔形2例,不规则型7例,花瓣状3例。24例溃疡周围有较明显粥样斑块和钙化灶,12例无粥样斑块和钙化灶。9例IMH仅1例有少量胸腔积液,30例溃疡性IMH合并中量以上胸腔积液,单纯性和溃疡性IMH胸腔积液的程度和出现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6层螺旋CT能够反映IMH影像学特点,可作为急诊首选检查方法。
董海波李晖王波史信宝
关键词: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主动脉疾病壁内血肿
16排CT血管造影对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的诊断价值探讨
【目的】探讨16排螺旋CT血管造影诊断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颈内动脉海绵窦瘘(CCF)病例的CT平扫及CTA检查影像表现。结果9例均见海绵窦扩大及引流静脉动脉期提前显影,并见5例直接型CCF。结论...
罗雪芬朱海东董海波赵亦军姚凤明王波
文献传递
主动脉粥样硬化性溃疡的16层CT诊断被引量:8
2008年
目的:探讨应用16层螺旋CT诊断主动脉粥样硬化性溃疡的价值。方法:分析15例经16层螺旋CT诊断为主动脉粥样硬化性溃疡,14例以急性主动脉综合征就诊,1例以慢性病史就诊。观察溃疡的大小、形态、深度、数量及周围结构关系等。结果:单发溃疡12例,多发溃疡3例;14例急性患者均伴发范围较广泛的主动脉壁内血肿,其中10例合并中量以上血性胸腔、纵隔及心包积液,而1例慢性患者仅为局限的假性动脉瘤,不合并壁内血肿及血性积液等。结论:16层螺旋CT能够对主动脉粥样硬化性溃疡作出准确诊断,可作为急诊首选检查方法。
董海波李晖王波罗雪芬朱海东刘亚萍陈意敏
关键词:溃疡主动脉疾病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动脉自旋标记法与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成像在胶质瘤术前应用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探讨三维动脉自旋标记法(3D-ASL)与体素内不相干运动(IVIM)在脑胶质瘤术前分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45例经病理证实的胶质瘤患者(高级别26例,低级别19例),均行3D-ASL、IVIM-DWI检查,于脑血流量图测量肿瘤实性部分灌注最明显区及健侧CBF值;按双指数模型拟合求得各量化参数,取快ADC(fastADC)图并测量与3D-ASL相同层面肿瘤实性部分与健侧ADC值。结果:高低级别胶质瘤CBF值患侧/健侧比值分别为3.11±1.45、0.86±0.28,fastADC值比值分别为1.88±0.51、0.96±0.31,高低级别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D-ASL与IVIM技术均可在术前安全无创地提取胶质瘤灌注信息以判断其级别。
张玉琴徐海东董海波王波徐田勇
关键词:脑肿瘤神经胶质瘤
16排CT在复杂先天性心脏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应用16层螺旋CT诊断先天性心脏病的价值。方法:回顾22例经手术或DSA证实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分析CT表现并与彩超做对比研究。结果:22例患者手术及X线心血管造影证实畸形76处,其中,彩超诊断正确65处,符...
董海波王波罗雪芬朱海东姚凤明
文献传递
IFIR序列在肾血管成像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研究IFIR序列技术在肾血管成像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肾动脉狭窄病例及10例健康体检者IFIR序列肾动脉MRA检查的临床资料,将IFIR序列肾动脉MRA检查结果与同期对比剂增强MRA检查结果做对比分析,统计肾动脉成像情况及狭窄率。结果 52例研究对象均成功扫描,共获得肾动脉122支,IFIR序列MRA与对比增强MRA对肾动脉成像质量评价结果及肾动脉狭窄率分级评价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FIR序列在评价肾动脉狭窄上与对比增强MRA一致性好,且简便、安全、经济及可靠,拥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王波
关键词:肾动脉狭窄磁共振血管成像
3.0T磁共振新技术的临床应用
3.0T磁共振是目前可以在临床常规使用的最高磁场强度的设备。我科自2012年5月引进投入GE MR750 3.0T磁共振以来,一直在临床应用中处于主角地位。它较1.5T磁共振具有巨大优势,如更高的信噪比和更佳的空间与时间...
李晖王波刘健
文献传递
3D-ASL、MRS、DTI联合应用于胶质瘤术前评估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磁共振灌注、波谱及扩散张量成像联合应用在脑胶质瘤术前分级中的价值。方法对61例临床及常规磁共振成像考虑胶质瘤者行3D-ASL及MRS、DTI检查,测量肿瘤区及健侧CBF值、各代谢物成分及其比值、进行白质纤维束示踪...
张玉琴徐海东董海波王波
文献传递
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辅助腹腔镜低位直肠癌手术的效果分析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分析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MRI)辅助腹腔镜低位直肠癌的手术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0年1月该院收治的118例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术前行高分辨率MRI检查的为MRI组(n=52),术前未行高分辨率MRI检查的为非MRI组(n=66)。以术后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比较高分辨率MRI检查对低位直肠癌患者T分期、N分期和环周切缘受累的诊断效果,并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各指标和排便情况。结果高分辨率MRI T分期的诊断率为84.62%(44/52)。其中,T_(1)期和T_(4)期的诊断正确率为100.00%;T_(2)期诊断正确率为85.71%(18/21),误诊的3例为T_(3)期,为过低分期;T_(3)期诊断正确率达77.27%(17/22),误诊的5例为T_(2)期,为过高分期。高分辨率MRI N分期的诊断率为73.08%(38/52)。其中,N_(0)期诊断正确率达66.67%(16/24),误诊的8例为N_(1)期,为过低分期;N_(1)期诊断正确率达71.43%(15/21),误诊的6例有5例为N_(0)期(过高分期),1例为N_(2)期(过低分期);N_(2)期7例诊断正确率达100.00%。高分辨率MRI对环周切缘受累的诊断率为94.23%(49/52)。其中,环周切缘未受累与环周切缘受累诊断正确率达100.00%。MRI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第1次排便时间和每次排便时间短于非MRI组,术中出血量和日排便次数少于非MRI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分辨率MRI能够较好地诊断低位直肠癌患者的T分期、N分期和环周切缘受累情况,并可缩短腹腔镜的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改善术后排便情况。
梁良傅丽晖王波冯盼盼李琪
关键词:低位直肠癌腹腔镜保肛手术
磁共振功能成像在胶质瘤术前分级评估中的价值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探讨磁共振灌注、波谱及扩散张量成像等功能成像在脑胶质瘤术前分级中的价值。方法对61例临床及常规磁共振成像考虑胶质瘤者行3D-ASL及MRS、DTI检查,测量肿瘤区及健侧CBF值、各代谢物成分及其比值、进行白质纤维束示踪成像(DTT)。术前结合三种功能成像对胶质瘤级别进行前瞻性判断,并对照术后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诊断高级别胶质瘤38例,低级别23例。高低级别胶质瘤于3D-ASL显示CBF值患侧/健侧比值分别为3.24±1.38、0.91±0.35;MRS均见NAA下降,Cho升高,高低级别胶质瘤其Cho/NAA分别为5.3±2.2、1.6±0.3,Cho/Cr为3.5±1.5、1.8±0.5。3D-ASL、MRS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TT显示高级别胶质瘤白质纤维束以破坏、消失为主,低级别以推挤移位及稀疏为主。术前应用三种功能成像对胶质瘤分级诊断符合率达90.2%(55/61)。结论联合应用3D-ASL、MRS及DTI技术可以进行优势互补,在术前准确判断胶质瘤级别并预测其生物学行为,其诊断正确率较单独使用其中一种技术提高。
张玉琴徐海东董海波王波
关键词:脑胶质瘤波谱成像扩散张量成像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