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爽
- 作品数:3 被引量:7H指数:1
-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教育厅规划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线粒体肌病的超微结构观察被引量:7
- 1999年
- 线粒体肌病为一少见疾病。本文报告7例,其临床表现可分为两种类型:以四肢骨骼肌受侵为主6例;以眼外肌受侵为主1例。7例均进行肌组织活检,电镜观察显示肌膜下和肌原纤维内线粒体数量明显增多,形态也有改变,线粒体嵴异常,基质内含有晶格状或类晶格状包含体;肌纤维内糖原颗粒及脂滴增加。本文还结合文献对线粒体肌病的诊断标准及病因和发病机制进行了讨论。
- 刘健吴保仁李学荣王爽
- 关键词:线粒体肌病超微结构电镜观察
- 小鼠孤雌激活来源囊胚线粒体基因表达
- 2015年
- 为了探索孤雌胚胎和正常体外受精胚胎线粒体基因表达的差异,本研究用ICR小鼠孤雌和正常受精胚胎为研究对象。孤雌和正常受精的胚胎分别发育至2-细胞期和囊胚期的比率,用q PCR方法检测囊胚线粒体基因Cox2、tom40、tim23和cytochrome C,以及多能性囊胚质量相关基因Oct4、Sox2和nanog的表达水平。结果发现孤雌激活不影响小鼠卵母细胞的卵裂(95%vs 97.6%,p>0.05),但影响胚胎发育到囊胚(39.4%vs 75%,p<0.05),孤雌囊胚细胞线粒体Cyto C和Cox2显著高于体外受精组(p<0.05);正常受精囊胚多能性基因Oct4和nanog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孤雌组(p<0.05),但Sox2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孤雌组(p<0.05)。本研究表明孤雌激活可影响胚胎线粒体和细胞基因表达水平。
- 许春丽许婉璐霍莉慧李晶晶王爽郝俊冯秀亮严兴荣
- 关键词:孤雌胚胎线粒体小鼠体外受精
- 溶栓疗法在初发急性心肌梗死中的应用
- 2001年
- 目的 :调查初发急性心肌梗死 (AMI)溶栓疗法的应用现状及近期疗效。方法 :总结我院 1996 - 0 1~ 1999- 0 8期间所有确诊初发 AMI患者的临床资料 ,发病超过 2 4h入院、外院转来、心内膜下心梗、再梗患者除外。结果 :2 0 2例初发 AMI患者中 ,148例 (73.3% )符合溶栓适应证 ,132例 (6 5 .3% )应用溶栓疗法 ,36例 (2 4.3% )未溶栓 (16例 )或溶栓药物剂量不足 (2 0例 )。 70例未溶栓患者中 ,发病—入院 >12 h、符合适应证而未予溶栓、溶栓禁忌、入院心电图不能确诊 AMI的比例分别为 6 0 .0 % ,2 2 .8% ,8.6 %和 8.6 %。溶栓组住院期间病死率显著低于未溶栓组(6 .1% vs15 .7% ,P<0 .0 5 ) ,其中再通组病死率显著低于未通组 (2 .3% vs2 0 .8% ,P<0 .0 1)。结论 :尽管溶栓疗法改善了 AMI的近期预后 ,但合理应用溶栓疗法的比例仍有待提高 ,患者入院过迟、溶栓治疗不积极是溶栓疗法应用偏低的主要原因。
- 李成祥王爽宁亚兰李伟杰张玉顺王海昌张清栾荣华张殿新郭文怡贾国良
- 关键词:心肌梗塞急性溶血栓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