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瑞奇
- 作品数:10 被引量:18H指数:2
- 供职机构:太原市中心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翼点入路显微手术切除鞍区肿瘤
- 目的:总结翼点入路在鞍区肿瘤显微手术的临床应用经验。探讨该入路的适用范围,提高手术操作水平及手术效果,减少术后可能的并发症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为临床提供参考。
方法:收集近年来我科经翼点入路对鞍区肿瘤进行显微...
- 王瑞奇
- 关键词:翼点入路显微外科技术鞍区肿瘤
- 文献传递
- 经翼点入路显微手术切除鞍区肿瘤46例被引量:5
- 2007年
- 目的总结翼点入路在鞍区肿瘤显微手术的临床应用经验,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近年来我科经翼点入路对鞍区肿瘤进行显微外科手术的病例。讨论鞍区肿瘤经翼点入路显微手术的适应证、并发症,分析影响选择经翼点入路显微外科手术的相关因素。结果46例患者中37例镜下全切并由影像学证实,全切率80.4%,2例近全切除,6例行大部切除,1例行部分切除。有2例额纹消失;尿崩及电解质紊乱5例;死亡1例。平均随访10个月,肿瘤未见有复发及生长扩大迹象。结论翼点入路为鞍区肿瘤的手术操作创造了较大的空间,能满足鞍区不同部位病变的暴露,以最小的脑损伤和尽可能少的手术并发症,完成向鞍上鞍旁生长的垂体瘤、颅咽管瘤、蝶骨嵴脑膜瘤、鞍结节脑膜瘤的切除,为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减少肿瘤的复发创造必要条件。
- 王瑞奇仝海波王永红郝解贺孙之洞范益民刘跃亭
- 关键词:显微外科手术翼点入路鞍区肿瘤
- 小儿脊髓拴系综合征的诊断与显微手术治疗
- 柴亨利王瑞奇
- 经颅底翼点入路125例的临床应用体会
- 2006年
- 目的介绍和总结翼点入路在对鞍区及鞍周病变进行显微手术的临床应用与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近年来我科通过翼点入路进行显微外科手术的病例。结果大多数病例获得良好结果,43例动脉瘤夹闭成功,显微镜下肿瘤全切率为83.5%。术后面瘫2例,尿崩及电解质紊乱3例,死亡2例。结论翼点入路对鞍区及鞍周区域可有良好暴露,可完成颅内动脉瘤的夹闭、垂体瘤及大部颅咽管瘤的切除、蝶骨脊鞍结节区的脑膜瘤的切除。
- 王瑞奇仝海波
- 关键词:翼点入路显微手术
- 翼点入路在鞍区手术中的应用
- 2006年
- 王瑞奇仝海波
- 关键词:显微外科手术神经外科手术翼点入路
- 脑创伤后抗利尿激素分泌不当综合征影像及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12年
- 脑创伤后抗利尿激素分泌不当综合征(SIADH)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病症,由于颅脑损伤后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反应性改变,以及大多数颅脑损伤患者需大量脱水剂的应用,使体内水盐及激素代谢水平严重紊乱,早期由于机体内的保护性反应尚能使这些代谢维持于正常水平,
- 苏保寿王玉峰李楠王瑞奇
- 关键词:抗利尿激素分泌不当综合征颅脑损伤后创伤后神经内分泌系统影像代谢水平
- 自发性小脑出血治疗策略选择:附三例报告被引量:2
- 2016年
- 小脑出血作为出血性脑卒中的一种,因其起病急,进展快,常在短时间内即可能出现脑干功能衰竭,呼吸停止,而备受关注。其临床手术指征为出血量超过10 ml即需外科手术清除血肿。2015年3月至2015年11月太原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收治3例小脑出血患者,出血量均超15 ml,经采用"定向软通道血肿清除技术"+"立体三维定位"技术行血肿穿刺及脑室穿刺治疗后颅窝血肿,均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 王瑞奇韩永强汪俊朝
- 关键词:自发性小脑出血
- 外伤性静脉窦血流受阻临床影像观察被引量:6
- 2011年
-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2007年6月至2010年5月收治外伤性静脉窦血流受阻患者,男4例,女2例.年龄28~68岁,平均48岁.直接暴力加速性损伤2例,受伤机制复杂性减速伤4例.上矢状窦区损伤4例,1例窦汇区损伤,左横寞区损伤1例.除1例患者伤后缄默外,其余均神志清醒.4例上矢状窦区损伤的患者中,四肢瘫痪1例,伤后缄默1例;2例后颅窝静脉窦区损伤的患者中均有明显的凹陷骨折及大于15 ml的硬膜外血肿.
- 苏保寿王瑞奇王玉峰李楠石斌
- 关键词:血流受阻静脉窦外伤性上矢状窦硬膜外血肿受伤机制
- 后颅窝紧缩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关系被引量:2
- 2016年
- 后颅窝紧缩即后颅窝基底池闭塞,第三脑室和侧脑室扩大,第四脑室受压消失,并可观察到所有CT影像学存在后颅窝紧缩特征的患者很快会出现神经功能恶化。由于基底池环绕脑干周围,尤其与中脑关系密切。为揭示其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间的关系,本研究收集我科自2008—2013年间共计423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其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间的关系。
- 韩永强王瑞奇石斌
- 关键词:基底池脑干损伤环池脑挫裂伤第三脑室
- 保留部分骨瓣治疗额颞部脑挫裂伤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探讨保留部分骨瓣治疗脑挫裂伤的适应证,减少大骨瓣减压的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保留骨瓣治疗脑挫裂伤的手术,分析其预后及并发症。结果46例均取得良好的预后,7例有轻度的精神障碍,生活能自理。9例留有轻度语言功能障碍以运动性失语为主,其与原发脑损伤部位及严重程度相关。术后随访1年均恢复正常的社会生活,无死亡及感染病例发生。结论选择适宜的病例,采取保留部分骨瓣治疗脑挫裂伤,可产生良好的预后,但要注意其适应证的选择。
- 王瑞奇韩永强石斌张燕妮
- 关键词:骨瓣脑挫裂伤适应证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