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登
- 作品数:9 被引量:28H指数:3
- 供职机构:东北石油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理学更多>>
- 燃料油液相吸附脱硫机理及研究进展被引量:9
- 2011年
- 综述了燃料油液相吸附脱硫机理,分析了分子尺寸选择机理、酸性位吸附机理等液相物理吸附脱硫机理的特点,指出物理吸附脱硫技术对硫化物的选择性较差且较难实现深度脱硫。重点阐述了π络合机理和S-M配位机理及研究现状,并对络合配位吸附脱硫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前景进行了评价和展望。吸附脱硫技术具有操作条件温和、脱硫效果好、烯烃不被饱和、投资和操作费用低等优点,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深度脱硫方法。
- 李国忠王登宋华
- 关键词:燃料油脱硫
- 甲苯和吡啶对Ag/TiO_2-NaY吸附脱硫性能的影响被引量:2
- 2012年
- 以溶胶-凝胶法制备了TiO2-NaY(TY)分子筛载体,采用浸渍法制备了Ag/TiO2-NaY(AgTY)吸附剂,并用X射线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技术对吸附剂进行了表征。在固定床吸附床上考察了含氮化合物和芳香族化合物对AgTY选择性吸附噻吩(TP)和苯并噻吩(BT)性能的影响,并研究了其吸附机理。结果表明,AgTY吸附剂中TiO2主要以锐钛矿型存在,与NaY相比,TY分子筛的骨架结构并未发生明显的改变;在吸附温度50℃时,AgTY吸附剂对噻吩、苯并噻吩的穿透硫容分别为0.45%和0.63%;对噻吩模拟油,吡啶对吸附脱硫影响比甲苯的影响大,而对于苯并噻吩模拟油,甲苯的影响比吡啶的影响大。噻吩类硫化物与AgTY吸附剂之间主要以π络合及S—M配位作用机理吸附。
- 宋华王登穆金城
- 关键词:FT-IR脱硫机理
- TiO2和Ag改性的NaY吸附剂的制备及其吸附脱硫性能研究
- 本文制备了TiO和金属Ag改性的Y型分子筛为吸附剂,在固定床吸附床上研究了吸附剂对苯并噻吩吸附脱硫的性能,考察了含氮化合物和芳香族化合物对噻吩和苯并噻吩选择性吸附性能的影响。研究了Ag/TiO-NaY吸附剂吸附苯并噻吩的...
- 王登
- 关键词:苯并噻吩热力学模型脱硫机理
- 文献传递
- 丝光沸石催化燃料油氧化深度脱硫及反应动力学被引量:3
- 2010年
- 以噻吩/石油醚模拟油为原料,丝光沸石为催化剂,研究了双氧水催化氧化深度脱硫技术。考察了催化剂及其用量、氧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脱硫效果的影响,以及氧化反应的动力学。在噻吩/石油醚模拟油10 mL、双氧水0.04 mL、丝光沸石0.03 g、氧化温度60℃的反应条件下,氧化90 mln得到的产物采用剂油比为1的甲醇在室温下萃取15 min,噻吩/石油醚模拟油中的噻吩含量由200 mg/L降至23.2 mg/L,脱硫率可达到88.4%。噻吩氧化过程为二级反应,其反应活化能为6 290 kJ/kg。
- 宋华王登李国忠柳艳修
- 关键词:氧化脱硫丝光沸石
- CuUSY分子筛制备及其吸附脱硫性能研究被引量:8
- 2011年
- 以USY分子筛为基体,通过离子负载改性制备负载有Cu2+的USY分子筛,并对其进行X射线衍射(XRD)、原子吸收光谱(AAS)和N2吸附比表面积(BET)等表征分析。以噻吩-石油醚体系为模型化合物,考察硝酸铜质量分数、离子交换时间以及焙烧温度等制备条件对吸附剂吸附性能的影响以及吸附时间、吸附温度和吸附剂用量对吸附剂脱硫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离子交换时间为72 h、硝酸铜质量分数为16.5%、焙烧温度为500℃时吸附剂的脱硫效果最好;在原料10 mL、吸附剂用量0.4 g、吸附时间30 min、吸附温度40℃的条件下,吸附剂的脱硫率达到74.6%;CuUSY分子筛的吸附动力学符合准二级速率方程,平衡吸附容量q2=0.1116,初始吸附速率k2=0.013 g.(mg.min)-1。
- 宋华孙兴龙常凯王登
- 关键词:分子筛离子交换噻吩吸附脱硫
- 复合SiO_2-WO_3催化剂的制备、表征及氧化脱除苯并噻吩性能被引量:3
- 2012年
-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SiO2-WO3催化剂,并采用XRD、FT-IR、BET、TG-DTA等方法对催化剂进行表征。以苯并噻吩(BT)为模型化合物,H2O2为氧化剂,考察了催化剂的活性元素、制备方法、n(W)/n(Si)和焙烧温度对其催化氧化脱硫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W的引入降低了SiO2的比表面积,SiO2-WO3催化剂中W的主物相为WO3。在以W为活性组元,且n(W)/n(Si)为0.1时,500℃焙烧得到的SiO2-0.1WO3催化剂具有最好的催化脱硫活性。在模拟油20mL、催化剂SiO2-0.1WO3用量0.04g、n(H2O2)/n(S)为15.9、乙腈/模拟油体积比0.3、65℃反应60min的条件下,苯并噻吩模拟油脱硫率可达99.3%。
- 宋华穆金城王登蒋博龙
- 关键词:催化氧化苯并噻吩
- Ag/TiO2-NaY吸附苯并噻吩热力学和动力学研究被引量:2
- 2012年
- 以溶胶-凝胶法制备的TiO2-NaY分子筛为载体,采用浸渍法制备Ag/TiO2-NaY吸附剂,并用X射线衍射(XRD)、N2吸附脱附(BET)、扫描电镜(SEM)等技术对吸附剂进行表征。考察吸附时间、吸附剂质量、硫初始质量浓度等吸附条件对吸附剂吸附性能的影响,研究Ag/TiO2-NaY吸附苯并噻吩吸附等温线和吸附动力学,计算其热力学参数。结果表明:Ag/TiO2-NaY吸附剂中TiO2主要以锐钛矿型存在,与NaY相比,TiO2-NaY分子筛的骨架结构并未发生明显的改变;在吸附温度50℃、吸附时间180 min、剂油比为0.01 g/mL时AgTY吸附剂的平衡吸附量为1.346%;与Freundlich方程相比,Langmuir方程能更好地反映Ag/TiO2-NaY对苯并噻吩的等温吸附线,拟二级动力学方程能很好地描述苯并噻吩在Ag/TiO2-NaY上的吸附过程。
- 宋华王登宋华林穆金城
- 关键词:苯并噻吩沸石吸附脱硫热力学
- W改性SiO_2催化剂催化氧化脱除苯并噻吩的性能被引量:1
- 2012年
-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W改性SiO2催化剂,并通过X射线衍射(XRD)、红外光谱(FTIR)、N2吸附(BET)、扫描电镜(SEM)等方法对催化剂进行表征。以苯并噻吩(BT)/石油醚模拟油为原料、H2O2为氧化剂,研究了催化剂催化氧化脱硫性能,考察了溶剂及用量、反应温度、氧化剂用量、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对苯并噻吩脱硫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催化剂中W以WO3晶相存在,引入W后催化剂的比表面积有所降低。在模拟油原料20 mL、催化剂用量0.04 g、H2O2/S摩尔比8、乙腈/模拟油体积比0.3∶1、65℃下反应60 min时,模拟油脱硫率可达99.6%。
- 宋华穆金城王登李秀敏
- 关键词:催化氧化苯并噻吩
- TiO<sub>2</sub>和Ag改性的NaY吸附剂的制备及其吸附脱硫性能研究
- 本文制备了TiO<sub>2</sub>和金属Ag改性的Y型分子筛为吸附剂,在固定床吸附床上研究了吸附剂对苯并噻吩吸附脱硫的性能,考察了含氮化合物和芳香族化合物对噻吩和苯并噻吩选择性吸附性能的影响。研究了Ag/TiO<s...
- 王登
- 关键词:苯并噻吩热力学模型脱硫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