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睿辉

作品数:36 被引量:216H指数:8
供职机构:河北农业大学农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2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1篇小麦
  • 12篇基因
  • 8篇吸浆虫
  • 8篇麦红吸浆虫
  • 7篇小麦品种
  • 5篇幼胚
  • 5篇细胞
  • 4篇体细胞无性系
  • 4篇小麦幼胚
  • 4篇抗性
  • 4篇QTL
  • 3篇染色体
  • 3篇细胞学
  • 3篇抗旱
  • 3篇分子标记
  • 3篇SSR
  • 3篇SSR标记
  • 3篇冰草
  • 2篇性状
  • 2篇遗传多样性分...

机构

  • 27篇河北农业大学
  • 6篇西北农林科技...
  • 4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保定市农业科...
  • 1篇哈尔滨师范大...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西澳大学
  • 1篇宝鸡市农业科...

作者

  • 36篇王睿辉
  • 16篇刘桂茹
  • 13篇温树敏
  • 6篇梁虹
  • 5篇李立会
  • 5篇谷俊涛
  • 4篇杨欣明
  • 4篇陈耀锋
  • 3篇段会军
  • 3篇刘伟华
  • 3篇王伊瑾
  • 3篇任惠莉
  • 3篇赵檀
  • 2篇安浩军
  • 2篇李春莲
  • 2篇韩德俊
  • 2篇王璐
  • 2篇刘连涛
  • 2篇李存东
  • 2篇李瑞奇

传媒

  • 9篇植物遗传资源...
  • 6篇河北农业大学...
  • 3篇西北农林科技...
  • 2篇作物学报
  • 2篇中国农学通报
  • 2篇河北农业大学...
  • 1篇科学通报
  • 1篇麦类作物学报
  • 1篇干旱地区农业...
  • 1篇西北农业大学...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2
  • 3篇2021
  • 4篇2020
  • 4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5
  • 4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 2篇2001
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激素对小麦幼胚胚性无性系高频率诱导的影响被引量:41
2001年
研究了 3种外源激素对 3个小麦品种 (系 )幼胚体细胞胚性无性系高频率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 :2 ,4- D能显著促进小麦幼胚体细胞胚性无性系的形成 ,并存在着基因型间的差异 ,在小麦体细胞无性系形成中起主要作用。其最佳适用质量浓度为 2 .0~ 3.0 m g/ L ,2 ,4- D的这种作用能被培养基中加入的细胞分裂素所加强 ,这种作用在不同的细胞分裂素间是有差异的 ,在质量浓度 0 .1~ 2 .0 m g· L- 1 内 ,随 KT浓度的升高 ,6 - BA浓度的降低 。
王睿辉陈耀锋高秀武秦震霓任惠莉韩德俊梁虹
关键词:小麦外源激素幼胚
冀中北小麦品种抗旱性筛选研究被引量:8
2021年
干旱是华北地区小麦生产的重要限制因素,从推广小麦品种中鉴定和筛选抗旱品种,对稳定小麦产量、降低区域水分消耗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近年来在河北省中北部审定、推广的13个小麦品种为材料,设置冬后浇2水(D2处理)、浇1水(D1处理)和不浇水(D0处理)3种处理方式,进行了大田条件下的抗旱品种筛选试验。结果表明,在D0处理时,各供试品种的株高、千粒重、穗粒数、亩穗数等农艺性状以及叶绿素含量、叶片离体失水速率等生理性状均显著下降,籽粒产量也极显著下降。在D1处理时,各小麦品种的农艺、生理和产量性状也发生不同程度下降。当分别以抗旱指数、加权抗旱指数和抗旱性综合度量值等指标度量品种抗旱性时,品种之间的抗旱性排序虽有差异,但仍能看出中麦1062、河农825等品种抗旱性较好。以节水指数对品种进行节水性评价时,发现河农130等3个品种节水性较好。在所测定的农艺、生理性状中,叶绿素含量、小穗数、株高、叶片离体失水速率、旗叶长和穗粒数等与抗旱性存在较高程度的相关性,本研究初步认为叶绿素含量、小穗数可作为抗旱性评价指标。
王优信延荣蔺明月符宇孟畅安浩军李晓静段会军王睿辉
关键词:小麦抗旱鉴定抗旱指数
小麦矮秆突变体矮秆基因的遗传分析被引量:5
2017年
目前在小麦中虽然已经命名了20余个矮秆基因,但小麦矮秆基因资源应用单一化的现状仍然存在,因此对小麦新矮源的筛选与研究显得十分必要。本研究以1个小麦矮秆突变体‘矮128’为材料,通过赤霉酸处理、遗传分析、基因等位性测验和DNA分子标记等手段分析了该矮秆突变体矮秆基因的性质及可能来源。结果表明:‘矮128’属赤霉酸不敏感型矮秆突变体,其矮秆性状受1对隐性基因控制,该基因与Rht8、Rht9、Rht13、RhtB1b(Rht1)、RhtD1b(Rht2)、RhtD1c(Rht10)和Rht16等矮秆基因不是等位基因,也不同于Rht4、Rht5、Rht8、Rht9、Rht12、Rht13等6个已知矮秆基因。尽管如此,‘矮128’中的矮秆基因是否为新的矮秆基因仍然需进一步的遗传分析加以明确。
张祥池郝燕冉魏凡张志锋魏佳佳付帅安浩军王睿辉
关键词:小麦矮秆突变体矮秆基因分子标记
小麦(TriticumaestivumL.)幼胚体细胞胚性无性系的高频率诱导及其继代特性研究
研究了在小麦(TriticumaestivumL.)幼胚的离体培养过程中,外源植物激素、培养基中的蔗糖浓度、胚龄和基因型对小麦幼胚体细胞胚性无性系统高频率建立的影响,从再生植株分化频率、胚性保持程度、蔗糖酶和过氧化物酶的...
王睿辉
关键词:小麦幼胚体细胞无性系
文献传递
利用BSR-Seq技术发掘小麦吸浆虫(Sitodiplosis mosellana Géhin)抗性相关基因
麦红吸浆虫(Sitodiplosis mosellana Géhin)是严重威胁小麦产量和品质的重要虫害,发掘抗虫性相关基因对开展小麦分子育种十分重要。以寻找转录组差异为目的的BSR-Seq方法,结合了BSA法和转录组测...
郝志明耿妙苗刘桂茹温树敏王睿辉
关键词:小麦麦红吸浆虫QTL差异基因
引物组及小麦抗旱性的鉴定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引物组,包括:SEQ ID No.1所示的上游引物和SEQ ID No.2所示的下游引物。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小麦抗旱性的鉴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以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引物组作为引物,分别对干旱胁迫处理后的待测小...
段会军陶勇生王睿辉刘松涛董安忆刘新月
文献传递
小麦-冰草附加系Ⅱ-21-2的细胞遗传学与分子标记分析被引量:1
2010年
在本研究室获得的一套小麦-冰草附加系材料中,附加了冰草(1.4)重组P染色体的附加系Ⅱ-21-2出现了较高频率的多价体。对小麦-冰草附加系Ⅱ-21-2的10个不同株系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进行观察与统计,结果表明,不同株系均存在低频率的单价体,染色体异常联会主要表现为出现六价体和四价体,其中株系1-7-3出现六价体频率较高,出现六价体的花粉母细胞为41%,而株系1-7-7有13%的花粉母细胞出现四价体。小麦SSR标记分析表明,不同株系存在小麦基因组或P基因组的多态性。小麦-冰草附加系Ⅱ-21-2染色体异常联会可能与附加的P染色体有关,而其分子水平的多态性和重组可能对于遗传改良具有潜在的意义。
杨国辉杨欣明王睿辉李立会高爱农刘伟华
关键词:多态性
河北省主栽小麦品种醇溶蛋白遗传多样性分析被引量:8
2008年
【研究目的】为了解河北省40年来不同小麦品种之间的遗传多样性,以及为小麦育种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酸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A-PAGE)对河北省40年来的118个主栽小麦品种进行了醇溶蛋白位点特异性检测,分析了这些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及其变化情况;【结果】这些品种具有118种醇溶蛋白带型,共分离出101条迁移率不同的醇溶蛋白谱带。绝大多数品种在α、β、γ、ω4个区中存在着较大差异,其中α区有15条带,87种带型;β区有24条带,110种带型;γ区有21条带,90种带型;ω区有41条带,111种带型,其中ω区的多态性最大。供试品种的遗传相似性系数(GS)在0.043~0.86之间,平均值为0.35。用非加权成组算术平均法对GS值进行聚类,供试品种在GS值为0.354的水平下可明显聚为6类;【结论】用非加权成组算术平均法对GS值进行聚类,供试品种在GS值为0.354的水平下可明显聚为6类。讨论了种子醇溶蛋白在品种遗传多样性评价方面的应用价值。
张茶梁虹王睿辉安浩军王静华赵金峰赵玉新常文锁
关键词:小麦醇溶蛋白聚类分析
关于加强实验室管理培养作物学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思考
2013年
为了提高高校实验室管理水平,培养作物学相关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文章在分析高等农业院校实验室管理现状基础上,探索了应用于作物学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实验室管理措施,即加强实验室基础条件建设、加强实验室开放管理、重视实践教学队伍建设、改革实践教学模式、增加激励措施等活动。
刘连涛刘梦星王睿辉李瑞奇孙红春李存东
关键词:实验室管理大学生作物学
胚龄和基因型对小麦幼胚体细胞胚性无性系的诱导被引量:21
2002年
幼胚胚龄和供体植株的基因型都会影响小麦幼胚体细胞胚性无性系的产生。胚龄对小麦幼胚体细胞胚性无性系的高频率诱导有显著影响 ,表现为愈伤组织诱导率 (出愈率 )和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在不同胚龄下差异显著。在最适胚龄条件下 ,基因型对小麦幼胚培养出愈率的影响不大 ,而主要影响胚性愈伤组织的发生频率。在培养当代 ,以小偃 2 2、千斤早和西农 88(1)
王睿辉陈耀锋梁虹任惠莉李春莲
关键词:胚龄基因型小麦体细胞无性系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