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秋丽
- 作品数:12 被引量:21H指数:3
-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政治法律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电话回访延伸健康教育在1型糖尿病患儿中的效果分析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探讨电话回访延伸健康教育在1型糖尿病患儿中的效果。方法选取1型糖尿病患儿6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4)与研究组(n=34)。对照组仅于出院前接受常规出院指导,研究组加用电话回访延伸健康教育,比较两组遵医行为及血糖控制效果。结果研究组按时服药、复测血糖、规律饮食及按时复诊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干预后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话回访延伸健康教育的实施可有效提升1型糖尿病患儿的遵医行为,使患儿的血糖得到更为有效的控制。
- 朱冬梅曹玉琴王秋丽
- 关键词:电话回访健康教育1型糖尿病遵医行为血糖控制
- 六元瓜环对尼古丁捕集作用的测试被引量:2
- 2005年
- 作者通过利用1H NMR技术,荧光光谱和紫外吸收光谱方法,考察尼古丁(gN)与六元瓜环(Q[6]的相互作用情况,三种方法得到的结果相同.结果表明,六元瓜与尼古丁环能相互作用而形成配合物,是一个快速反应,且在pH=3~10时,相互作用效果均很好.
- 王秋丽薛赛凤陶朱祝黔江
- 关键词:六元瓜环尼古丁^1HNMR技术荧光光谱紫外吸收光谱
- 1型糖尿病患儿应付方式与父母教养方式相关性分析
- 2018年
- 目的分析1型糖尿病患儿应付方式与父母教养方式相关性,以寻找最适合的教养和应付方式。方法对2014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1型糖尿病患儿134例及其父母为研究对象,对基线资料、生存质量、应付方式和教养方法进行调查。结果患儿生存质量总评分为(54.68±14.25)分,其中生理维度为(21.00±7.05)分,心理维度为(20.46±4.99)分;患儿双亲大都为"解决问题"应对方式;情感温暖为主要教养方式;父母合理化教养和患儿生存质量为正相关、母亲合理应付与患者生存质量和治疗维度为正相关、父亲过度保护和治疗维度为负相关;母亲应付方式合理化对于患儿治疗维度以及生存质量具有预测效果。结论对于1型糖尿病患儿,双亲应当以理智的态度接受现实,使用科学应对方式,杜绝过度保护,以提升患儿生存质量。
- 朱冬梅古建平王秋丽
- 关键词:1型糖尿病教养方式
- 瓜环与咪唑[4,5,f]-1,10-菲咯啉衍生物相互作用模式的测试被引量:7
- 2006年
- 以合成的三种的咪唑[4,5,f]-1,10-菲咯啉衍生物为客体,以瓜环(cucurbit[n]uril n=6~8)为主体,利用^1H NMR技术,荧光光谱和紫外吸收光谱方法,测试了主客体相互作用形式、形成包结物的结构特征及其光学性质,三种方法得到的结果相同。研究表明,六元瓜环(Q[6])仅能与2-(4-甲基苯基)-咪唑-[4,5,f]菲咯啉(W1)盐酸盐相互作用(包结比为1:1);七元瓜环(Q[7])与三种客体2-(4-甲基苯基)-咪唑-[4,5,f]菲咯啉,2-(2-甲基苯基)-咪唑-[4,5,f]菲咯啉(W2)以及2-(3-甲氧基苯基)-咪唑-[4,5,f]菲咯啉(W3)的盐酸盐均以1:1的物质的量比发生相互作用;而八元瓜环(Q[8])除与W1形成的是1:2的包结物外,与另外两种客体W2,W3也是形成1:1的包结配合物。
- 王秋丽薛赛凤牟兰祝黔江陶朱张建新
- 关键词:瓜环^1HNMR技术包结配合物
- 早期护理对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患儿发育的影响
- 2019年
- 目的:观察早期护理对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CH)患儿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CH患儿124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2例。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早期护理。比较两组患儿体格(身高、体质量、头围、前卤)、运动、智力发育情况及训练依从性。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儿身高、体质量、头围、前囟发育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PDI、MD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训练依从性为96.77%,高于对照组的83.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护理可促进CH患儿的体格发育,优化患儿的运动功能,促进患儿的智力发展,提高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
- 王秋丽罗路路杨玲玲
- 关键词:先天甲状腺功能低下症护理体格智力
- 基于循证医学的生活方式赋权综合管理在学龄前期1型糖尿病患儿长期携带胰岛素泵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22年
- 目的探讨基于循证医学的生活方式赋权综合管理在学龄前期1型糖尿病(T1DM)患儿长期携带胰岛素泵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内分泌遗传代谢科门诊收治的学龄前期T1DM患儿86例开展前瞻性研究,其中男38例,女48例,年龄(4.71±0.73)岁。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循证组与常规组各43例。循证组采用基于循证医学的生活方式赋权综合管理,常规组采用常规管理方法。比较两组患儿管理前后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PG)水平,记录不良事件发生率。经心理弹性量表(CD-RISC)评估患儿照顾者心理状态的变化,分析照顾者对T1DM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采用满意度问卷评估照顾者的满意度。采用χ^(2)检验、秩和检验、t检验。结果循证组管理3个月后FPG、2hPG、HbA1c分别为(6.34±0.41)mmol/L、(10.97±1.65)mmol/L、(6.42±0.51)mmol/L,低于常规组的(8.19±0.86)mmol/L、(13.64±1.70)mmol/L、(7.91±0.43)mmol/L(t=12.733、7.390、14.647,均P<0.001)。循证组患儿不良事件发生率为4.65%(2/43),低于常规组的18.60%(8/43)(χ^(2)=4.074,P=0.044)。循证组管理3个月后CD-RISC评分为(88.11±8.55)分,高于常规组的(70.93±6.95)分(t=10.224,P<0.001)。循证组管理3个月后T1DM认知问卷评分为(30.82±2.50)分,高于常规组的(23.81±1.98)分(P<0.05)。循证组照顾者满意率为95.35%(41/43),高于常规组的79.07%(34/43)(χ^(2)=5.108,P=0.024)。结论基于循证医学的生活方式赋权综合管理能进一步对学龄前期T1DM患儿血糖进行控制,减少不良事件发生,并提高照顾者对疾病的了解程度与满意度。
- 刘玉皎王秋丽朱冬梅
- 关键词:1型糖尿病学龄前期循证医学综合管理胰岛素泵
- 光度法研究八元瓜环与食用色素-日落黄和靛蓝的相互作用
- 2011年
- 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研究了八元瓜环(Q[8])与食用色素靛蓝(g2)和日落黄(g3)的相互作用情况。考察了溶液的酸度对作用体系的影响。计算了稳定常数,测定了作用体系的校正曲线。结果表明,八元瓜环与客体的相互作用随客体及溶液pH的不同而有所改变。pH>5.3,Q[8]与日落黄(g3)能够发生明显的相互作用,形成作用比为2∶1的稳定配合物,而Q[8]与靛蓝(g2)则在pH<10.8时,才能形成配比为1∶2的稳定配合物。这对于研究瓜环与食用色素的包结和缓释等在食品添加剂的开发和应用方面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 郑利梅王秋丽豆超群展海军陶朱
- 关键词:八元瓜环日落黄靛蓝相互作用
- 协同护理管理模式对学龄前1型糖尿病儿童应用效果的观察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 探讨以家庭为中心的协同护理管理模式对学龄前1型糖尿病儿童的临床应用价值,以期为提高患儿遵医行为及血糖控制效果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0年2月—2022年2月于河南省儿童医院收治的100例学龄前1型糖尿病儿童及其主要照顾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各50例患儿及其主要照顾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模式,观察组则施行以家庭为中心的协同护理管理模式,比较两组主要照顾者的疾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照顾负担水平、积极感受程度以及患儿的遵医行为和血糖控制效果。结果 最终入选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患儿及其主要照顾者。两组患儿主要照顾者护理前疾病相关知识掌握度、负担量表(Zarit Burden Interview,ZBI)及积极感受量表(Positive Aspects of Caregiving,PAC)评分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经护理后,两组的疾病相关知识掌握度、PAC评分均有所上升,ZBI则有所下降。观察组患儿主要照顾者的疾病相关知识掌握度、PAC评分均高于对照组,ZBI评分则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儿的饮食、运动、用药及血糖监测等方面的遵医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两组患儿护理前糖化血红蛋白(hemoglobin A1c,HbA1c)、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经护理后,两组患儿的HbA1c、FBG均有所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的HbA1c、FBG合格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以家庭为中心的协同护理管理模式可提升学龄前1型糖尿病儿童主要照顾者的疾病相关知识掌握度,减轻其照顾负担,增强其积极感受,且可提高学龄前1型糖尿病儿童的遵医率,有助于血糖控制。
- 刘玉皎王秋丽朱冬梅
- 关键词:1型糖尿病学龄前儿童协同护理遵医行为血糖控制
- 论我国公司社会责任的法律规制
- 为体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2005年我国公司法把“公司社会责任”明确写入法条。“公司从事经营活动,必须遵守法律、行政法规,遵守社会公德、商业道德,诚实守信,接受政府和社会公众的监督,承担社会责任。”这是我国在法律层...
- 王秋丽
- 关键词:公司社会责任法律规制
- 循证护理应用于规范携带胰岛素泵学龄前1型糖尿病患儿的效果被引量:3
- 2022年
-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应用于规范携带胰岛素泵学龄前1型糖尿病患儿的效果。方法在2018年6月至2021年3月期间选择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136例学龄前1型糖尿病患儿为试验对象,根据等距抽样法分为两组:观察组68例[男性38例,女性30例,年龄(4.86±1.13)岁]采用循证护理,对照组68例[男性36例,女性32例,年龄(4.75±1.24)岁]采用常规护理。调查两组患儿血糖、体质量、年龄、性别、身高等一般资料,并比较两组护理后血糖水平、照顾者负担量表(CBI)评分、负面情绪以及各项遵医行为,统计各类胰岛素泵负性事件。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xˉ±s)表示,两两比较用LSD-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观察组护理后3个月餐后2 h血糖(6.58±1.39)mmol/L、空腹血糖(5.18±0.11)mmol/L、糖化血红蛋白(6.32±0.27)%、抑郁自评量表评分(43.39±2.21)分、焦虑自评量表评分(42.16±3.37)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护理后1、3个月CBI评分(47.36±3.12)分、(42.86±3.32)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正确更换部位97.06%(66/68)、每日检查注射部位98.53%(67/68)、每日血糖监测100.00%(68/68)、随身携带备用药品或工具92.65%(63/68)、妥善保存97.06%(66/68),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胰岛素泵负性事件4.41%(3/68),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学龄前1型糖尿病患儿秉持循证护理,能够规范长期携带胰岛素泵的使用,降低意外事件发生率。
- 王秋丽刘素华朱冬梅郭优
- 关键词:循证护理糖尿病胰岛素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