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敏
- 作品数:9 被引量:55H指数:4
- 供职机构:贵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 25-羟维生素D3水平与老年人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相关性分析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探讨老年人认知功能与25-羟维生素D3水平变化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以某院老年医学科2013年4月~2019年6月期间收治年龄≥60岁以上767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对象均检测血清25-羟维生素D3,根据检测水平分为正常组、不足组、缺乏组三组;同时进行简易智能精神状态量表(MMSE)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根据评分结果分为认知功能正常组(NC)与老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组(MCI)。结合临床资料,采用统计学方法,讨论两者临床关系。结果767例患者中74.32%(570例)的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低于正常,其中正常组、不足组、缺乏组发生MCI的发病率分别是17.8%、35.7%、46.3%,三组差异显著(P<0.05)。MCI组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明显低于NC组(P<0.05)。结论老年人群中普遍存在维生素D水平降低,不同程度25-羟维生素D3水平亦会导致MCI患病率的不同,低25-羟维生素D3水平不仅会增加MCI发生风险,两者更具有明显相关性。随着25-羟维生素D3水平的下降,MCI患病率呈显著进行性增高,提示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降低极大可能是导致老年认知功能障碍的一项独立危险因素,并对老年人MCI的发生具有预测价值。
- 刘淘真王立敏罗莹吕磊张静杨姚
- 关键词:25-羟维生素D3
- 急诊重症监护室61例肺部真菌感染临床分析
- 目的:探讨急诊重症监护室(EICU)肺部真菌感染的宿主因素、临床特征、病原学分布及防治措施。方法:对2008.3-2009.3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EICU收治的61例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96...
- 王立敏梁显泉
- 关键词:肺真菌感染急诊重症监护室
- 文献传递
- MRI/CT融合图像勾画局部晚期鼻咽癌诱导化疗后靶区对放疗计划的影响被引量:15
- 2018年
- 目的:探讨MRI/CT融合图像勾画局部晚期鼻咽癌诱导化疗后靶区对放疗计划的影响。方法 :选取52例经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经诱导化疗2或3周期后分别在相同体位下同期采集鼻咽部CT定位图像及鼻咽部MRI T1W1图像,并通过Pinnacle38.0放疗计划系统进行MRI/CT图像融合,分别对CT定位图像及MRI/CT融合图像资料进行GTVnx勾画,对转移淋巴结、CTV1、CTV2及正常组织均在CT图像进行勾画,形成两套靶区;两套靶区均由同一物理师分别进行调强放疗计划设计后给予相同处方剂量及正常组织限量,在勾画诱导化疗后分别比较两套放疗计划靶区适形指数(CI)及均匀指数(HI),统计靶区照射体积、剂量及正常组织受量。结果:与CT图像靶区放疗计划比较,局部晚期鼻咽癌诱导化疗后MRI/CT融合勾画靶区放疗计划CIPTVnx和GTVnx照射体积更大(P<0.05);2套放疗计划的HI、PTV照射体积、PTV靶区适形CI、剂量均匀性HI、靶区剂量及正常组织受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CT融合图像方案可一定程度增加局部晚期鼻咽癌时辰诱导化疗后勾画靶区的照射体积,有较好的靶区适形度,可能会减少诱导化疗后放射治疗漏靶的发生。
- 龚修云金风甘家应吴伟莉李媛媛龙金华陈潇潇王立敏贺前勇毕婷李卓玲
- 关键词:靶区勾画局部晚期鼻咽癌
- 贵阳市老年人群维生素D水平及与老年性疾病的相关性研究
- 2020年
- 目的 探讨贵阳市老年人群维生素D水平及与老年性疾病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13年4月~2019年6月在贵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过维生素D检查的老年患者资料,共5913例,检测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3。检测结果分为维生素D缺乏、不足、正常情况,按临床诊断分组,分为高血压组、心力衰竭组、脑卒中组、糖尿病组及健康对照组5组,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贵阳市老年人群维生素D水平及与老年性疾病的相关性。结果 25-羟维生素D3平均水平为20.797 ng/mL,其中25-羟维生素D3缺乏(<20 ng/mL)3137例,占53.03%;维生素D3不足(20 ng/mL30 ng/mL)1054例,占17.84%。健康正常对照组维生素D3水平显著高于血压组、心力衰竭组、脑卒中组和糖尿病组(P<0.05),而高血压组、心力衰竭组、脑卒中组、糖尿病组在血清25(OH)D水平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高血压组、心力衰竭组、脑卒中组、糖尿病组不同严重程度间的血清25(OH)D水平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病情严重程度越高,血清25(OH)D水平越低,血清25(OH)D水平与高血压、心力衰竭、脑卒中、糖尿病等老年性疾病存在负相关(P<0.05)。结论 贵阳市老年人维生素D水平显著低于正常,老年人群维生素D水平与老年性疾病明显相关,适量补充维生素D有可能成为预防和治疗老年性疾病的有效手段。
- 刘淘真王立敏邓毅史兰曾晓琼李亚民丁家秀
- 关键词:维生素D老年性疾病老年人
- PDCA循环法结合360°评估体系在住培管理中的应用被引量:14
- 2022年
- 目的探讨PDCA循环法结合360°教学考核评估体系在贵阳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住培)过程管理中的初步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2018年贵阳市市属医院151名住培学员基本资料,对照组(2013级)按原贵州省专科医师培训要求进行常规管理及考核,PDCA-360°组(2015级)严格按国家标准执行PDCA循环法结合360°教学考核评价体系进行质量管控及评价。分析两组学员3年培训期期间学员流失率、执业医师资格通过率、理论-技能住培结业合格率、住培过程管理满意率、教师带教能力满意率。结果共纳入对照组26人,PDCA-360°组125人;相比对照组,PDCA-360°组学员流失率较低,住培第一年执业医师资格通过率较高,住培三年执业医师资格累积通过率提高;PDCA-360°组理论考核合格率、技能考核合格率及结业考核通过率均高于对照组;PDCA-360°组学员对住培管理过程及带教老师整体满意度较好。结论PDCA循环法结合360°教学考核评估体系提高了我市住培工作的管理及教学质量,为建立和完善贵阳市住培工作的科学化管理教学奠定基础。
- 王立敏郭莉莉张云强郭艳丽黄秀平徐明镜孙江龄陈偲
- 关键词: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PDCA循环法质量管理执业医师
- 贵阳市府社区老年人群的中医体质分析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通过对贵阳市府社区的650例60岁及以上老年人群进行中医体质调查,分析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组老年人群的中医体质类型特点,从而为中医体质辨证在老年人群疾病防治、中医养生保健、宣传教育等方面提供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支持。方法通过社区中医师一对一采集基本个人信息、调查问卷及量表的形式进行中医体质辨识。结果单一体质316人,阴虚质、平和质和痰湿质为前三位,其中阴虚质92人,平和质78人,痰湿质63人;复合体质334人,前三位依次是阴虚痰湿60人,气虚阴虚56人,阴虚血瘀51人。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组分布构成比不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通过本次对贵阳市府社区老年人人群进行中医体质辨识流行病学调查,揭示了贵阳市府社区老年人群的中医体质类型分布规律,有助于把握老年人体质特点,对调整体质偏颇,提高老年人健康素质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 李佳刘亚星刘亚星刘德莉
- 关键词:老年人体质辨识
- 复方斑蝥注射液联合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被引量:4
- 2021年
- 目的:探讨复方斑蝥注射液联合放化疗在局部晚期鼻咽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我中心2015年7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157例初治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79例与对照组78例。试验组患者采用复方斑蝥注射液联合同步放化疗,对照组患者行常规同步放化疗治疗。收集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机体免疫功能变化和近期疗效情况。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的CR、PR、SD、P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69>0.05),近期有效率(CR+PR)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01),试验组较优于对照组;进一步分析两组患者的4级不良反应发生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D3^(+)、CD4^(+)、CD4^(+)/CD8^(+)、CD8^(+)、CD19^(+)淋巴细胞计数下降,试验组较对照组下降趋势缓和。结论:局部晚期鼻咽癌在规范抗肿瘤治疗过程中给予复方斑蝥注射液治疗可降低患者治疗期间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对机体免疫功能可能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并在一定程度上可辅助提高疗效,需开展多中心、大样本临床研究进一步证实。
- 龚修云金风吴伟莉李媛媛龙金华罗秀玲陈潇潇吴碧波王立敏
- 关键词:局部晚期鼻咽癌复方斑蝥注射液时辰化疗调强放射治疗
- 老年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检测及与骨代谢指标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7
- 2020年
- 目的:检测并分析老年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及其与骨代谢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年4月到2019年5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166例作为骨质疏松组,另选取同期在我院进行体检的无骨质疏松老年人群117例作为无骨质疏松组。检测所有研究对象的血清25-(OH)D、I型胶原氨基酸延长肽(PINP)、β-胶原特殊序列(β-CTX)、N-端骨钙素(N-MID)的水平,并分析血清25-(OH)D与骨代谢指标的相关性。结果:166例老年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血清25-(OH)D水平为(16.82±4.52)ng/mL,其中维生素D缺乏64例、占38.56%,维生素D不足72例、占43.37%,维生素D正常30例,占18.07%。不同性别的老年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血清25-(OH)D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的老年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维生素D缺乏、不足、正常占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质疏松组血清25-(OH)D水平明显低于无骨质疏松组(P<0.05),骨质疏松组血清β-CTX水平明显高于无骨质疏松组(P<0.05),骨质疏松组和无骨质疏松组的血清PINP、N-MID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老年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血清25-(OH)D与β-CTX呈负相关(P<0.05),与PINP、N-MID无明显的相关性(P>0.05)。结论:老年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存在明显的维生素D缺乏、不足,但无明显的性别差异,血清25-(OH)D与β-CTX呈负相关,联合检测血清25-(OH)D和β-CTX有助于老年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 王立敏刘淘真朱路邓毅帅婧黄因子
- 关键词:原发性骨质疏松症25-羟维生素D骨代谢老年
- 25-羟维生素D3与老年人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研究
- 2019年
- 目的研究25-羟维生素D3[25(OH)D3]与老年人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3年4月~2019年5月间我院老年医学科收治的577例老年心脑血管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人均空腹抽血查25-羟维生素D3,根据维生素D3检查结果分为缺乏、不足、正常三组。同时对所有患者进行详细的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常规辅助检查(肝肾功、尿酸、电解质等),检测研究对象的血管脉搏波传导速度及踝背指数。比较三组患者一般情况、体质量指数(BMI)、尿酸(UA)、磷(P)、血清钙(Ca)、血管脉搏波传导速度及踝背指数、血清25(OH)D3等指标,经Logistic回归分析法总结动脉粥样硬化致病的危险因素。结果三组患者在性别、BMI、血Ca、血P方面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在年龄、UA、25(OH)D3方面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以是否合并周围血管动脉粥样硬化作因变量,以年龄、UA、25(OH)D3要素作自变量,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年龄、UA为老年心血管病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而25(OH)D3为保护因素。结论25(OH)D3有助于减少老年心血管病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是保护因素;年龄及血UA为老年人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故在实际治疗中,可从这三方面入手,以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病变,降低心脑血管病的发生率。但针对血清25(OH)D3与血UA是否具有相关性,临床仍需进一步研究与证实。
- 刘淘真王立敏朱路邓毅曾晓琼李亚民史兰柳仙
- 关键词:25-羟维生素D3老年动脉粥样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