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艳颖
- 作品数:6 被引量:9H指数:2
-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化放综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
- 1996年
- 我院自1985年1月至1992年12月对38例经组织学或细胞学证实的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采用化放综合治疗,其中鳞癌22例,腺癌14例,大细胞癌2例,临床分期Ⅱ期6例,Ⅲ_a12例,Ⅲ_b15例,Ⅳ期5例,结果完全缓解率为21.1%(8/38),部分缓解率为36.8%(14/38),总有效率为57.8%(22/38)。1、2、3年生存率分别为63.6%、31.6%和15.8%,中位生存期为14.5月。化疗毒性反应主要为恶心呕吐和骨髓抑制,放疗毒性反应为肺纤维化和放射性肺炎。作者认为先用化疗可能为微小转移灶做早期治疗,后加用放疗能使肺部肿瘤进一步缩小,延长病人的生存期,值得进一步扩大研究。
- 隋广杰张丽杰王树滨陆海波刘雅洁李明淑王艳颖程慧赵玉兰
-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综合疗法肺肿瘤
- 24例男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分析—附16例性激素受体的测定
- 1993年
- 男性乳腺癌是不常见的肿瘤,其发病率为女性乳腺癌的1%。我院自1975—1990年共收治男性乳腺癌24例,占同期女性乳腺癌的1.8%(24/1638)。本文总结了24例男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并对其中16例作了性激素受体的测定,旨在探讨其临床病理特点及男性乳腺癌与性激素受体的关系。临床资料和结果 24例男性乳腺癌中年龄最小为44岁,最大为85岁,平均年龄60.5岁。
- 孙秀威杨蕴书王艳颖冯占军李洪丽鄢凤昌
- 关键词:男性乳腺癌性激素受体外源性雌激素硬癌腺瘤恶变
- 肾细胞癌核形态定量分析的病理学研究
- 目的:通过计算机辅助系统对肾细胞癌的癌细胞核进行形态测量,以研究核形态参数与肾细胞癌的细胞类型、组织学分级、细胞恶性程度等其它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 MPLAS-500型病理图文分析系统对94例肾细胞癌的核形态进...
- 耿敬姝赵玉兰王艳颖
- 关键词:肾细胞癌核形态
- 文献传递
- 观察直肠癌远端微转移灶的新方法——常规石蜡方法制作连续大组织块切片
- 目的研究使用常规石蜡切片的方法进行直肠癌远端肠管微转移灶的观察和研究。方法使用常规石蜡切片的方法将直肠癌手术标本的远端肠管,制作连续大组织切片,在显微镜下进行微转移灶的观察。结果切片质量很高,观察效果很好。结论对直肠肠管...
- 王艳颖石清涛李春梅
- 关键词:常规石蜡切片直肠癌微转移灶
- 文献传递
- ^18F-FDGPET/CT对甲状腺结节性病变的诊断价值被引量:7
- 2013年
- 目的探讨^18F-FDGPET/CT显像对于甲状腺结节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2年5月^18F—FDGPET/CT检查发现甲状腺结节性病变并有病理结果的34例患者资料,其中男13例,女21例,年龄21~73(53.00±12.57)岁。选取20名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PET/CT中心进行健康体格检查而甲状腺未发现异常者作为健康对照组,其中男9名,女11名,年龄40—55(45.00±4.72)岁。应用Wilcoxon秩和检验,分别对甲状腺良性病变和恶性病变组、良性病变和对照组及恶性病变和对照组的SUVmax进行分析,比较差异并对甲状腺结节长径行ROC曲线分析(AUC≥0.70为诊断准确性中~较高)。甲状腺结节出现局限性异常放射性浓聚,而CT示病灶边界不清,内部密度不均,有点状、小圆形或弧形钙化,或同时颈部出现异常放射性浓聚的肿大淋巴结,远处器官出现可疑转移瘤者,PET/CT诊断为恶性。计算PET/CT诊断甲状腺恶性结节的效能指标。结果(1)病理结果为恶性肿瘤18例,良性病变16例。甲状腺良、恶性组和健康对照组SUVmax分别为7.59±8.69、5.75±4.48和1.38±0.57。甲状腺良、恶性组SUVmax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207,P〉0.05),但两者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H=3.408和3.553,均P〈0.01)。(2)甲状腺良、恶性组SUVmax的ROC分析,AUC为0.557(〈0.70),诊断准确性较低。(3)^18F-FDGPET/CT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性分别为72.2%(13/18)、75.0%(12/16)、76.5%(13/17)、70.6%(12/17)和73.5%(25/34)。结论甲状腺结节单纯依据放射性摄取情况判断良恶性价值有限,但结合同机cT上的病灶形态学特点,^18F—FDGPET/CT可以初步推测其良恶性,为临床提供客观信息。【
- 徐继有于丽娟王文志陆佩欧王艳颖
- 关键词:脱氧葡萄糖
- 原发性肝透明细胞癌影像学表现一例
- 2013年
- 患者男,49岁,以“不明原因右侧腰背痛及盗汗6个月”为主诉就诊于本院.体格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实验室检查:ALT 51.6(正常参考值0~40) U/L,γ-谷氨酰转肽酶113.1(正常参考值8~ 54)U/L,HBV及HCV抗体阴性,肿瘤标志物(AFP、CEA及CA19-9等)检测结果正常.腹部超声示肝右叶3个边界清楚的高回声结节.CT(美国GE Lightspeed 16)平扫示肝右后叶3个大小不一、呈混杂密度的病灶.其中大病灶大部分为边界清楚的低密度区,CT值为-13.7~ 10.0 HU,其余部分呈软组织密度,主要位于病灶的下方;另2个病灶表现为类圆形低密度影,边缘可见弧形更低密度影.
- 高翾于丽娟王艳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