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莉

作品数:45 被引量:236H指数:9
供职机构:延安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延安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5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6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8篇阻塞性
  • 7篇细胞
  • 6篇慢性
  • 6篇肺疾病
  • 5篇阻塞性肺疾病
  • 5篇慢性阻塞性
  • 5篇肺癌
  • 4篇蛋白
  • 4篇综合征
  • 4篇细胞肺癌
  • 4篇小细胞
  • 4篇小细胞肺癌
  • 4篇慢性阻塞性肺...
  • 4篇免疫
  • 4篇疾病
  • 4篇非小细胞
  • 4篇非小细胞肺癌
  • 3篇睡眠
  • 3篇睡眠呼吸
  • 3篇睡眠呼吸暂停

机构

  • 37篇延安大学
  • 2篇延安市人民医...
  • 2篇西安交通大学...
  • 2篇汉中市中心医...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西安医学院
  • 1篇铜川市人民医...

作者

  • 37篇王莉
  • 10篇常小红
  • 7篇康睿
  • 3篇岳怀献
  • 3篇谢加利
  • 3篇谷秀娟
  • 3篇刘东利
  • 3篇王小军
  • 2篇李林娟
  • 2篇薛亚妮
  • 2篇郭佑民
  • 2篇高亚丰
  • 2篇金晨望
  • 2篇白蓉
  • 2篇王玉娟
  • 2篇张静平
  • 2篇贺静
  • 1篇冯谢敏
  • 1篇杜菲菲
  • 1篇武青青

传媒

  • 6篇延安大学学报...
  • 4篇临床肺科杂志
  • 3篇临床和实验医...
  • 3篇临床医学研究...
  • 2篇临床荟萃
  • 1篇海南医学院学...
  • 1篇中国医院药学...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实用医技杂志
  • 1篇中国药业
  • 1篇临床输血与检...
  • 1篇现代消化及介...
  • 1篇疑难病杂志
  • 1篇中华老年多器...
  • 1篇中国CT和M...
  • 1篇中国老年保健...
  • 1篇检验医学与临...
  • 1篇中国医药
  • 1篇北京中医药
  • 1篇现代药物与临...

年份

  • 1篇2025
  • 4篇2024
  • 2篇2023
  • 4篇2022
  • 1篇2021
  • 8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7
  • 5篇2016
  • 2篇2014
  • 1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4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依从性对慢阻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重叠综合征患者肺功能和急性加重的影响
2024年
目的观察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依从性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重叠综合征(OS)患者肺功能和急性加重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2月至2023年2月的OS患者80例,向其宣教良好遵守CPAP和日常正确使用装置的说明,≥70%的夜晚平均每晚使用CPAP≥4h者40例定义为依从性良好,纳入观察组,其余40例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血气参数、慢阻肺相关症状和急性加重情况。结果中位CPAP治疗时间观察组为5.5(4.6,6.7)h/夜,对照组为0.6(0,3.3)h/夜。治疗后观察组PaO 2、FEV 1预测值%、FVC预测值%、TLC预测值%、6MWT均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PaCO 2和HCO-3、RV/TLC、CAT和mMRC均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治疗后12个月内急性加重和加重入院次数较前降低,且低于对照组治疗后。CPAP使用时间与慢阻肺加重次数呈负相关(r=-0.259,P=0.047)。CPAP依从性差的患者比依从性好的患者更易发生慢阻肺急性加重(β=0.362,95%CI:0.075~0.649,P=0.015)。结论CPAP依从性好的OS患者治疗期间慢阻肺急性加重次数较前减少,肺功能和慢阻肺相关症状有所改善。
刘东利王莉栾强强折艳涛
关键词:持续气道正压通气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重叠综合征治疗依从性
一种呼吸科用的胸腔穿刺引导定位机构及其定位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呼吸科用的胸腔穿刺引导定位机构及其定位方法,属于胸腔穿刺技术领域。包括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背架和活动连接于其上的活动架,调节组件,其活动安装于活动架的一端;穿刺针本体,其设置于调节组件的内部。本发明设...
刘文林梁新乐赵静王莉康睿刘东利
不同疗程的左氧氟沙星与四联抗结核药合用对结核性胸膜炎的疗效被引量:21
2016年
目的探讨不同疗程左氧氟沙星联合四联抗结核药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168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84例。两组均用标准四联抗结核药治疗,对照组(长疗程)在此基础上静脉滴注左氧氟沙星0.6 g/次,1次/d,共4周;治疗组(短疗程)加用相同剂量的左氧氟沙星1周,比较两组的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88.1%、89.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访期间对照组无1例复发,治疗组有1例复发,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胸腔积液消失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5%,治疗组的为7.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83,P<0.05)。结论虽然短疗程与长疗程左氧氟沙星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效果无显著性差异,但短疗程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王莉常小红
关键词:结核性胸膜炎左氧氟沙星不同疗程临床疗效
基于双气相定量CT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影像学表型的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20年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种世界范围内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也是一种异质性疾病,COPD表型的研究近来成为热点。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吸气、呼气双气相配准定量CT(QCT)在COPD疾病中的应用备受关注。本文就基于双气相QCT在COPD影像学表型中的研究及其临床预后及个体化治疗作一综述。
徐艳霞王莉贺静常小红
关键词:锥束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乌司他丁对重症肺炎患者肺表面活性蛋白及抗炎、促炎介质的影响被引量:10
2016年
目的:观察及研究乌司他丁对重症肺炎患者肺表面活性蛋白及抗炎、促炎介质的影响情况。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5年5月于陕西省延安市延安大学附属医院进行治疗的54例重症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重症肺炎治疗组)27例和观察组(常规治疗加乌司他丁组)27例,然后将两组治疗前与治疗后1d、3d及5d时的血清肺表面活性蛋白及抗炎、促炎介质水平进行比较。结杲: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清肺表面活性蛋白及抗炎、促炎介质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治疗后1d、3d及5d观察组血清肺表面活性蛋白及抗炎、促炎介质水平均明显好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乌司他丁可有效改善重症肺炎患者的肺表面活性蛋白及抗炎、促炎介质。
王莉康睿谢加利薛亚妮
关键词:重症肺炎乌司他丁肺表面活性蛋白抗炎介质促炎介质
TH17细胞平衡及免疫微环境在过敏性哮喘发病中的作用被引量:11
2020年
目的探讨辅助性T细胞17(TH17)及其相关细胞因子表达水平在过敏性哮喘发病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120例哮喘患者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哮喘类型,将120例患者分为过敏性哮喘以及非过敏性哮喘两组,每组60例患者,同时选择同期入院体检的48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测定三组受试者外周血中Th 17、Treg、Th2比例以及血浆和诱导痰中IL-17A、IL-4、IL-5、IL-10及IL-18水平。此外测定三组患者诱导痰中中性粒细胞、嗜酸粒细胞比例。结果过敏性哮喘组Th17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过敏性哮喘组Treg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过敏性哮喘组Th17比例低于非过敏性哮喘组(P<0.05);三组间Th2比例无统计学意义(P>0.05)。过敏性哮喘组IL-17A、IL-4以及IL-5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过敏性哮喘组IL-10及IL-18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过敏性哮喘组IL-17A水平低于非过敏性哮喘组(P<0.05);过敏性哮喘组IL-4水平高于非过敏性哮喘组(P<0.05),过敏性哮喘组IL-17A、IL-4、IL-5、IL-10及IL-1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过敏性哮喘组IL-17A以及IL-18水平低于非过敏性哮喘组(P<0.05);过敏性哮喘组IL-4水平高于非过敏性哮喘组(P<0.05);两组间IL-5、IL-10水平无统计学意义(P>0.05)。过敏性哮喘组中性粒细胞、嗜酸粒细胞比例均高于对照组(P<0.05),过敏性哮喘组中性粒细胞比例低于非过敏性哮喘组,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过敏性哮喘组嗜酸粒细胞比例高于非过敏性哮喘组(P<0.05)。结论TH17及其相关细胞因子的免疫失衡与过敏性哮喘的发生密切相关。
王莉王小军
关键词:过敏性哮喘免疫平衡细胞微环境
替考拉宁对MRSA肺部感染患者细菌清除情况、肺功能指标及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替考拉宁治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效果,以为临床治疗药物的合理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本院收治的90例MRSA肺部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万古霉素治疗,观察组给予替考拉宁治疗。比较两组的细菌清除情况、肺功能指标及氧化应激指标。结果观察组的细菌总清除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每分钟最大通气量(MVV)、呼气峰流速(PEF)、功能残气量(FRC)、最大呼气中期流速(MMEF)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均升高,脂质过氧化物(LPO)、髓过氧化物酶(MPO)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考拉宁用于MRSA肺部感染患者中的效果较好,其可有效清除细菌,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及氧化应激指标,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董海鹏王莉李秋云陈云侠冯若梅
关键词:替考拉宁肺部感染肺功能指标氧化应激指标
恩替卡韦在肺结核合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研究恩替卡韦在肺结核合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在2016年2月-2017年3月入住我院并经医生确诊为肺结核合并慢性乙型肝炎的102例病人自由组合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在治疗的过程中,对照组利用常规治疗,观察组使用常规治疗联合恩替卡韦治疗。经过9周的治疗后,分别对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用药后所取得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组患者P<0.05结论:恩替卡韦在肺结核合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显著。
东冰刘娜王莉倪菁
关键词:恩替卡韦
西格列汀与维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有效性及经济性研究被引量:27
2021年
目的探讨西格列汀与维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有效性及经济性。方法选取2019年1—12月延安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04例,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西格列汀组与维格列汀组,各52例。西格列汀组在基础干预和二甲双胍治疗基础上联合西格列汀治疗,维格列汀组在基础干预和二甲双胍治疗基础上联合维格列汀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14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糖、C肽和胰岛素水平,并比较2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直接成本,以及成本效果比(C/E)及其敏感性。结果治疗14周后,2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低于治疗前,空腹C肽、餐后2 h C肽、空腹胰岛素、餐后2 h胰岛素水平均高于治疗前(均P <0.05),但2组间上述指标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2组治疗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西格列汀组处置费用、检查费用、住院费用、药品费用以及总费用均高于维格列汀组[(714±94)元比(537±71)元,(793±131)元比(676±80)元,(578±64)元比(546±68)元,(1 222±67)元比(953±60)元,(3 189±115)元比(2 829±177)元](均P <0.05),C/E高于维格列汀组(34.54比32.69),将处置费用增加10%、药品费用减少5%后,西格列汀组C/E仍高于维格列汀组(34.66比32.76)。结论西格列汀与维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效果相似,但维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的经济学价值更高。
王莉白玲岳怀献杜菲菲
关键词:2型糖尿病二甲双胍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对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放化疗所致心肌损害的保护作用及血流动力学参数影响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观察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对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放化疗所致心肌损害的保护作用以及对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影响。方法筛选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参照规范给予三维适形放疗+TP化疗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每次5~10 mL,静脉滴注,连续治疗6周。比较2组近期疗效、心肌损伤标志物水平、心功能、血流动力学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近期总有效率为37.50%,对照组为35.00%,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心肌损伤指标血清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cTnI)、氨基末端脑钠肽原(NT-proBN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心功能指标左室心肌质量指数(LVMI)、平均室壁应力(MWS)亦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观察组全心舒张末期容积指数(GEDI)、全身血管阻力指数(SVRI)、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心脏排血指数(CI)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的血栓发生率为7.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对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放化疗患者的心肌损伤有保护作用,且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参数。
王莉王玉娟刘东利
关键词:肺癌心肌损害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血流动力学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