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莉
- 作品数:5 被引量:32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建筑科学更多>>
- 含孔洞封闭性薄膜结构的自振特性分析模型被引量:2
- 2003年
- 本文初步分析了薄膜结构与风环境的静力耦合作用对薄膜结构自振特性的影响.以静力耦合模型为基础,将含孔洞封闭性薄膜结构等效成一个刚性活塞,分别对无阻尼和有阻尼时薄膜屋盖的自振特性进行了分析.
- 杨庆山王莉王基盛
- 薄膜结构与风环境的流固耦合作用被引量:27
- 2003年
- 薄膜结构与风环境之间存在着较强的流固耦合作用,并且这种耦合作用往往对薄膜结构的振动起控制作用.本文将两者的耦合作用分为静力耦合作用和动力耦合作用,分别建立了静力耦合模型和简化气弹模型,并对所涉及的几个因素进行了初步分析,为下一步的风洞试验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 杨庆山王基盛王莉
- 大花序桉SSR位点多样性和群体结构分析被引量:4
- 2019年
- 为了获得大花序桉群体变异的可靠信息,本研究基于桉树29个基因组简单序列重复(SSR)标记,筛选了既不偏离哈温平衡、又非群体间分化系数(Fst)离群值的中性SSR用于大花序桉14个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和群体结构分析。基于11个中性SSR位点,群体的每位点等位片段数(Na)和特有等位片段数(Npa)平均分别为6.88和4.5,观测杂合度(Ho)和期望杂合度(He)平均分别为0.749和0.780,证明群体多样性较高;固定化指数(F)平均为0.040,表明群体内近交水平极低。位点平均Fst为0.120,分子方差分析(AMOVA)中群体间变异只占总方差分量的3.1%,表明群体为中等到低的分化水平。主坐标分析、聚类分析和群体结构分析都将昆士兰州北部与中部群体(各7个)分为不同的亚群体。这为大花序桉种质资源保存和育种策略制定提供了理论的参考依据。
- 王莉王莉李昌荣李发根周长品翁启杰李梅陈健波陈健波项东云项东云
- 关键词:大花序桉SSR
- 大花序桉群体适应性及生长和材性关联位点
- 我国桉树人工林长期以培育短周期的纸浆纤维材为育种目标,而作为大径材、锯材培育桉树人工林则很少。大花序桉(Eucalyptuscloeziana)因其优良的材性和速生性是培育大径材的最具有潜力的树种。大花序桉天然分布于澳大...
- 王莉
- 关键词:大花序桉群体遗传多样性适应性候选基因
- 文献传递
- 基于ddGBS的桉树SNP挖掘和系统进化分析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利用ddGBS技术获得桉树树种间高质量SNP标记,为桉树系统分类提供新思路。【方法】通过对14个桉树树种(每个树种各两份样品)进行ddGBS建库测序分析,发掘SNP位点,开展位点注释及核苷酸多样性分析,并且通过IQ-TREE软件采用最大似然法(ML)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测序共获得30.49 Gb的数据,平均每个样品的数据量为1.09 Gb;平均Q30为98%,表明测序质量好;平均GC含量(44.0%)与巨桉参考基因组接近;样品与巨桉参考基因组比对匹配率在45.0%~88.9%之间,平均为77.8%。按照数据无缺失、平均测序深度≥4 x、最小杂合比为0.05的条件筛选SNP,最终获得42 222个高质量SNP位点,其中14个桉树树种的特有SNP位点数为428~2 107不等。利用SnpEff软件进行位点注释分析后发现约有12 237个SNPs位于外显子区域。基于最终获得的42 222个高质量SNP位点构建系统进化树,14个桉树树种聚类结果与Hill和Johnson的桉属双蒴盖亚属及伞房属的分类结果一致。【结论】采用ddGBS技术高效发掘高质量SNP位点,可广泛应用于桉树SNP开发。利用开发的高质量SNP位点构建的系统进化树为桉树的进化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持。通过ddGBS技术进行SNP标记开发及分型将对桉树关联遗传学研究和重要性状QTL定位具有重要意义。
- 贾翠蓉朱显亮王莉王莉周长品翁启杰甘四明
- 关键词:桉树SNP进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