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蓓

作品数:7 被引量:6H指数:2
供职机构:福建农林大学园艺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科技重大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福建省农科院青年科技人才创新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荔枝
  • 3篇荔枝果皮
  • 3篇果皮
  • 2篇性状
  • 2篇蜜蜂
  • 2篇结合态
  • 2篇克隆
  • 2篇果实
  • 2篇过氧化物
  • 2篇过氧化物酶
  • 2篇蜂群
  • 2篇白垩病
  • 2篇POD
  • 2篇SNP标记
  • 2篇CDNA克隆
  • 1篇养蜂
  • 1篇养蜂业
  • 1篇意大利蜜蜂
  • 1篇阴极电泳
  • 1篇育种

机构

  • 7篇福建农林大学

作者

  • 7篇王蓓
  • 4篇郭志雄
  • 3篇潘东明
  • 3篇潘腾飞
  • 2篇刘元珍
  • 2篇晏励民
  • 2篇李志国
  • 2篇苏松坤
  • 1篇陈桂信
  • 1篇钟凤林
  • 1篇蒲小龙
  • 1篇佘文琴
  • 1篇李开拓
  • 1篇林琳
  • 1篇郑嘉敏
  • 1篇吴嘉玲
  • 1篇陈小琴

传媒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果树学报
  • 1篇热带作物学报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荔枝果皮BPox的分离纯化及其在果实成熟过程中的表达
2021年
【目的】植物第Ⅲ类过氧化物酶具有广泛的生理功能。前期研究发现荔枝果皮具高活性的离子结合态过氧化物酶(BPox),与果实的着色、成熟密切关联,但其特性、作用机制不清楚。明确BPox的生化特性及其基因表达变化,为进一步研究BPox参与荔枝果实着色和成熟机制奠定基础。【方法】以‘乌叶’荔枝成熟果果皮为材料,通过提取及Streamline Phenyl、CM-52、Phenyl Sepharose HP和Superdex 200等柱层析,纯化获得BPox。测定BPox的最适反应pH、最适反应温度、底物特异性、抑制剂等生化特性。采用双倒数法测定其催化愈创木酚、(−)-表儿茶素的Km值及V_(max)。应用MALDI串联质谱鉴定BPox的肽段序列,克隆BPox的cDNA。分别测定盛花后58、69、76、80和90 d荔枝果皮BPox的活性变化,应用荧光定量PCR分析BPox的基因表达变化。【结果】从荔枝果皮纯化得到BPox最主要的2个组分,分别命名为BPox-2和BPox-3。凝胶过滤层析和SDS-PAGE结果显示,BPox-2和BPox-3的表观分子量分别约为30 kD和34 kD。BPox-2和BPox-3的最适反应pH均为6.0,最适反应温度分别为40℃和45℃;二者具有相似的底物特异性;DTT、ASA和L-Cys等能强烈抑制其活性。BPox-2和BPox-3催化愈创木酚的Km值分别为2.97和2.58 mmol·L^(-1),其V_(max)分别为38.72×10^(6)和23.06×10^(6) U·mg^(-1);其催化(−)-表儿茶素的Km值分别为3.49和3.24 mmol·L^(-1),V_(max)分别为38.72×10^(6)和23.06×10^(6) U·mg^(-1)。尽管BPox-2和BPox-3的肽质量指纹(PMF)不同,串联质谱分析显示,二者均具一个序列为TASLSAANSDLPSPFADLATLIAR的胰酶水解肽段。克隆得到BPox2的cDNA,大小为960 bp,共编码319个氨基酸。cDNA编码的多肽链N端包含1段26个氨基酸残基的信号肽,C端缺乏液泡分选序列,具1个潜在的N-糖基化修饰位点。幼果期,荔枝果皮BPox的活性表现弱;至盛花后76 d,果皮开始着色变红,BPox的活性迅速启动升高直至果实成熟。qPCR的�
郭志雄孙冷雪郑嘉敏蔡灿军王蓓李开拓潘腾飞佘文琴陈桂信潘东明
关键词:荔枝质谱鉴定
油㮈果实β-tubulin cDNA的克隆及表达木奈
2013年
以油果实为材料,应用RT-PCR和RACE技术克隆其β-tubulin cDNA,并采用半定量的方法对该基因进行表达量分析。结果表明,油果实β-tubulin的cDNA全长1606 bp,包含一个1341 bp的开放阅读框,共编码446个氨基酸。对其推导氨基酸序列进行比对分析,表明油果实β-tubulin与众多植物来源的β-tubulin具有很高的相似度。通过设计特异性引物,对果实11个发育时期β-tubulin表达量分析的结果表明,该β-tubulin基因表达量稳定,说明该β-tubulin可作为油果实整个生长发育时期内参基因使用,可以在为进一步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研究油果实发育相关基因的表达奠定了试验基础。
王蓓郭志雄钟凤林潘腾飞
关键词:Β-TUBULINCDNA克隆
利用SNP标记鉴别蜂群抗白垩病性状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SNP标记鉴别蜂群抗白垩病性状的方法,包括从要考察意大利蜂群中收集幼虫样本、幼虫DNA提取、合成目的引物、以提取的每个个体DNA为模版进行PCR、将PCR产物进行电泳检测后再测序、最后将获得的测序结果比...
苏松坤刘元珍晏励民李志国王蓓
文献传递
利用SNP标记鉴别蜂群抗白垩病性状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SNP标记鉴别蜂群抗白垩病性状的方法,包括从要考察意大利蜂群中收集幼虫样本、幼虫DNA提取、合成目的引物、以提取的每个个体DNA为模版进行PCR、将PCR产物进行电泳检测后再测序、最后将获得的测序结果比...
苏松坤刘元珍晏励民李志国王蓓
文献传递
荔枝果皮的结合态POD及其在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变化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研究荔枝果皮结合态POD的提取方法及其组分,并监测其在果实生长过程中的变化。【方法】以‘乌叶’荔枝果皮为材料,设置6种不同的结合态POD提取液,对其进行了比较,并采取最优缓冲液提取了果实生长发育不同时期果皮中的结合态POD,观测其活性的变化并同工酶谱的变化。【结果】采用100 mmol·L-1Tris-HCl(pH8.0),1.0 mol·L-1NaCl,10%甘油,0.1%Triton X-100时提取效果最好,在提取液中加入的10%甘油,可以有效地避免结合态POD的失活率;盛花后65 d内,结合态POD活性微弱,在盛花后65 d开始迅速增大。阴极电泳(同工酶)分析表明,盛花后55 d出现2条明显的谱带,相对迁移率分别为0.98和0.99;盛花后75 d开始出现了相对迁移率为0.63、0.69、0.81、0.83和0.94的新谱带。【结论】成熟的荔枝果皮具有高活性的结合态POD,随着果实进入着色和成熟期,其组分明显增多,总活性和各组分活性迅速增强。
王蓓郭志雄柯思敏潘腾飞潘东明
关键词:荔枝果皮阴极电泳
荔枝果皮可溶性POD组分的纯化、鉴定及其生化特性研究
本试验以乌叶荔枝为材料,对果皮中可溶性POD各组分分别进行了分离纯化;对可溶性POD各组分的理化性质进行了研究,对POD催化降解荔枝花色苷进行了探讨;应用串联质谱技术对纯化得到的POD各组分分别进行了部分肽段的氨基酸序列...
王蓓
关键词:荔枝果皮CDNA克隆
文献传递
鸳鸯茉莉不同发育时期POD同工酶体系优化被引量:3
2014年
以不同花色、不同发育时期的鸳鸯茉莉(Brunfelsia acuminate Benth.)花瓣为材料,通过单因素试验方法,分别以不同浓度及pH值的Tris-HCl和磷酸缓冲液(PBS),获得提取花瓣中过氧化物酶(POD)的最佳浓度和pH值,并对不同花色、不同发育时期花瓣的POD活性进行测定。结果分别选出0.4 mol/L Tris-HCl,pH7.0和0.1 mol/L PBS,pH7.0 2种缓冲液组合,其中以后者的提取效果最好,并通过POD同工酶谱得以证明;不同发育时期POD活性:白花>淡紫花>紫花,花瓣颜色褪变与POD活性呈正相关,且差异均达显著水平(p<0.05);花瓣中不同形态的POD活性之间差异显著,可溶态POD活性远大于结合态的POD活性。
陈小琴郭志雄林琳王蓓柯毅湧吴嘉玲蒲小龙扶丽红潘东明
关键词:双色茉莉过氧化物酶同工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