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雷

作品数:158 被引量:613H指数:12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卫生系统高层次卫生技术人才培养项目默沙东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130篇期刊文章
  • 22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50篇医药卫生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主题

  • 67篇动脉
  • 64篇心肌
  • 59篇冠状
  • 58篇梗死
  • 58篇冠状动脉
  • 56篇心肌梗死
  • 40篇介入
  • 37篇急性心肌梗死
  • 34篇介入治疗
  • 33篇血管
  • 24篇冠状动脉介入
  • 23篇动脉介入治疗
  • 22篇冠状动脉介入...
  • 19篇冠脉
  • 18篇造影
  • 16篇预后
  • 16篇综合征
  • 15篇经皮冠状动脉...
  • 12篇急性冠脉
  • 11篇心肌梗死患者

机构

  • 138篇首都医科大学...
  • 29篇首都医科大学
  • 19篇北京大学
  • 12篇首都医科大学...
  • 8篇首都医科大学...
  • 8篇首都医科大学...
  • 5篇北京市垂杨柳...
  • 5篇北京石景山医...
  • 4篇首都医科大学...
  • 3篇北京市和平里...
  • 3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复旦大学
  • 2篇中国康复研究...
  • 2篇新乡市中心医...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广东省人民医...
  • 1篇北京军区总医...
  • 1篇大连医科大学...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北京大学第一...

作者

  • 157篇王雷
  • 91篇贾三庆
  • 63篇李虹伟
  • 43篇陈晖
  • 30篇严松彪
  • 27篇胡大一
  • 25篇张宇晨
  • 24篇赵林
  • 24篇姚道阔
  • 19篇赵敏
  • 18篇王永亮
  • 13篇李贵华
  • 13篇沈潞华
  • 11篇苏淑红
  • 11篇丁荣晶
  • 11篇高红丽
  • 10篇赵慧强
  • 10篇李东宝
  • 9篇韩炜
  • 8篇王明生

传媒

  • 13篇中华心血管病...
  • 10篇中国医药导刊
  • 10篇临床和实验医...
  • 8篇中国介入心脏...
  • 6篇临床心血管病...
  • 6篇心血管病学进...
  • 5篇实用医学杂志
  • 4篇中国动脉硬化...
  • 4篇北京医学
  • 4篇心脏杂志
  • 3篇山东医药
  • 3篇中华内科杂志
  • 3篇医学临床研究
  • 3篇中华老年多器...
  • 3篇中国心血管病...
  • 3篇中国组织工程...
  • 2篇中华老年医学...
  • 2篇中华外科杂志
  • 2篇中国循环杂志
  • 2篇海南医学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3篇2020
  • 1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5
  • 6篇2014
  • 4篇2013
  • 10篇2012
  • 10篇2011
  • 5篇2010
  • 11篇2009
  • 11篇2008
  • 24篇2007
  • 20篇2006
  • 9篇2005
  • 12篇2004
  • 4篇2003
  • 7篇2002
15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干细胞移植治疗心肌梗死的时机问题被引量:2
2011年
全球每年有1 700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其中一半以上死于心肌梗死。尽管药物溶拴、冠脉介入(PCI)、冠脉搭桥(CABG)等血管再灌注治疗能挽救缺血顿抑心肌,但是无法使已经坏死的心肌细胞再生。干细胞移植由于可以使心肌和/或血管再生,改善心室重构,提高心脏功能,逐渐成为一种新的有潜力的治疗方法。然而,
邢云利沈潞华赵林王雷李敏王翠瑛
关键词:心肌梗死干细胞移植
慢性肾脏病患者心血管疾病的现况、病因及治疗被引量:4
2013年
慢性肾脏病(chronickidneydisease,CKD)和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disease,CVD)的关系十分密切,且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不仅慢性肾脏病是心血管疾病的一个危险因素,其存在也对心血管疾病的治疗增加了复杂性。CKD患者有很高的动脉硬化和心血管事件风险,常合并CVD,而CVD是CKD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CKD合并CVD患者常需要进行血运重建,
范亚娟王雷
关键词:慢性肾脏病心血管疾病血运重建
急性冠脉综合征抗栓治疗进展被引量:5
2006年
抗栓在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治疗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包括抗血小板治疗和抗凝血酶治疗。随着大规模临床试验的公布,新药的不断开发,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预后得到显著改善,为临床带来了更多的希望。因此,临床医生应该更多的重视抗栓治疗。
王雷贾三庆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抗栓治疗
以活动后喘憋、胸闷、肌肉酸胀为首发表现的多发性骨髓瘤1例
2015年
1病例资料 患者女性,68岁,主因活动后肌肉酸胀3个月,胸闷、喘憋2个月,加重7d,于2015年3月收入院。既往过敏性鼻炎30余年,春秋季打喷嚏、流涕;1年前胃镜检查示食管下段及十二指肠水平部憩室可能性大;否认高血压病、糖尿病、血脂代谢异常、冠心病以及脑血管系统疾病史。
贾丁王雷邱惠沈爱东顾复生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心肌淀粉样变
血浆脑钠素对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心肌灌注的预测被引量:2
2007年
选择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 I)的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8例,根据血浆脑钠素(BNP)水平分为高BNP组(≥152 pg/m l)和低BNP组(<152 pg/m l)。比较发现,高BNP组较低BNP组ST段回落减少,T IM I帧数增加,M BG分级降低,无再流发生率高,住院期间急性左心衰竭、再发心绞痛增多。
姚道阔贾三庆王雷李虹伟张宇晨南方赵敏丁荣晶
关键词:脑钠素心肌梗死心肌灌注冠状血管造影术
急性心肌梗死相关动脉自发再通对患者短期预后的影响被引量:9
2005年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梗死相关动脉自发再通现象的临床和造影特点,并观察其对患者30天预后的影响.方法连续入选112例未予静脉溶栓、直接行急诊冠状动脉造影及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ST段抬高的AMI患者,根据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临床试验(TIMI)血流分为自发再通组31例(前向血流TIMI 2~3级)和非自发再通组81例(前向血流TIMI 0~1级),分析其临床、造影、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以及30天预后特点.结果自发再通组共31例(27.7%),与非自发再通组比较,自发再通组肌酸激酶和肌酸激酶同工酶峰值明显降低(P<0.01)、室壁运动异常比例低(P<0.05)、30天时的死亡率明显降低(P<0.01),左室射血分数明显提高(P<0.05).结论 AMI中梗死相关动脉的自发再通能够缩小心肌梗死面积,改善心功能,降低30天时的死亡率.
严松彪陈晖贾三庆王雷李虹伟苏淑红高红丽韩炜王璐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短期预后肌酸激酶心功能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介入治疗前应用依诺肝素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被引量:36
2003年
目的 前瞻性的评价无ST段抬高的急性冠状动脉 (冠脉 )综合征患者接受冠脉介入治疗前应用依诺肝素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入院后给予依诺肝素 1mg/kg ,皮下 ,1 /1 2h ,至少 48h ,在最后一次注射后 8h内行介入检查或治疗。术中 /术后不再追加肝素或低分子肝素。部分病人术后集中测定抗Xa因子活性。结果  50 7例患者完成了本研究。 1 76例 (93 .2 % )的患者抗Xa因子活性 >0 .5IU/ml。30d内的随访中 ,急性心肌梗死 1 6例 (3 .2 % ) ,再发不稳定性心绞痛 34例 (6 .7% ) ,1例 (0 .2 % )进行了血运重建 ,1例死亡 (十二指肠穿孔 )。轻微出血 2 4例 ,占 4 7%。30d后的随访有 1例发生非Q波心肌梗死 ,1例再发不稳定性心绞痛。结论 高危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皮下注射依诺肝素至少 48h ,最后一次注射 8h内行介入检查或治疗 ,不再给抗凝制剂 。
胡大一赵红赵秀丽李田昌贾三庆王雷孔凡龙陈步星
关键词:依诺肝素血管成形术冠状动脉疾病
药物涂层支架内血栓形成特点分析
2011年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造影汪实的药物涂层支架(DES)内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收集我中心2005年3月至2009年3月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支架内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情况、造影结果、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过程、抗血小板治疗等资料,分析支架内血栓彤成特点和治疗及预后情况。结果20例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支架血栓形成患者,发生率为1.03%(20/19/16),均表现为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所有患者均为DES(其中18例(90.0%)为西罗莫司及其衍生物涂层支架(SES),2例(10.0%)为紫杉醇涂层支架(PES)]。10例(50.0%)为亚急性支架血栓形成,l例(5.0%)为晚期支架血栓形成,9例(45.0%)为极晚期ST;3例(15.0%)再次发生支架血栓形成,1例(5.0%)2支血管同时发生支架血栓形成。所有患者均接受正规的氯吡格雷+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1年,9例(45.0%)极晚期支架血栓形成均在停用氯吡格雷后发生。12例(60.0%)患者为长支架(支架长度≥30mm)置入,其中8例(40.0%)患者为串联支架置人;10例(50.0%)亚急性支架血栓形成患者再次PCI时均接受球囊扩张,1例(5.0%)晚期支架血栓形成患者也接受球囊扩张,9例(45.0%)极晚期支架血栓形成患者再次PCI时,5例(25.0%)患者只接受球囊扩张;随访结果显示,2例(10.0%)患者院内死亡,1例(5.0%)患者因反复支架内血栓形成而接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结论支架内血栓形成少见,支架内血栓形成常导致STEMI;支架血栓形成与长支架置入和急诊PCI治疗有关;多数支架内血栓形成可通过球囊扩张治疗;某些患者存存多支血管同时、多次发生支架血栓形成的风险。
张宇晨赵林王雷陈晖王永亮周力李虹伟
关键词:血栓形成
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血管造影表现
目的分析不同类型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心电图、冠状动脉造影表现,了解各型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情况,研究冠状动脉病变在患者风险评估及预后判断中的作用。方法不稳定心绞痛(unsta- ble angina,UA)及非...
王永亮贾三庆李虹伟王雷陈晖
文献传递
北京地区心血管病门诊人群勃起功能障碍患病率调查被引量:4
2003年
目的:了解北京地区心血管病门诊人群勃起功能障碍(ED)的患病率及影响因素。方法:共入选6 848例到心血管门诊就诊的年龄大于等于35岁的男性患者。调查采用问卷形式。根据患者的自我评价诊断ED。结果:在本调查中,ED的总患病率为84.5%,其中轻度、中度和重度ED分别占28.5%、41.8%和14.2%。该人群ED的知晓率为24.1%,治疗率3.2%。老年、糖尿病、心脏病(心绞痛、心肌梗死)、高胆固醇血症、抑郁症和排尿困难是影响ED患病率的重要因素。饮酒和受教育程度对ED也有一定的影响。合并ED的心血管疾病及危险因素的患者对总体生活和性生活满意的比例明显下降,但对勃起功能的关注程度却增高。结论:在心血管病门诊人群中ED是常见病,是一个重要的健康问题。
胡大一陈红聂效云刘梅颜吴彦贾三庆严松彪杨芳王雷李瑞杰薛松维任文林项小平刘世仁牛峰孔凡龙张浩李海燕
关键词:心血管病门诊勃起功能障碍患病率
共1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