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鹤新
- 作品数:34 被引量:38H指数:3
- 供职机构:江苏省江阴市第一中学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理学建筑科学更多>>
- 从竞赛题到高考题被引量:3
- 2011年
- 高考题与竞赛题之间的渊源,已有几年的历史。竞赛题在高考中的不断变相出现和高考物理改革的深化是相一致的,旨在加强对学生能力的考查,这在近几年江苏自主命题的高考物理试卷中尤为突出。那么,这类高考题是怎样从竞赛题演变来的呢?下面列举几例说明。
- 王鹤新
- 关键词:高考题竞赛题高考物理试卷自主命题
- 超重与失重的学案设计与课堂教学理念
- 2013年
- 以“超重与失重”课为例,介绍基于问题的学案设计方案,真正做到用问题创设探究情境,用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思考,用问题促进学生探究,用问题激发学生创新,让学生在自主解决问题中构建知识网络,提高能力与科学素养,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 王鹤新
- 关键词:学案设计课堂教学理念
- 型同神异 天壤之别
- 2011年
- 原题一个直角支架AOB,AO水平放置,表面粗糙,OB竖直向下,表面光滑,AO上套有小环P,OB上套有小环Q,两环的质量均为m,两环间由一根质量不计、不可伸长的细绳相连,并在某一位置平衡。现将P环向左移一小段距离,两环再次达到平衡,那么将移动后的平衡状态和原来的平衡状态比较,AO杆对P环的支持力FN和细绳上的拉力T的变化情况是( )
- 王鹤新
- 关键词:平衡状态支持力
- 对2011江苏高考第5题的解析与拓展被引量:1
- 2011年
- 2011年江苏高考第5题:
如图1所示,水平面内有一平行金属导轨,导轨光滑且电阻不计.匀强磁场与导轨平面垂直.阻值为R的导体棒垂直于导轨静止放置,
- 王鹤新
- 关键词:高考匀强磁场导轨
- 建模教学之我见
- 2014年
- 物理模型是中学物理的核心内容,是物理系统或物理过程的概念化表征。物理模型的建构与应用是一种思维过程,也是一种思维方法,是当前科学探究中不可或缺的能力之一,也是历年高考试题中约定俗成的亮点之一。高考是中学物理教学的指挥棒,通过对模型试题的研究可以发现物理模型教学中的缺失并改进我们的物理教学,高考就能真正发挥对中学物理教学的指导作用。但如果研究仅限于表面,为考而练,而不从根本提高学生的建模能力与应用能力,则有违高考能力考查之本意。模型教学是落实课程标准中“过程与方法”目标的重要方式,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阐述如何有效实施模型教学,落实“过程与方法”的课程目标。
- 王鹤新
- 关键词:建模教学中学物理教学物理模型物理过程物理系统思维过程
- 值得深思的解法
- 2011年
- 题目如图1所示,固定的水平光滑金属导轨,间距为L,左端接有阻值为R的电阻,处在方向竖直向下,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质量为m的导体棒静止在导轨上,导轨与导体棒的电阻均可忽略.
- 王健文王鹤新
- 关键词:解法磁感应强度匀强磁场电阻导体
- 从竞赛题到高考题被引量:1
- 2011年
- 高考题与竞赛题之间的渊源,已有几年的历史.竞赛题在高考中的不断变相出现和高考物理改革的深化是相一致的,旨在加强对学生能力的考查,在近几年江苏自主命题的高考物理试卷中尤为突出.那么,这类高考题是怎样从竞赛题演变来的呢?下面列举几例说明.
- 王鹤新
- 关键词:高考题竞赛题物理试卷
- 挖掘教材例题 开展变式教学被引量:2
- 2013年
- 历年高考中都有部分试题源于教材却又高于教材.教材中的例题大多都蕴涵着丰富、深刻的知识背景.实践证明,以教材为素材组织高考复习,是提高复习效率的有效途径之一.在高三复习教学中,教师可充分挖掘教材中例题,对其进行恰当的引申、拓展、推广,进而实现变式教学.
- 王鹤新
- 关键词:教材例题变式教学高考复习知识背景复习教学复习效率
- 物理教材习题的二次开发及其功能
- 2014年
- 教材习题的二次开发,是指教师依据课标的精神和要求,站在学生的角度,对教材习题进行再加工、再创造,从而使之更好地适应具体的教学情景和学生的学习需求。
- 王鹤新
- 关键词:教材习题二次开发教学情景再加工再创造
- 非线性变化类问题的特殊解法赏析被引量:2
- 2011年
- 非线性变化类问题一直是历届高考中的热点、难点,体现了对学生能力命题的立意。本文就针对高中物理常见非线性变化类问题进行梳理,归纳出一般解题思路,引发学生深入思考、提升学生思维能力。
- 王鹤新
- 关键词:特殊解法赏析历届高考高中物理解题思路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