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田清海

作品数:18 被引量:37H指数:3
供职机构:西安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心病
  • 8篇冠心病
  • 7篇体外
  • 7篇体外反搏
  • 6篇心脏
  • 6篇起搏
  • 6篇冠心病患者
  • 6篇病患
  • 5篇心脏起搏
  • 5篇内皮
  • 4篇皮素
  • 4篇起搏器
  • 4篇内皮素
  • 3篇心律
  • 3篇心律失常
  • 3篇心脏起搏器
  • 3篇手术
  • 3篇组织型
  • 3篇外科
  • 3篇外科手术

机构

  • 15篇西安医科大学...
  • 2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陕西省人民医...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河南省人民医...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作者

  • 18篇孙济川
  • 18篇田清海
  • 6篇王聪霞
  • 5篇丁抗宁
  • 5篇张宝珍
  • 2篇张进虎
  • 2篇王玉环
  • 2篇段宗明
  • 2篇董新
  • 1篇安良
  • 1篇徐静
  • 1篇张岁龙
  • 1篇牛振民
  • 1篇岳天海
  • 1篇袁晓红
  • 1篇楚英杰
  • 1篇吴举民
  • 1篇朱参战
  • 1篇倪红燕
  • 1篇王恒

传媒

  • 3篇心功能杂志
  • 3篇中国生物医学...
  • 2篇临床心血管病...
  • 2篇陕西医学杂志
  • 1篇中国皮肤性病...
  • 1篇西安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循环杂志
  • 1篇医师进修杂志
  • 1篇航空航天医药

年份

  • 3篇2009
  • 1篇2003
  • 2篇2002
  • 1篇2000
  • 2篇1997
  • 3篇1996
  • 1篇1995
  • 1篇1994
  • 1篇1993
  • 3篇1985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冠心病患者血清载脂蛋白AI、B_(100)与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及其抑制物的相关性被引量:14
1997年
目的:探讨载脂蛋白AI、B100与冠心病患者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及其抑制物活性的关系。方法:对52例冠心病患者和25例健康人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载脂蛋白AI、B100浓度,并以发色底物法测定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及其抑制物的活性。结果:冠心病各类型中,急性心肌梗死(n=12)及不稳定性心绞痛(n=19)组载脂蛋白B100、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和P<0.001);载脂蛋白AI、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和P<0.01)。在稳定性心绞痛组(n=21),载脂蛋白B100和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亦升高(P<0.05),载脂蛋白AI与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亦降低(P<0.05)。相匹配的不稳定性心绞痛及对照组各19例的相关分析发现载脂蛋白B100与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活性无关,而载脂蛋白B100与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活性均呈正相关(r=0.8330和r=0.7729),载脂蛋白AI与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活性均呈负相关(r=-0.6734和r=-0.8674)。结论:载脂蛋白AI、B100浓度与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活性之间存在相关关系;载脂蛋白AI与纤溶?
王聪霞孙济川田清海丁抗宁张进虎岳天海
关键词:冠心病载脂蛋白T-PA抑制物
无创性胸壁皮肤电极心脏起搏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1994年
本文应用国产无创性心脏起搏监护仪,对42例缓慢型心律失常患者进行了胸壁皮肤电极心脏起搏,其中11例监测左、右心室压及主动脉和肺动脉压,23例抽取肺动脉血用Fick氏法测计心排量。各参数均与右室心内膜起搏对比。结果表明:无创性胸壁皮肤电机起搏确是一简便、快速、有效的临时起搏方法,可获得与心内膜起搏相似的血液动力学效果。
孙济川田清海朱参战董新段宗明党寅虎
关键词:心律失常
体外反搏对冠心病患者内皮素及组织型纤溶酶原活性的影响
王聪霞孙济川田清海丁抗宁张进虎
预防性心脏起搏62例的临床应用
田清海孙济川吴举民
关键词:心脏病外科手术心脏起搏器
冠心病患者红细胞膜脂微粘度改变与脂质过氧化的关系
2002年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红细胞膜脂微粘度改变与脂质过氧化的关系。方法 :应用荧光偏振技术测定了 3 5例冠心病患者红细胞膜脂微粘度 ,同时对血中过氧化脂质 ( lipidperoxide,L PO)及超氧化物歧化酶 ( superoxide dismutase,SOD)含量进行测定 ,并与 2 6例正常人比较。结果 :冠心病患者红细胞膜脂微粘度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升高 ( P<0 .0 1 ) ,其改变与血浆 L PO水平呈正相关 ,而与 SOD水平呈负相关。结论 :脂质过氧化可能是导致冠心病患者红细胞膜脂微粘度增大。
王玉环田清海孙济川张延均安良
关键词:冠心病脂质过氧化
体外反搏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被引量:1
1996年
体外反搏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西安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710004)程秦娣,丁秀娟,孙济川,田清海,张宝珍,向丽武警陕西总队医院(710054)王恒糖尿病伴周围神经病变临床比较多见,其发病率为43%~96%[1]。以双下肢对称出现的刺、麻、烧的、凉...
程秦娣丁秀娟孙济川田清海张宝珍向丽王恒
关键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体外反搏
心脏人工起搏术252例临床应用分析
田清海孙济川张宝珍
关键词:心脏传导阻滞心脏外科手术埋藏式起搏器
体外反搏对冠心病患者内皮素及组织型纤溶酶原活性的影响被引量:3
1997年
应用体外反搏(ECP)治疗40例冠心病患者,按病情分为3组,急性心肌梗死5例,不稳定型心绞痛13例,稳定型心绞痛22例。观察ECP前后内皮源性血管活性物质内皮素-1(ET-1)、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及其抑制剂(PAI-1)的变化。结果显示:反搏后ET-1含量、PAI-1活性明显下降;t-PA活性明显回升。提示ECP治疗冠心病除血流动力学、血液流变学等因素外,还可改变内皮源性血管活性物质的活性,从而对ECP治疗冠心病的机理提出了新的观点。
王聪霞孙济川田清海丁抗宁张进虎
关键词:冠心病体外反搏内皮素纤溶酶原活性组织型
体外反搏的血液动力学变化:15例双侧心导管法监测观察
孙济川王世臣田清海段宗明董新
埋藏式心脏起搏器致心动过速3例抢救体会
1993年
总结3例起搏器所致快速心律失常的观察治疗体会。抢救成功2例、死亡1例,因而呼吁临床医务工作者应对起搏器可能导致的各种心律失常表现和处理方法,尤其是起搏器频率“奔放”有足够认识;及时处理,保证病人安全。
田清海张宝珍孙济川
关键词:心脏起搏并发症心动过速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