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秦雁群

作品数:28 被引量:319H指数:11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项目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8篇石油与天然气...
  • 12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3篇盆地
  • 10篇油气
  • 10篇深水
  • 9篇勘探
  • 6篇地质
  • 6篇成藏
  • 5篇地层
  • 5篇被动大陆边缘
  • 5篇层序
  • 5篇层序地层
  • 4篇深水油气
  • 4篇石油地质
  • 4篇乌尔逊
  • 4篇勘探潜力
  • 4篇基准面
  • 4篇凹陷
  • 3篇地质特征
  • 3篇旋回
  • 3篇盐岩
  • 3篇油气成藏

机构

  • 24篇中国石油天然...
  • 13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 1篇中联煤层气有...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中国石油
  • 1篇中国石化中原...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作者

  • 28篇秦雁群
  • 8篇张光亚
  • 8篇邓宏文
  • 7篇梁英波
  • 5篇巴丹
  • 4篇侯秀林
  • 3篇王兆明
  • 3篇马锋
  • 3篇温志新
  • 3篇李潇
  • 3篇张磊
  • 2篇刘计国
  • 2篇郭佳
  • 2篇张新顺
  • 2篇万仑坤
  • 2篇汪永华
  • 2篇客伟利
  • 2篇梁旭
  • 2篇肖高杰
  • 2篇计智锋

传媒

  • 6篇中国石油勘探
  • 3篇石油与天然气...
  • 3篇地学前缘
  • 2篇现代地质
  • 2篇石油勘探与开...
  • 2篇岩性油气藏
  • 1篇石油学报
  • 1篇沉积学报
  • 1篇新疆石油地质
  • 1篇特种油气藏
  • 1篇地球科学(中...
  • 1篇天然气地球科...
  • 1篇西安石油大学...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3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 4篇2012
  • 5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乌—贝凹陷铜钵庙组、南屯组层序地层与沉积体系研究
综合应用地震、钻/测井与岩心资料,以经典层序地层学理论为指导,岩-电-震精确标定,识别了乌尔逊-贝尔凹陷铜钵庙组、南屯组区域(三级)层序边界面4个:SB1、SB2、SB3和SB4;最大湖泛面3个:F1、F2、F3,并重新...
秦雁群
关键词:断陷盆地乌尔逊-贝尔凹陷油层组层序地层地层划分与对比
文献传递
海相深水碎屑岩层序地层学理论进展及关键问题被引量:10
2017年
深水环境地质特征复杂,资料缺乏,有关海相深水碎屑岩层序地层学理论认识仍没有形成相对统一的观点。基于层序地层样式、层序单元界面、体系域构成及沉积体系分布位置等特征分析,阐述了经典的层序地层模式、基于深水体系类型划分的层序地层模式、基于深水沉积构型要素叠置样式的层序地层模式、基于四分体系域模型的层序地层模式和基于沉积物理界面的层序地层模式对深水碎屑岩沉积体系的处理方式或思路以及各种模式在深水沉积研究中的优缺点和适用条件。梳理了深水沉积"源-汇"过程与层序地层异源控制因素、深水基准面变化、深水层序地层级次划分和深水自旋回沉积等在深水层序地层学研究过程中一些关键问题,提倡在深水油气储层级别研究中,可开展基于资料和物理界面限定下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分析。
秦雁群计智锋万仑坤李志高霞马锋梁英波
关键词:基准面海相深水碎屑岩层序地层学
国外典型被动陆缘盆地深水油气聚集特征及勘探启示
全球深水油气发现是近年来全球油气储量增长的主要部分。据IHS(2013)数据显示,2012年全球新发现油气田共372个,新增油气探明储量原油7.69吨、天然气18.74亿吨油当量,其中海域占90%,且主要位于深水区。从2...
秦雁群张光亚耿长波王兆明张磊
文献传递
大庆长垣泉三、四段扶余油层储层特征与主控因素分析被引量:21
2012年
运用沉积学和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在岩心、测井、薄片、扫描电镜观察的基础上,对大庆长垣泉三、四段扶余油层储层特征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认为,该区发育下游曲流河、网状河和浅水三角洲3种沉积相,岩性为岩屑质长石砂岩和长石质岩屑砂岩;物性特点为低孔、超低渗透。影响储集性能的因素主要表现为2方面:平面上主要受沉积相带的控制;纵向上主要受成岩作用的影响,"底钙"降低了河道砂岩的储集性能,而溶蚀孔隙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储集性能。该研究成果对今后扶余油层的进一步勘探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梁旭邓宏文秦雁群肖良伟王文霞
关键词:储层特征主控因素沉积微相扶余油层
转换型被动陆缘盆地地质特征与深水油气聚集规律:以赤道大西洋西非边缘盆地群为例被引量:12
2016年
基于前人成果及油气勘探新发现资料,系统分析了赤道西非受转换断层强烈控制的转换型被动陆缘盆地群地质与深水油气聚集特征。构造解析与地层剖析表明,该地区盆地形态、基底断裂、变形序列和区域应力均受转换断层控制;经历了前转换陆内沉积期、陆内剪切裂谷期、陆洋转换压扭期及被动陆缘热沉降期4个演化阶段;形成4套区域性不整合,从东往西具有迁移性;充填了陆内剪切期河湖相碎屑岩、陆洋转换期陆相及滨浅海相碎屑岩为主和被动陆缘期海相碎屑岩为主的3套地层巨层序。地质结构显示,盆缘窄陆架、陡陆坡,断裂呈高角度张剪性,易发育转换脊或台地。深水沉积特点为小物源短距离近岸快速堆积,形成富砂的纵向叠置横向裙边状小型扇或扇复合体。深水油气勘探以陆洋转换-被动陆缘早期阶段岩性-地层和背斜构造圈闭为重点。
秦雁群张光亚巴丹梁英波贺正军宋成鹏刘小兵
关键词:裂谷型被动陆缘深水转换断层
海拉尔盆地乌尔逊凹陷北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与储层预测被引量:12
2011年
海拉尔盆地乌尔逊凹陷北部断裂复杂,沉积成因类型多,油藏类型认识不清。应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原理和分析方法,以岩心、测井、地震资料为基础,通过研究区主要含油层段(南屯组二段、大磨拐河组一段)层序地层关键界面的识别与对比,逐级控制,建立了盆地高分辨率层序格架。研究表明,乌尔逊凹陷北部苏131、苏102断块油藏产油层段跨越两个三级层序界面,主要产油层段位于大磨拐河组一段三级层序底部,主要储层为低位域滑塌浊积岩储集体,而不是此前认为的南屯组二段三级层序顶部的扇三角洲前缘砂体。通过对研究区主要产油层段的层序地层位置重新厘定与对储集体成因类型详细分析,提出了乌尔逊凹陷北部地区油藏类型应该为构造-岩性油气藏的新认识,并分析了砂层组的时空展布特征,为该油田深入开发与扩边提供了依据。
秦雁群邓宏文侯秀林杨金秀季春辉刘璐
关键词:基准面旋回南屯组大磨拐河组乌尔逊凹陷海拉尔盆地
印度东部盆地群地质特征、油气成藏与深水区勘探潜力被引量:4
2017年
基于印度东部盆地群区域构造沉积演化、地层充填和油气地质特征,建立深水扇体发育和成藏模式,分析深水区勘探潜力。印度东部被动大陆边缘形成源自东冈瓦纳古大陆裂解,经历了克拉通内裂谷(P_1—T)、东冈瓦纳裂谷(J_1—K_1)、裂后热沉降(K_2)和被动大陆边缘(K_3—N)4个演化阶段,发育裂后热沉降期末、被动大陆边缘I期末和Ⅱ期末3个明显不整合,形成裂谷期和被动大陆边缘Ⅰ期、Ⅱ期、Ⅲ期4套构造层,被动大陆边缘阶段沉积是盆地群地层主体,形成近岸叠覆型扇复合体、与三角洲有关的断裂坡折部位低位扇和前缘浊积扇两类富油气沉积体系。盆地内发育下二叠统、下白垩统、上白垩统和古近系4套证实的烃源岩,平面分布差异大;发育裂谷期砂岩和碳酸盐岩、裂后热沉降和被动大陆边缘时期三角洲和深水重力流砂岩等多种类型储集层,总体为中孔、低渗条件;油气盖层多、厚度变化大,漂移期多为区域封盖,其他时期则以局部封盖为主;形成上白垩统砂岩、古近系砂岩、新近系砂岩等8个成藏组合。被动大陆边缘阶段深水区油气勘探在平面上应以克里希那和高韦里河流三角洲地区为主,纵向上则以被动大陆边缘阶段与构造相关三角洲砂体、断裂坡折处低位扇、85°E海脊附近和高韦里盆地南部海域近岸扇复合体为重点。
秦雁群张光亚计智峰李志吴义平王兴龙梁旭
关键词:被动大陆边缘深水油气勘探深水扇三角洲
澳大利亚南卡那封盆地Moogooloo组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分析
2012年
以岩石学和沉积学研究为基础,通过分析澳大利亚南卡那封盆地Moogooloo组储层的碎屑成分、结构特征和孔隙类型,明确了储层的岩石学特征,根据沉积构造、测井曲线和粒度累计曲线研究了储层的沉积学特征。研究表明,Moogooloo组储层岩性为中粒—细粒的石英砂岩和亚石英砂岩,孔隙类型为残余原生粒间孔隙和粒内溶蚀孔隙;该套地层形成于中亚丁克斯期,沉积环境为水动力条件较弱的辫状河。在此基础之上,从沉积作用和成岩作用两个方面分析了储层物性影响因素,其中后者主要包括压实作用、胶结作用和溶蚀作用,具体来讲,沉积作用控制着原始孔隙的发育,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储层物性;而石英的次生加大是导致储层孔隙度下降的最主要原因。对南卡那封盆地Moogooloo组储层主控因素的系统研究有助于该储层下一步的评价和勘探,而层序和储层物性之间规律的初步探讨对于层序地层学的进一步应用有着积极的意义。
李昂秦雁群
关键词:成岩作用
全球深层油气勘探领域及理论技术进展被引量:124
2015年
通过对全球861个深层油气田储量、产量分布及近10年来的勘探发现和开发实践进行分析,揭示了全球深层油气藏的分布领域及形成的基本地质特征,预测了深层油气勘探潜力、理论与技术发展趋势。研究表明:目前深层大油气田发现个数、总储量和产量占全球比例总体上还较低,但近10年来的勘探发现展示了深层油气良好的发展前景。深层油气田主要发育在被动陆缘、前陆冲断带、克拉通区中下组合和裂谷盆地深层等领域。深层油气勘探及地质理论研究揭示深层油气的独特石油地质特征,其油气生烃特征突破了传统的油气消亡线,扩大了"油气窗"赋存范围;深部由于超压、深水重力流砂体沉积、碳酸盐岩生物礁发育、次生白云石化、裂缝发育和岩溶等多种作用而发育优质储层,突破了传统储层的"死亡线";盐岩发育及变形控制深层油气聚集及盐相关圈闭发育。未来,深部储层预测、超压预测、深层钻井、完井改造和测井技术发展将推动深层油气的勘探开发。
张光亚马锋梁英波赵喆秦雁群刘小兵张可宝客伟利
关键词:油气藏勘探领域石油地质勘探技术
层序演化对滩坝储集层成藏要素与分布的控制作用被引量:15
2010年
湖相滩坝砂体储集层在中国东部渤海湾盆地古近系断陷湖盆演化过程中广泛发育。湖盆滩坝体系的形成与分布控制因素较多,着重讨论了层序地层的发育与演化对滩坝储集层的形成、分布及成藏的控制作用:构造层序控制了滩坝形成与发育时期;滩坝体系主要形成于断陷盆地二级构造层序形成的早期和断坳转换期,分布于三级层序的湖侵体系域;湖平面的升降和沉积物供给控制了滩坝四、五级旋回的形成及构成。滩坝沉积的旋回性是滩坝储集层储盖组合形成、分布以及储集层非均质性的重要控制作用之一;四级旋回内较大湖泛泥岩段作为区域或局部盖层,控制了滩坝储盖组合的形成与发育位置,在总体湖侵背景下,不同储盖组合分布范围与成藏潜力各异。
林会喜邓宏文秦雁群高晓鹏龙国清赵宁颜晖潘福友邸永香
关键词:滩坝层序地层基准面旋回储盖组合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