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章云峰

作品数:18 被引量:52H指数:5
供职机构:宁波市第六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宁波市自然科学基金宁波市卫生局科研基金宁波市医学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7篇关节
  • 7篇关节镜
  • 6篇置换术
  • 5篇全髋
  • 5篇髋关节
  • 5篇关节炎
  • 4篇疗效
  • 4篇骨折
  • 3篇性关节炎
  • 3篇手术
  • 3篇术后
  • 3篇全髋置换
  • 3篇全髋置换术
  • 3篇自体
  • 3篇髋关节置换
  • 3篇髋关节置换术
  • 3篇髋置换
  • 3篇膝关节
  • 3篇继发
  • 3篇股骨

机构

  • 18篇宁波市第六医...

作者

  • 18篇章云峰
  • 17篇章军辉
  • 16篇狄正林
  • 16篇刘华
  • 12篇何志勇
  • 9篇李明
  • 8篇凌晶
  • 7篇徐荣明
  • 7篇冯建翔
  • 5篇陶昆
  • 4篇曾智敏
  • 3篇曾志明
  • 3篇方超华
  • 2篇陶崑
  • 1篇陈宏
  • 1篇李学渊
  • 1篇滕晓峰

传媒

  • 2篇中国骨伤
  • 2篇现代实用医学
  • 2篇中国骨与关节...
  • 1篇浙江医学
  • 1篇中华手外科杂...
  • 1篇中国修复重建...
  • 1篇中华关节外科...
  • 1篇浙江省医学会...

年份

  • 2篇2022
  • 1篇2021
  • 6篇2018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5篇2011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全髋置换术治疗化脓性髋关节炎后遗畸形继发骨关节炎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治疗化脓性髋关节炎后遗畸形继发骨关节炎的手术并发症及早期疗效观察。方法从2004年至2010年收集本组20例化脓性髋关节炎后遗畸形继发骨关节炎的患者,行THA术的患者,其中男8例,女12例,平均年龄48.5岁。髋关节化脓性感染发生时的平均年龄为10.2岁,从始发感染至行THA的平均间隔时间为34.5年,平均随访时间为3.8年。手术入路包括直接外侧入路(Hardinge入路)10例,后外侧入路10例;采用Kim分类法将髋臼与股骨侧的畸形进行分类,观测假体稳定性及假体周围骨溶解,采用Harris髋评分行术前与术后的临床疗效比较,采用Brooker方法判断异位骨化。结果根据Kim分类法,属于Ⅰ型9例(45%),Ⅱ型4例(20%),Ⅲ型7例(35%)。术中发生股骨骨折3例,1例患者下肢延长4cm后坐骨神经麻痹,无脱位、深静脉血栓形成及感染病例。X线随访结果:髋臼未发现>2mm的移位及外展角的变化;2例在髋臼上方出现>2mm囊性变,提示有骨溶解,2例股骨柄下沉2.5mm,1例股骨柄Gruen2区出现>2mm囊性变,上述患者均无临床不适,予以严密的随访。Harris评分术前平均为46.8分,术后平均为88.5分,有统计学差别(t=12.32,P<0.01)。异位骨化:BrookerⅠ型有2例,Ⅱ型1例。结论 THA是化脓性髋关节炎后遗畸形继发骨关节炎的有效治疗手段,术前严格的病例筛选与评估、良好的手术技术、正确的假体选择是获得术后良好疗效的关键。
章军辉凌晶刘华陶昆曾智敏章云峰何志勇狄正林冯建翔徐荣明
关键词:手术后并发症
关节镜下肩袖缝合术联合手法松解术在肩袖损伤合并关节粘连中的应用被引量:9
2018年
目的探讨肩关节镜下肩袖缝合术联合手法松解术在肩袖损伤合并关节粘连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48例肩袖损伤合并关节粘连患者,分为手术组及保守组。手术组患者实施肩关节镜下肩袖缝合联合手法松解术治疗,保守组患者行保守治疗。记录两组治疗前,治疗后1、3及6个月时的疼痛评分,肩关节活动度,肌肉力量及美国加州大学肩关节评分(UCLA)。结果保守组治疗后1个月后肩关节活动度及肌肉力量情况均优于手术组(P<0.05);治疗后6个月时,手术组肩关节活动度及肌肉力量情况均优于保守组(均P<0.05);两组治疗后1个月时V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时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保守组术后1个月时UCLA评分高于手术组,但术后6个月时低于手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肩关节镜下关节囊松解术在治疗肩袖损伤联合关节粘连中能显著改善患者疼痛情况,提高肩关节功能,减轻患者病痛;且相比保守治疗其长远疗效更佳,患者治疗后恢复情况更好。
章云峰章军辉刘华李明
关键词:肩关节镜手法松解术
金属对金属大直径股骨头与其他小头径全髋关节置换术短期临床效果的比较
目的探讨金属对金属大直径股骨头全髋置换术与其他小头径全髋置换术两种手术方法的优势,并比较两者的短期疗效。方法在同一医院,由同一医生完成的金属对金属大头全髋置换的病例40例,与小头径组(40例)进行配对研究。使配对病例的年...
章云峰狄正林何志勇章军辉
文献传递
自体骨软骨移植联合富血小板血浆技术治疗膝关节软骨缺损的初步随访结果
目的探讨自体骨软骨移植联合富血小板血浆治疗股骨髁软骨缺损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2016年1月-2016年12月,12例膝关节软骨缺损患者接受了自体骨软骨移植术联合富血小板血浆技术的治疗。10例缺损位于内侧髁负重区,2例...
李明狄正林章军辉刘华章云峰
全髋置换术治疗化脓性髋关节炎后遗症
目的化脓性髋关节炎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可引起明显的关节周围骨与软组织解剖畸形,全髋置换术治疗化脓性髋关节炎后遗症面临具大的挑战,有较高的并发症发生率,本研究的目的是对全髋置换术治疗化脓性髋关节炎后遗症的并发症及早期疗效观...
章军辉凌晶刘华陶昆曾志明章云峰何志勇狄正林冯建翔徐荣明
关键词:全髋置换术化脓性髋关节炎后遗症
文献传递
关节镜手术联合胫骨高位截骨术保膝治疗膝内侧骨性关节炎
目的探讨同期联合应用关节镜手术和胫骨内侧闭合截骨术治疗膝内侧间室骨关节炎合并内翻畸形患者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2017年8月至今,16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接受了关节镜手术联合胫骨内侧闭合截骨术的治疗。通过测量股骨胫骨角...
李明狄正林章军辉刘华章云峰
广泛多孔涂层柄应用于初次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无菌性松动翻修的短中期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广泛多孔涂层柄应用于初次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无菌性松动翻修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纳入我科2009-2014期间由同一主刀医生应用同一广泛多孔涂层柄对初次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无菌性松动行翻修术病例。收集病人基本信息、...
章军辉方超华狄正林何志勇李明曾智敏章云峰凌晶刘华陶坤
文献传递
盘状半月板切除术对中老年患者下肢力线的早期影响被引量:13
2018年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盘状半月板切除术后下肢力线的早期改变情况。方法纳入自2016-09—2017-05术前诊断为盘状半月板损伤且站立时膝关节能伸直的40例中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盘状半月板部分切除成形19例(A组),其中16例缝合修复,3例未修复。盘状半月板次全切除成形15例(B组),其中6例缝合修复,未修复9例。盘状半月板全部切除6例(C组)。分别于术前及术后1 d摄双下肢全长负重位X线片,测量并比较股胫角、机械轴偏移、外侧关节间隙。结果与术前相比,术后3组的股胫角、机械轴偏移和外侧关节间隙均发生明显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手术前后股胫角、机械轴偏移和外侧关节间隙差值的绝对值均小于B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组手术前后股胫角、机械轴偏移和外侧关节间隙差值的绝对值与C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侧盘状半月板切除术后即刻下肢力线即发生改变,主要表现为膝内翻减轻和膝外翻增加,而半月板切除量的增加导致下肢力线的改变程度也相应增加。术前应加强对下肢力线的评估,术中尽量保留和修复损伤的半月板。
李明刘华章云峰狄正林章军辉何志勇
关键词:盘状半月板关节镜半月板部分切除术下肢力线
肩关节脱位合并臂丛神经损伤的研究进展
2022年
肩关节脱位合并臂丛神经损伤可定义为因直接或间接暴力引起的肩关节脱位导致包括但不限于臂丛神经根干部及束支部麻痹或损伤,是肩关节脱位少见但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对上肢功能造成严重影响。但是由肩关节脱位合并臂丛神经的损伤容易被忽视,笔者就肩关节脱位合并臂丛神经损伤的流行病学、病因及损伤机制、诊断、治疗等的进展方面进行阐述,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包丞州章云峰滕晓峰李学渊陈宏
关键词:肩关节脱位臂丛神经损伤
开放楔胫骨高位截骨术对髌骨位置与关节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开放楔胫骨高位截骨术对髌骨位置、膝前痛及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2016年6月至2021年6月,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共纳入采用开放楔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的膝关节内侧骨关节病患者109例(111膝),其中男41例,女68例;年龄38~78(57.98±7.07)岁;病程1~36(8.58±6.91)个月。观察比较手术前后股胫角(femoral tibial angle,FTA),胫骨近端内侧角(medial proximal tibial angle,MPTA),负重位力线(weight bearing line,WBL)百分比,CD指数(Caton-Deschamps index),髌骨外倾角(lateral patella tilt angle,LPTA)和髌骨外移(lateral patella shift,LPS)。采用Lysholm评分评价膝关节功能,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价膝前痛程度,Kellgren-Lawrence(K-L)分级系统评价髌股关节骨关节炎进展情况。结果:109例患者获得随访,时间6~38(12.41±2.40)个月。术前FTA、MPTA、WBL百分比、CD指数、LPTA与末次随访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PS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8)。Lysholm评分由术前的(58.79±7.90)分增加到末次随访(76.05±7.36)分(P<0.05)。膝前痛VAS由术前的(3.28±1.95)分降低到末次随访(1.07±1.75)分(P<0.05)。膝髌股关节骨关节炎呈进展性改变,但手术前后K-L分级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放楔胫骨高位截骨术后髌骨出现了位置降低和外倾,但膝关节功能和膝前痛均有显著改善。开放楔胫骨高位截骨术引起髌骨位置的不利改变可能并没有影响临床结果。
李明张浩军方超华章云峰刘华狄正林章军辉
关键词:截骨术胫骨髌骨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