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琰
- 作品数:24 被引量:283H指数:10
- 供职机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自然科学总论哲学宗教更多>>
- 大学技术转移影响因素模型研究被引量:27
- 2007年
- 大学技术转移涉及到技术、技术提供者(主要为大学)和技术接受者(主要为企业)之间组织互动以及与环境相匹配的复杂过程。分别从技术、技术提供者、技术接受者以及环境四个方面探讨了其内在的规律性问题,并分别给出了分析模型。
- 章琰
- 关键词:大学技术转移影响因素
- 大学技术转移中的界面及其移动分析被引量:28
- 2003年
- 大学技术转移的界面由大学与企业两个系统之间的活动过程和相互作用所决定。从界面的视角来观察,大学技术转移既非单纯发生于大学系统内部,亦非单纯发生于企业系统内部,而是大学与企业两个系统之间的界面发生交互作用的一个双向互动的演化过程。大学技术转移界面具有模糊性、多样性和演化性的特征。在大学技术转移过程中,界面位置的移动直接对应着大学技术转移的模式选择。
- 章琰
- 关键词:大学技术转移
- 作为“过程”的技术被引量:12
- 2004年
- 本文以一种动态的思维与系统的观念来解读作为"过程"的技术,指出"过程"是一种包含着时间与空间维度的,同时也包含着人的实践活动的演化。分别从宏观意义上的抽象化技术,中观意义上的"技术集群"概念,以及微观意义上的具体化技术三个层次,探讨了技术在这三个层次上的"过程"性表现。
- 章琰
- 关键词:技术生命周期产业价值链技术进步技术集群
- 大学高科技产业发展制度选择探析被引量:21
- 2003年
- 大学的功能已经从单纯的研究、教学延伸为研究、教学、服务社会。大学服务社会的功能集中体现为"高科技辐射源"与"高科技企业孵化器"这两个基本的方面。大学科技园是大学高科技产业发展的一种制度选择、制度创新。作为孵化器和创新网络的大学科技园,还具备了耗散结构的某些特征和向区域性网络自组织发展的潜在可能性,这对大学科技园的未来发展战略以及大学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 章琰
- 关键词:大学科技园孵化器
- 哲学与社会科学中的“技术转向”——“第八届全国技术哲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被引量:6
- 2001年
- 尽管直到晚近时期 ,技术仍然称不上哲学与社会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主题 ,但在刚刚逝去的世纪里技术所取得的巨大进展却极大地促进了这一研究。一方面 ,在哲学与社会科学领域中普遍出现了一种可称之为“技术转向 (technicalturn)”的重要学术现象 ,———现代技术的渗透性影响 ,几乎迫使 2 0世纪所有重要的思想家与流派都不得不把技术当作自己的中心议题 ;另一方面 ,在此基础上 ,作为学科建制的技术哲学逐渐成形并成为哲学殿堂中一门引人瞩目的显学。于 2 0 0 0年 10月 14- 16日在北京清华园召开的“第八届全国技术哲学研讨会”无疑是这一学术新境况的见证。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理事长龚育之 ,我国著名技术哲学研究专家陈昌曙 ,以及来自全国相关研究领域的近百名专家、学者和研究生出席了此次由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技术哲学专业委员会与清华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中心主办 ,相关单位协办的技术哲学双年年会 ,共提交论文摘要 80余篇 ,正式论文近 70篇。在为期三天的会议中 ,与会代表们围绕“技术哲学的基本理论”、“现代高新技术发展的哲学问题”及“技术创新与科技成果转化”等三个专题进行了广泛而热烈的讨论。会议决定 ,“第九届全国技术哲学研讨会”将于 2 0 0 2年秋季在山西太原山西大学举行 ,会?
- 陈昌曙陈红兵陈文化张华夏张志林乔瑞金高亮华赵建军毛萍牟焕森刘则渊肖巍肖峰曾国屏郇庆治范冬萍黄锫坚李正风胡淑晶彭纪南钟书华王蒲生邓波邬焜王大洲杨耀武魏江王涌章琰刘友金
- 关键词:技术哲学哲学社会科学技术创新
- 技术转移中的知识流和知识产权分析被引量:8
- 2007年
- 论文首先从知识载体之间和知识载体内部两个角度,具体分析了技术转移中的复杂知识流,指出了技术转移过程中知识流的两种形态嬗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技术转移中的两个根本性问题,即由知识流的组织专属性的嬗变所带来的技术转移中权力的部分让渡,和由知识流从公共知识向私人知识的转化所带来的技术转移中利益的重新分配。论文最后从知识产权的规制和管理方面给出了促进技术转移、加速知识流动的建议。
- 章琰
- 关键词:技术转移知识流知识产权
- 大学技术转移的双重过程分析被引量:29
- 2004年
- 技术同时存在着知识态与嵌入态,大学在技术转移过程中,技术的这两种形态发生着不同的嬗变。分别探讨了大学技术转移中技术知识态的展现与转化过程,技术嵌入态的剥离与重构过程,认为大学技术转移正是同时包含了这两者的双重过程。促进大学技术转移的关键在于在这两种过程之间寻求一种平衡状态,找到一种互相匹配和适应的模式,使大学技术转移在成本与效用之间实现优化。
- 章琰
- 关键词:技术转移知识转化
- 组织间技术转移的界面分析被引量:12
- 2006年
- 技术转移在很多情况下是大学、科研院所等知识生产组织与企业等经济生产组织之间在系统界面上发生交互作用的一个极其复杂的演化过程。详细阐述了界面的概念,指出技术转移的界面具有渗透性、多样性、演化性的特征。组织间的信息不对称,不同质的主体间的差异性,是引起组织间技术转移界面障碍的主要原因。通过改变界面特性或者通过界面移动的途径,可以降低甚至消除转移障碍,实现技术转移中对界面的跨越。
- 章琰
- 关键词:技术转移
- 我国科学数据共享运行机制模式创新探讨——以产业技术联盟为例被引量:10
- 2021年
- 模式创新在创新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我国科学数据共享运行机制模式的创新一直备受关注。科学数据的本质属性和共享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它决定了谁可以在其中共享和使用数据。平衡且合理的相关利益者机制是保证数据共享能够成功进行的重要机制之一。目前,"政府主导"和"政府和市场主导相结合"是国内外科学数据共享的两种主要模式。这两种模式都具有各自不同的优缺点,以不同的方式产生了可观的收益。以市场为主导,第三方机构提供服务的模式也逐渐兴起并开始流行。中关村肾病血液净化创新联盟搭建的数据共享平台,为总结和分析我国第三方机构提供数据共享服务的模式和运行机制提供了借鉴。这种模式在科学数据共享组织参与、搭建平台、运营操作、平衡利益等方面有着自己的独特之处。其发展和实践经验可作为我国数据共享机制模式创新发展的参考。
- 章琰杨一图吴健张辉
- 关键词:科学数据共享共享机制产业技术联盟
- 中国科技创新人才的流动规律分析——基于国家 “万人计划 ”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的实证研究被引量:26
- 2020年
- 科技创新人才是整个科技创新系统中的核心,他们的迁徙也成为各地区、各机构之间竞争的表现形式。本文分析了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的简历,发现了他们学业与职业的流动规律:优质的学习环境是创新人才的成长背景,也是创新人才发展的诉求;流动强度提升,“近亲繁殖”现象得到缓解;流动次数与年龄正相关,整体趋势平缓;人才流动区域性失衡加剧,“马太效应”凸显。基于此,本文提出了完善跨境流动政策、扩大创新人才学术视野,鼓励人才就业流动、优化资源配置,改善人力资源环境、建立人才发展生态,丰富教育资源、协调“造才”与“引才”的关系等对策,以期对科技创新人才的流动与发展有所启示,对科技创新人才政策的完善有所裨益。
- 朱英郑晓齐章琰
- 关键词:科技创新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