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建昌
- 作品数:2 被引量:7H指数:1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计算中心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理学更多>>
- 青藏高原臭氧总量低中心与落基山臭氧低槽的基本特征——兼论高山静力亏损的成因被引量:7
- 2008年
- 采用小间隔O3值作细微天气学分析,定出高原O3低中心和落基山脉O3低槽。根据这些客观实体,明确其基本特征,研究其形成。青藏高原O3低中心常年存在,位于30°N以南,稳定少动,具有年较差小,春浅薄、秋深陷等基本特征。其形成主要靠高山的静力亏损。另一类O3低中心生于6月灭于9月,位于30°N以北,变化多动,是由位于30°N以南的主体低中心派生出来的,但其维持与发展只是部分与100 hPa上的青藏高压及其环流相联系并符合动力-热力观点。落基山脉O3低谷呈现分段低槽型,在山高、紧临大洋地段低槽明显,一年四季存在,夏季低槽分段更为清晰,是由热带、副热带低浓度O3侵袭而来。从整个南北走向来看,静力亏损是其基本成因。为了求出高山静力亏损率的概数,用分布在全球各处高于491 m的22个高山站(含491 m站)直接观测的O3资料,在求出气层O3总量后,根据最小二乘法计算,得到高山每上升1 km O3平均亏损率为4.4 DU。由于这是小尺度的现象,所以对于高山O3低谷,需要采用细微分析方法,研究O3平面场。
- 仇永炎魏民江爱良童建昌
- 关键词:青藏高原
- 小分子激发态及其解离过程的MCSCF/CI研究
- 1989年
- 本文用MCSCF/CI方法对NH_3,CH_5^+和CH_6^(2+)的基态和激发态进行了理论计算,结果表明:NH_3的A^1A_2″态和a^3A_2″态是Rydberg性质的激发态,并且都是解离性的激发态,解离过程是一个从Rydberg态向分子价态转变的过程;CH_5^+的A^1A′态和a^3A′态是Rydberg性和分子价态的混合;CH_6^(2+)的A^1A_1态和a^3A_1态是完全的分子价态。计算还指出,NH_3的X^1A_1′态是束缚态,CH_5^+和CH_6^(2+)的基态及各激发态中均存在三中心双电子作用。文中还给出了各个激发态的垂直跃迁能量和单重—三重分裂能,并从成键特征解释了激发态的性质及其对单重—三重分裂能的影响。
- 梁伟根王德民朱芝仙韩宗霑童建昌
- 关键词:分子激发态解离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