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童骏

作品数:20 被引量:92H指数:6
供职机构: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17篇建筑科学

主题

  • 9篇建筑
  • 4篇高层建筑
  • 4篇117大厦
  • 4篇超高层
  • 4篇超高层建筑
  • 3篇建筑结构
  • 2篇叠合
  • 2篇悬挑
  • 2篇悬挑结构
  • 2篇塔楼
  • 2篇筒结构
  • 2篇柱脚
  • 2篇装配式
  • 2篇斜拉
  • 2篇连续倒塌
  • 2篇螺栓
  • 2篇螺栓节点
  • 2篇建筑工
  • 2篇建筑工程
  • 2篇建筑工程技术

机构

  • 20篇华东建筑设计...
  • 1篇同济大学
  • 1篇世茂集团
  • 1篇华东建筑集团...

作者

  • 20篇童骏
  • 17篇包联进
  • 8篇姜文伟
  • 6篇黄永强
  • 5篇汪大绥
  • 5篇陈建兴
  • 4篇王建
  • 3篇刘志斌
  • 3篇吴江斌
  • 3篇孙战金
  • 3篇钱鹏
  • 3篇周建龙
  • 2篇陆道渊
  • 2篇李烨
  • 2篇徐婷
  • 2篇瞿璐
  • 1篇李国强
  • 1篇张富林
  • 1篇徐志敏
  • 1篇朱晓东

传媒

  • 9篇建筑结构
  • 3篇建筑结构学报
  • 2篇建筑钢结构进...
  • 1篇结构工程师
  • 1篇第二十一届全...
  • 1篇第10届全国...

年份

  • 1篇2023
  • 6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密柱框筒结构的回归与新演绎
2022年
框筒结构具有造型美观、实用灵活、受力合理以及整体性强的特点,在超高层建筑中得到了广泛应用。首先介绍了框筒结构的起源与发展;然后结合其受力特点介绍了其特有的“密柱深梁”的结构形式;最后通过对实际典型框筒结构案例受力特点的分析,论述了框筒结构在当前超高层建筑中的回归与演绎。结果表明:为满足建筑采光及通透性的建筑效果,采用开洞率较大的密柱框架,与核心筒组成“密柱框架+核心筒”结构体系,形成双重抗侧力体系,在增加结构适用高度的同时,也可以呈现良好的建筑视野效果。同时,为了追求室内无柱的效果,将密柱框架中的框架梁与框架柱内平,可以实现建筑与结构的完美统一。
包联进严从志童骏
关键词:框筒结构剪力滞后效应
天津高银117大厦基础设计研究被引量:10
2012年
天津高银117大厦结构高度587m,是目前国内在建的结构高度最高的超高层建筑。塔楼采用钢筋混凝土核心筒-巨型框架支撑结构。塔楼地处软土地区和高地震烈度区,建筑高宽比达到9.0,竖向荷载作用下巨柱最大轴力1 000MN,工程桩有效桩长75m,基础筏板厚度6.5m。超高层建筑物的这些特点给基础设计带来极大挑战。主要介绍了塔楼基础设计的关键技术,包括桩型选择和布置、基础筏板的沉降和内力分析、巨柱柱脚构造。另外,对基础埋深、结构嵌固端以及筏板冲切等若干问题进行了探讨。
周建龙包联进童骏陈建兴徐小华吴江斌徐志敏陆道渊
关键词:基础埋深嵌固端基础筏板冲切
超高层建筑锥形体型与结构设计的关系被引量:1
2022年
超高层建筑的高度越来越高,建筑功能逐渐综合化,建筑体型趋向于复杂化,给结构设计带来很大挑战。从超高层建筑锥形体型的发展趋势,对建筑锥形体型与超高层结构设计的关系进行了阐述。首先,锥形体型建筑可以充分利用结构材料,减少建筑物风荷载作用,尤其是横风向动力响应。其次,锥形结构布置可有效提高结构抗侧力体系的效率。再次,锥形结构布置能够提高结构的整体性能,如结构稳定、外部框架结构刚度等。因此,锥形体型是超高层建筑功能与结构优化相结合的产物,也是今后超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发展的必然趋势。
包联进陈建兴童骏钱鹏
关键词:超高层建筑
天津高银117大厦塔楼结构设计综述被引量:2
2022年
天津高银117大厦塔楼结构大屋面高度596m,高宽比9.5,为目前中国在建结构高度最高的超高层建筑。主要介绍了塔楼的结构布置方案、基础设计、主要构件和节点设计以及施工措施的影响。塔楼采用巨型框架支撑筒-钢筋混凝土核心筒抗侧力体系,保证结构刚度和构件承载力满足规范要求。采用超长钻孔灌注桩和6.5m厚筏板作为结构基础。沉降分析及观测结果表明,结构封顶4.5年后最大沉降值约100mm。巨型钢管混凝土柱截面积达45m2,尺度较大,试验结果表明巨柱截面仍满足平截面假定。对巨柱复杂连接节点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和试验研究,在保证安全性的基础上优化了节点构造。通过施工模拟,分析了施工措施对主体结构的影响,并给出了核心筒领先施工的高度建议。
包联进童骏陈建兴吴江斌周建龙汪大绥
关键词:超高层建筑筏板基础
天津高银117大厦塔楼基础沉降实测与分析被引量:3
2022年
天津高银117大厦塔楼建筑高度597m,塔楼结构体系复杂且竖向荷载大,基础底板埋深约25 m,场地以黏性土、粉土为主,中间夹有多层厚度变化较大的砂层,采用超长钻孔灌注桩,桩端埋深约102 m,以⑩_(5)粉砂层为桩端持力层。基于塔楼基础底板施工完成至结构封顶后4.5年的基础沉降实测数据,分析了塔楼基础沉降发展特性、沉降分布特征、底板沉降弯曲变形及弯矩值的发展与分布,探讨了塔楼基础沉降与施工进度、上部结构层数的关系,以及上部结构刚度、荷载及群桩刚度对基础沉降的影响机制。实测基础最大沉降、基础倾斜、相邻柱(墙)基的差异沉降皆小于规范控制值,底板弯矩也小于设计取值,表明深基础处于安全状态。天津高银117大厦塔楼基础沉降实测成果为天津地区类似工程安全施工积累了宝贵经验,也为国内软土地区600 m级超高层建筑基础工程设计提供了参考。
吴江斌王卫东王阿丹包联进童骏
昆明春之眼商业中心主楼结构设计
2022年
昆明春之眼商业中心主楼建筑高度407m,为抗震设防烈度8度区建筑高度超400m的超高层建筑之一,主楼采用巨型支撑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筒结构体系。主要介绍了主塔楼结构设计关键点,包括结构体系、黏滞阻尼布置、消能减震设计、地基基础的设计等;采用了屈曲约束支撑BRB、柱间黏滞阻尼器及悬臂黏滞阻尼等措施进行消能减震设计,采用弹塑性时程分析验证了消能减震措施的有效性。同时对不同施工顺序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的施工顺序对不同类别构件的均有一定影响。设计中需对施工顺序予以重视。在基础设计中则着重关注了基岩起伏对塔楼不均匀沉降的影响,采取增补抗压桩和后注浆增强的形式对基岩埋深较深的区域进行加强,保证其沉降满足规范要求。
童骏包联进汪大绥朱晓东闫琪任记波严从志
关键词:消能减震设计黏滞阻尼器不均匀沉降
装配式叠合波纹钢板耗能剪力墙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工程技术领域的装配式叠合波纹钢板耗能剪力墙,技术方案具体如下:主要包括边缘钢柱、边缘钢梁;还包括叠合波纹钢板耗能剪力墙单元,叠合波纹钢板耗能剪力墙单元由多块波纹板前后相互平行叠合;叠合波纹钢板耗能剪力墙...
钱鹏姜文伟童骏徐婷邱介尧任记波
文献传递
天津高银117大厦巨型支撑设计与思考被引量:19
2014年
天津高银117大厦结构高度为584m,高宽比为9.5,是目前国内在建的结构高度最高、最细柔的超高层建筑之一。塔楼采用钢筋混凝土核心筒-巨型框架支撑结构体系。立面巨型支撑跨多层分区布置,且与承重结构分离,底部大堂人字支撑自由长度达48m。针对巨型支撑的特殊布置形式,从概念出发,采用了屈曲约束支撑(Buckling Restrained Brace,简称BRB)代替普通支撑。优化方案解决了超长巨型支撑系统在罕遇地震作用下易屈曲失稳问题,确保了支撑筒的刚度和承载力,为塔楼提供第2道抗震防线,也间接降低了结构造价。缩尺试验结果表明,该工程低屈服强度软钢与常规合金钢混合芯材组成的BRB可以满足设计性能要求。最后,对该巨型支撑的设计要点进行了总结和思考,可为类似工程的设计提供参考。
包联进汪大绥周建龙陈建兴童骏陆道渊
关键词:屈曲约束支撑优化设计
装配式叠合波纹钢板耗能剪力墙
本发明属于建筑工程技术领域的装配式叠合波纹钢板耗能剪力墙,技术方案具体如下:主要包括边缘钢柱、边缘钢梁;还包括叠合波纹钢板耗能剪力墙单元,叠合波纹钢板耗能剪力墙单元由多块波纹板前后相互平行叠合;叠合波纹钢板耗能剪力墙单元...
姜文伟童骏钱鹏徐婷邱介尧任记波
文献传递
陆家嘴金融贸易区X3-2地块结构设计与研究
上海浦东陆家嘴金融贸易区X3-2地块项目采用框架-核心筒结构体系,其中核心筒由四个角筒以及联系角筒的拉结大梁和竖向支撑组成。根据结构体系和特点,结合抗震超限情况,提出了具体的结构抗震性能目标和抗震加强措施。 弹...
包联进陈建兴姜文伟刘志斌黄永强童骏
关键词:超高层建筑框架-核心筒结构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