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晓晔
- 作品数:9 被引量:41H指数:3
- 供职机构:上海市杨浦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上海市杨浦区中老年居民血脂水平调查
- 2008年
- 目的了解杨浦区社区中老年居民血脂水平状况。方法采用现况研究,用容量比例概率抽样方法抽取年龄在40岁以上的社区居民进行调查。结果男性胆固醇、血糖、甘油三酯均值分别为4.62mmol/L、4.37mmol/L和1.68mmol/L,女性胆固醇、血糖、甘油三酯均值分别为4.99mmol/L、4.57mmol/L和1.61mmol/L。男性胆固醇、血糖、甘油三酯异常率分别为12.24%、3.06%和37.76%,女性胆固醇、血糖、甘油三酯异常率分别为18.63%、4.90%和24.51%,男性甘油三酯异常率高于女性。女性胆固醇异常随年龄的增加而出现升高趋势,男性胆固醇异常随年龄的增加而出现降低趋势,并有向低龄化发展的趋势。甘油三酯异常与胆固醇异常是互为危险因素。结论杨浦区社区居民中老年人群血脂异常率已接近高发地区,开展血脂异常的群体防制工作尤为重要。
- 黄惠敏何露林沪江谢梦管晓晔
- 关键词:血脂流行病学
- 全面二孩政策对上海市杨浦区户籍居民生育水平的影响分析被引量:4
- 2021年
- 【目的】探索全面二孩政策出台后对居民生育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上海市杨浦区的户籍人口出生登记数据,分析政策实施后户籍人口的生育特征及其变化情况。【结果】在生育水平方面,仅2016年总和生育率高于1,为1.04,其余3年均为0.8左右;在孩次方面,二孩出生数在政策的刺激下有所上升,但二孩增加数远低于一孩减少数。2015—2018年该地区户籍二孩出生数占总出生数的比例分别为18.84%、20.03%、26.29%和24.35%。2015年1月至2016年8月,二孩出生比例呈缓慢上升趋势,月度变化百分比(APC)为0.34%(P>0.05);2016年9月至2017年5月,二孩出生比例呈明显上升趋势,APC为3.97%(P<0.05);2017年6月至2018年12月,二孩出生比例呈下降趋势,APC为-0.97%(P<0.05)。【结论】在生育政策利好的情况下,杨浦区的生育水平依然处在极低水平。
- 黄丽李辉管晓晔赵佳韩雪
- 关键词:生育水平低生育率
- 上海市杨浦区妇女乳腺与生殖器官癌症死亡流行特征
- 2009年
- [目的]探讨上海市杨浦区妇女乳腺与生殖器官癌症死亡现状及流行特征,为今后妇女癌症防治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方法]收集1988年至2007年杨浦区共20年的肿瘤死亡监测资料,分析女性乳腺癌与主要生殖器官癌症死亡情况。[结果]1988年到2007年杨浦区妇女乳腺癌与主要生殖器官癌症死亡率分别是乳腺癌12.53/10万、宫颈癌2.15/10万、子宫体癌和未特指部位子宫恶性肿瘤2.69/10万、卵巢癌4.68/10万、外生殖器癌0.25/10万。乳腺癌、宫颈癌、子宫体癌和未特指部位子宫恶性肿瘤死亡主要以70岁以上老年人群为主,卵巢癌死亡以50岁以上人群为主。[结论]加强杨浦区女性乳腺与生殖器官的保健,减少女性乳腺与生殖器官癌症的死亡,仍是今后杨浦区妇女保健工作和癌症防治工作的重要内容。
- 李安乐管晓晔李辉韩雪
- 关键词:乳腺肿瘤生殖器官肿瘤死亡率
- 上海市杨浦区1993—2007年老年人伤害死亡原因分析被引量:13
- 2009年
-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生活方式的变化,居民平均期单寿命的延长,老年人口的比重逐渐增大,其健康状况已受到社会的关注。伤害严重威胁着老年群体的健康和生命,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了解和分析杨浦区老年人伤害致死原因,对预防和控制老年人伤害事件的发生、发展及降低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可为开展伤害预防提供科学依据。
- 管晓晔张涛李辉
- 关键词:老年人死亡率
- 2010年上海市杨浦区居民主要死因及减寿年数分析被引量:17
- 2012年
- 目的了解上海市杨浦区居民主要死因及潜在寿命损失情况,为疾病预防和控制提供决策依据。方法通过死亡率、期望寿命、去死因期望寿命、减寿年数等指标分析居民死亡和减寿的主要原因。结果 2010年杨浦区居民死亡率7.85‰(标化死亡率2.24‰),男性高于女性;前五位死因依次为:心脑血管疾病、肿瘤、呼吸系疾病、内分泌营养代谢性疾病、损伤与中毒,死亡率在33.70/10万~292.49/10万;期望寿命82.52岁,去除心脑血管疾病和肿瘤后,预期寿命分别可增加6.58岁和3.96岁;以减寿年数(YPLL)计,导致潜在寿命损失的前五位死因分别为肿瘤、循环系病、损伤与中毒、新生儿病及先天异常;以平均减寿年数(AYLL)计,导致潜在寿命损失的前五位死因依次为新生儿病、先天异常、传染病和寄生虫病、损伤与中毒和肿瘤。各年龄段的主要死因各有特点。结论对主要影响中老年人口的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等慢性病进行防治的同时,也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主要影响低年龄组死因的损伤与中毒及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等的防治工作。
- 管晓晔李辉
- 关键词:死亡率去死因期望寿命减寿年数
- 上海市杨浦区消化道肿瘤死亡监测分析被引量:2
- 2001年
- [目的]了解消化道肿瘤死亡变化情况,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 1995年- 1998年上海市杨浦区消化道 肿瘤死亡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消化道肿瘤以胃、肝、肠癌为主,男女死亡率分别为111/10万和81.53/10万,男性高于 女性;男女消化道肿瘤以及男性肠癌、女性胆囊癌和胆管癌死亡率上升趋势显著;消化道肿瘤标化YPLL男性高于女性,升幅则女 性大于男性。[结论]胃癌、肝癌、肠癌仍是今后肿瘤防治的重点,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和不合理的饮食结构,广泛开展群众性健康教 育,只有这样才能控制和降低消化道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减少消化道肿瘤的危害。
- 戴颖秀管晓晔李辉
- 关键词:消化道肿瘤死亡率流行病学
- 2008年上海市杨浦区户籍人口出生监测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了解杨浦区人口发展趋势和变化。方法利用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出生监测系统资料,对2008年杨浦区户籍活产婴儿的出生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8年杨浦区户籍人口粗出生率为5.21‰,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02.85;总生育率为21.64‰,总和生育率为0.81,生育旺盛期出现在25~29岁妇女,出生以初产为主,占93.36%;初产妇为第一胎者占66.65%;新生儿平均出生孕周为38.70周,平均出生体重为3350.50g,正常体重新生儿占89.33%;新生儿畸形发生率为11.39‰;出生人口剖宫产率为67.98%。结论该区生育水平有上升趋势,由于年龄结构的变化,该区将进入周期性生育高峰;提示25~34岁年龄组生育更优生。2008年出生性别比首次达到国际公认值范围;高流产率、高剖宫产率应引起社会关注。
- 管晓晔李辉张涛
- 关键词:出生率生育率总和生育率剖宫产率
- 杨浦区1992—2007年居民糖尿病死亡率趋势分析被引量:3
- 2008年
- 糖尿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随着社会的进步、生活方式的改变等多种因素导致了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目前,糖尿病患病率、致残、病死率及总体健康危害程度已居非传染病的第3位,是致死、致残并造成医疗开支急剧增加的主要疾病,糖尿病已经成为影响我国公民健康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笔者对杨浦区1992-2007年居民糖尿病死亡特点及变化趋势进行分析,以为今后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 管晓晔张涛李辉
- 关键词:糖尿病死亡率
- 1993-2007年上海市杨浦区老年人伤害死亡原因分析
-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生活方式的变化,居民平均期望寿命的延长,老年人口的比重逐渐增大,其健康状况已受到社会的关注.伤害严重威胁着老年群体的健康和生命,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本文分析了杨浦区老年人伤害致死原因,为...
- 管晓晔张涛李辉
- 关键词:公共卫生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