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俊
- 作品数:34 被引量:179H指数:8
- 供职机构:湖南省儿童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145例转归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分析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的转归情况,了解影响ROP转归的因素。方法:2011-09/2012-09我院新生儿监护病房住院诊断为ROP的患儿共145例,其中男110例,女35例,记录其转归情况,对手术组与非手术组的孕周、出生体质量、吸氧时间、吸氧方式(持续正压通气(CPAP)或机械通气)、肺表面活性物质应用、败血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早产儿视网膜病变145例为1~3期患儿,无1例4~5期病变,36例(24.8%)行视网膜光凝或(和)冷凝,109例(75.2%)患儿完全自然退变或阈值前病变病情稳定未手术。采用卡方检验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孕周、吸氧时间、CPAP或机械通气及败血症与ROP转归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孕周、吸氧方式、败血症是ROP病情进展的相关因素,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ROP大部分可自行退变或病情稳定不需手术,小孕周、机械通气或CPAP、吸氧时间长、败血症可加重病情,增加手术机率。
- 王曦琅熊师罗俊吴九菊周立军王平
- 关键词:视网膜病变早产儿转归影响因素
- 儿童眼保健与临床结合模式探讨与推广
- 陶利娟王曦琅罗瑜琳王平杨俊芳王可为肖志刚郭燕谭艺兰罗俊杨慧玲漆争艳熊师
- 该项目通过建立以儿童眼保健为基础,临床诊断治疗相结合的儿童眼病防治体系。利用医院眼科的资源,贯彻执行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临床与保健相结合,探讨儿童眼病防治的最佳模式,加强了基层医疗妇幼保健机构儿童眼保健网络建设,其成果属...
- 关键词:
- 关键词:儿童眼保健眼病防治
- 泪道硅胶管置入在小儿泪道疾病中的应用
- 2010年
- 杨慧玲罗俊熊师王曦琅陶丽娟
- 关键词:泪道疾病硅胶管置入小儿
- 湖南省儿童医院2010-2012年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发病情况及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4
- 2013年
-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etinopathyofprematurity,ROP)是发生在早产儿,尤其低出生体重早产儿的一种视网膜毛细血管发育异常的双侧性眼病,是影响早产儿生存质量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世界范围内儿童致盲的主要原因,约占儿童致盲原因的6%~18%。在我国,随着围产医学的进步和新生儿监护设施的完善,早产儿成活率大大提高,ROP发生率也随之显著增高。
- 郭燕王平陶利娟王曦琅罗俊
- 关键词: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发病情况低出生体重早产儿血管发育异常
- 泪道硅胶管置入在小儿泪道疾病中的应用
- 杨慧玲罗俊熊师王曦琅陶丽娟
- 巨细胞病毒HCMV对婴幼儿视网膜的影响被引量:6
- 2014年
- 目的了解婴幼儿感染HCMV后,HCMV对婴幼儿视网膜的影响。方法收集2013年1—12月,在我院进行广域视网膜筛查(RetCamⅡ)的1500例HCMV阳性患儿的临床资料,对其眼底的检查结果和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500例患儿中,有眼底病变的为307例(20.47%),视网膜渗出样改变的为167例(300眼),视网膜出血88例(172眼),ROP15例(24眼),视网膜全部剥脱1例(1眼),视神经发育不全6例(10眼),视盘水肿30例(60眼)。结论婴幼儿视网膜病变危害严重,HCMV感染为婴幼儿视网膜病变的高危因素,应重视早期筛查,对病变婴幼儿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 陈瑜龙琦王小英罗俊周立军田蜜
- 关键词:婴幼儿巨细胞病毒视网膜
- 双眼视觉训练对间歇性外斜视儿童术后双眼视功能重建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5
- 2013年
- 目的:观察双眼视觉训练对间歇性外斜视儿童术后双眼视功能重建的疗效。方法:将2010-01/2011-10收治的112例间歇性外斜视患儿,术后分为3组,第1组采用同视机进行双眼视觉训练,第2组采用视知觉学习训练软件进行双眼视觉训练,第3组为对照组,未进行双眼视觉训练。对三组患儿术后视远、视近立体视锐度及术后1a眼位正位率进行观察比较。结果:两组视觉训练患儿视远、视近立体视锐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在术后1a随访时,对照组眼位正位率显著低于其他两组。结论:间歇性外斜视患儿术后进行双眼视觉训练,可显著促进患儿双眼视功能的重建,降低眼位回退率,提高手术成功率。
- 郭燕王平漆争艳罗俊张金梅
- 关键词:双眼视觉间歇性外斜视儿童
- 免散瞳眼底照相技术在学龄前儿童眼底病筛查中的应用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观察免散瞳眼底照相机在检查中所见的学龄前儿童眼底病变的发病情况,并与直接检影镜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方法:收集2012-04/2013-10来我院眼科门诊就诊的学龄前儿童3896例7760眼,采用日本Topcon TRC-NW300彩色荧光眼底照相机拍照,图像及时保存,并进行直接检影镜检查。结果:免散瞳眼底照相技术的检出率较直接检影镜高。3 896例7 760眼患儿中,检出41眼(1.05%)眼底异常者。其中视网膜有髓鞘神经纤维(24.39%)、牵牛花综合征(21.95%)、视网膜色素变性(14.63%)、先天性视网膜劈裂(12.20%);而儿童眼病非单一发生,常伴有视力异常(68.30%)、屈光异常(63.41%)、斜视(19.51%)。结论:免散瞳眼底照相技术具有不用药物散瞳,学龄前儿童易于接受,图像结果即刻显示,能够直观、清晰显示眼底各种病变,对学龄前儿童眼病筛查有重要意义。
- 罗俊谭艺兰杜芬陈瑜陶利娟
- 关键词:儿童眼病视网膜病变
- RetCam Ⅱ数字视网膜照相机在新生儿眼底病变筛查中的应用被引量:6
- 2011年
- [目的]探讨新生儿眼底病变安全可靠的筛查方法.[方法]对4 326例新生儿进行RetCam Ⅱ数字视网膜照相机检查,其中早产儿3 473例,第一次检查时间为足月儿生后1-4周,早产儿矫正胎龄32-42周.[结果]筛查出早产儿视网膜病变278例(6.43%),视网膜渗出257例(5.94%),视网膜出血166例(3.84%),球内占位性病变23例(0.53%),先天性视网膜皱襞6例(0.14%),牵牛花综合征2例(0.05%).[结论]新生儿眼底病变危害严重,应重视早期筛查,使用RetCam Ⅱ数字视网膜照相机进行新生儿眼底病变筛查是安全有效的手段.
- 熊师杨慧玲王曦琅罗俊陶利娟王平
- 关键词:眼底眼疾病
- 屈光参差性弱视的研究被引量:5
- 2011年
- 双眼在一条或两条子午线上的屈光力存在差异时,称为屈光参差。屈光参差是导致儿童弱视的常见原因之一,且其发病率呈现随年龄逐渐上升的趋势。屈光参差的形成原因很多,不单是眼轴长度差异所致。屈光参差达到一定程度时造成融合困难,立体视下降,形成弱视。屈光参差性弱视的发病机制复杂,近年来通过磁共振来探讨其神经机制已取得一定成果。目前矫正屈光参差方法包括:框架眼镜、遮盖与药物治疗、硬性透氧性角膜接触镜(RGP)、屈光手术等,框架眼镜结合遮盖与药物治疗是最传统的治疗方法,但框架眼镜无法避免光学欠缺,RGP则克服了这一困难,而屈光手术直接作用于角膜,避免了光学像差,较框架眼镜和RGP更能改善立体视。
- 罗俊王平
- 关键词:屈光参差弱视视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