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军德
- 作品数:39 被引量:62H指数:5
-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59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X线诊断57例乳腺癌回顾性分析
- 目的:分析乳腺癌的钼靶X线表现,提高乳腺癌的诊断率.方法:经过病理诊断的乳腺癌57例,回顾性分析X线表现.结果:乳腺癌的X线主要表现为小于临床触诊的肿块、恶性钙化、非对称性局限性或弥漫性致密浸润影、结构紊乱.结论:乳腺癌...
- 张云平赵邦罗军德陈应伟邓亚赵梓霖耿宽
- 关键词:乳腺癌钼靶X线病理学
- 文献传递
- 2例肝过量铁质沉积症CT和MRI影像表现
- 2011年
- 病例1 男,43岁,主诉疲乏、肝区隐痛。查体:皮肤、黏膜无黄染和色素沉着,肝脏于肋下3~4cm处可触及,质中等,触痛明显;侧卧时左肋下2—3cm处可触及脾脏,质中等。眼科检查:双眼未见KF环。
- 罗军德毕开德张晓邓亚张云平
- 关键词:影像学
- 先天性输尿管下端闭锁伴输尿管、肾脏囊状扩张积水1例
- 2004年
- 输尿管先天性发育异常并不多见,而输尿管膀胱处先天性闭锁更为罕见,为了提高对该病的认识,笔者将此病的影像表现及本院手术证实一例报告如下:
- 赵邦罗军德解开鹏
- 关键词:输尿管扩张影像表现肾积水
- CT联合MRI静脉血管成像诊断脑静脉血栓形成价值研究被引量:4
- 2018年
- 目的:探讨CT静脉血管成像(CTV)联合MRI静脉血管成像(MRV)在脑静脉血栓形成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脑静脉血栓形成47例,均行常规CT和MRI平扫;同时行CTV检查31例,MRV检查32例,并通过MMWP工作站进行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重建(VRT)、多平面重建(MPR)等后处理。结果:(1)本组47例影像学检查显示,病变位于上矢状窦17例(36.1%),横窦8例(17.0%),乙状窦6例(12.7%),直窦4例(8.6%),上矢状窦及乙状窦均受累2例(4.3%),横窦及上矢状窦均受累3例(6.4%),横窦及乙状窦均受累1例(2.1%),横窦、乙状窦及上矢状窦均受累2例(4.3%),乙状窦、横窦及颈内静脉受累1例(2.1%),脑静脉血栓3例(6.4%)。(2)本组行CTV检查31例,通过MMWP工作站MIP、VRT、MPR等后处理,能清晰、直观地显示脑静脉窦及脑静脉情况,其中,表现为受累的脑静脉窦内完全或不完全充盈缺损27例,漏诊4例;诊断率87.1%。行MRV检查32例,能清晰、直观地显示脑静脉窦及脑静脉情况,其中,表现为病变部位的充盈缺损31例,漏诊1例;诊断率90.6%。本组47例采用CTV联合MRV检查,后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证实,诊断符合率100.0%。行CTV检查呈阳性表现27例,经DSA检查均明确病变;漏诊4例,CT平扫及CTV检查均表现为阴性,同时行MRV检查后明确病变,经DSA检查证实为脑静脉血栓形成。行MRV检查呈阳性表现31例中,29例经DSA检查均明确病变,2例经CTV及DSA检查证实为假阳性;漏诊1例未见明显充盈缺损影,经CTV及DSA检查证实为横窦血栓。结论:CTV联合MRV检查,对早期发现和诊断脑静脉血栓形成具有重要价值,可显著提高诊断率。
- 罗军德黄聪淦登卫赵梓霖周顺兴张恒胜
- 关键词:脑静脉血栓磁共振静脉血管成像
- 钼靶X线在边疆地区女性乳腺常规体检中的重要意义和价值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探讨钼靶在妇女乳腺常规体检中的价值。方法:收治乳腺常规体检妇女200例,采用钼靶检查,分析检查结果。结果:检出恶性肿瘤6例,增生183例,良性肿瘤11例。结论:钼靶在妇女乳腺常规体检中的价值显著。
- 陈应伟罗军德蒋丹萍
- 关键词:钼靶
- 恶性室管膜瘤l例报告
- 2003年
- 王才富罗军德
- 关键词:CT髓母细胞瘤脑血管造影X线平片
- 肺挫伤的X线诊断
- 2003年
- 王才富罗军德等
- 关键词:肺挫伤X线诊断X线表现
- 囊性淋巴管瘤DSCT表现及病理对照
- 目的:探讨囊性淋巴管瘤的DSCT表现与病理对照分析.
方法:搜集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囊性淋巴管瘤15例的DSCT影像资料,分析病灶DSCT表现,并与手术及病理结果对照.
结果:15例囊性淋巴管瘤中,位于...
- 黄聪罗军德邓亚淦登卫耿宽马雯慧
- 关键词:囊性淋巴管瘤病理机制
- 文献传递
- 成人型环状胰腺27例影像学分析被引量:2
- 2016年
- 环状胰腺是一种先天性发育畸形,临床少见,成人型更为罕见,国内文献([1-4])多为个案报道。成人型环状胰腺的临床表现不典型,且多由并发症引起。为了提高对本病的认识,近期,我们对2001年9月-2015年12月成人型环状胰腺27例的影像学特征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本组27例中,男19例,女8例;年龄2278岁,平均43岁。
- 黄聪罗军德赵梓霖淦登卫耿宽
- 关键词:影像学
- 双能CT对手屈肌腱损伤及修复的评价作用
- 2013年
- 目的探讨双能CT对手屈肌腱损伤及修复的评价作用。方法对20例手屈肌腱损伤患者术前及部分术后患者行双能CT扫描,使用Dual Energy-Tendon软件后处理系统,行VRT、MPR、CPR观察手屈肌腱的损伤及修复情况,并与临床医师手术进行评估及其他影像资料进行对比。结果双能CT能够清晰显示绝大多数手屈肌腱断裂、撕裂、粘连、痉挛、受压等损伤情况,可以观察到手屈肌腱形态、连续性及止点的改变。本组15例手屈肌腱损伤均得到临床手术证实,术后修复评估13例,均由临床医师评估并经其他影像资料得以证实,确诊率为95%。结论双能CT能清晰显示手屈肌腱的损伤情况,并能对手肌腱损伤后修复进行准确评估,为临床术前指导及术后疗效评估提供准确参考。
- 罗军德淦登卫马斌邓亚赵梓霖解天梅
- 关键词:双能CT手屈肌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