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罗怀良

作品数:96 被引量:1,101H指数:16
供职机构:四川师范大学地理与资源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四川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88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5篇经济管理
  • 22篇农业科学
  • 15篇环境科学与工...
  • 9篇天文地球
  • 5篇文化科学
  • 5篇历史地理
  • 3篇社会学
  • 2篇生物学
  • 2篇水利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建筑科学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14篇生态
  • 13篇农业
  • 11篇气候
  • 10篇土地利用
  • 10篇城市
  • 8篇农田
  • 8篇丘陵
  • 8篇旅游
  • 7篇气候变化
  • 7篇作物
  • 7篇川中丘陵
  • 6篇碳密度
  • 6篇碳排放
  • 6篇农田生态
  • 6篇农田生态系统
  • 6篇丘陵区
  • 6篇川中丘陵区
  • 5篇遥感
  • 5篇土地利用变化
  • 5篇资源型

机构

  • 83篇四川师范大学
  • 16篇中国科学院
  • 6篇成都理工大学
  • 5篇西南大学
  • 4篇西南师范大学
  • 3篇中国地质科学...
  • 2篇教育部
  • 2篇绵阳师范学院
  • 1篇内江师范学院
  • 1篇四川大学
  • 1篇西华大学
  • 1篇四川省农业科...
  • 1篇重庆市环境保...
  • 1篇合肥职业技术...
  • 1篇通辽市实验中...

作者

  • 94篇罗怀良
  • 12篇彭文甫
  • 12篇周介铭
  • 11篇赵景峰
  • 10篇杨存建
  • 9篇陈浩
  • 7篇朱波
  • 5篇陈国阶
  • 4篇袁道先
  • 4篇徐新良
  • 3篇李逸永
  • 3篇张小娟
  • 3篇王石英
  • 3篇王睿
  • 2篇吴丽丽
  • 2篇李霞
  • 2篇王广杰
  • 2篇许可
  • 2篇王慧萍
  • 2篇冉茂玉

传媒

  • 13篇四川师范大学...
  • 5篇生态学报
  • 5篇资源开发与市...
  • 5篇山地学报
  • 5篇云南地理环境...
  • 4篇长江流域资源...
  • 3篇中国岩溶
  • 3篇生态科学
  • 3篇自然资源学报
  • 2篇水土保持研究
  • 2篇地理教育
  • 2篇西南农业学报
  • 2篇中国农学通报
  • 2篇高师理科学刊
  • 2篇中国国土资源...
  • 2篇绿色科技
  • 1篇河北师范大学...
  • 1篇四川环境
  • 1篇国土与自然资...
  • 1篇商场现代化

年份

  • 3篇2024
  • 3篇2023
  • 5篇2022
  • 2篇2021
  • 3篇2020
  • 4篇2019
  • 5篇2018
  • 6篇2017
  • 4篇2016
  • 4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7篇2011
  • 4篇2010
  • 3篇2009
  • 6篇2008
  • 5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9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农业生产对气候变化的脆弱性与适应对策研究
生产对气候变化的脆弱性研究受到国内外的关注.本文在简述气候变化的脆弱性、敏感性、适应性的概念的基础上,从敏感区定性划分、区域脆弱性的定量分析、粮食作物的脆弱性分析三方面,概括总结了我国近20年来在农业生产对气候变化的脆弱...
吴丽丽罗怀良
关键词:农业生产气候变化脆弱性
川中丘陵地区近55年来农田生态系统植被碳储量动态研究--以四川省盐亭县为例被引量:43
2009年
通过农田样方观测与实验分析获得主要农作物的含碳率、经济系数、果实水分系数,再根据盐亭县近55年来(1949~2004年)农作物产量与耕地面积的相关数据,估算了该区农田生态系统植被碳储量与碳密度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近55年来该区农田植被碳储量和植被碳密度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具有碳汇效应;但植被碳储量和碳密度很不稳定。植被碳储量以大春作物为主(占总碳储量的70.80%);近期大春作物的比重略有下降,而小春作物所占比重则略有上升。今后该区应加强农田基本建设,维持农业生产和农田植被碳储量的稳定;改进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提高作物单产、农田植被碳储量和碳密度;适度扩大水稻、马铃薯和油菜等作物的种植面积,稳定小麦播种面积。
罗怀良
关键词:农田生态系统碳密度
近10年来高新技术产业对绵阳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
2017年
为了探寻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选取绵阳市为研究对象,通过成德绵高新技术产业带的成都、德阳、绵阳3市近10年来(2005~2014年)的高新技术产业区域动态对比,并基于灰色关联相关理论利用灰色关联法测算绵阳市5大产业与GDP(国内生产总值)的关联度,探寻绵阳市高新技术产业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结果表明:(1)绵阳市的科技基础相比于成都弱,科技活动人员增长速度慢,且低于经济带整体水平;R&D(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高于全带的比重水平,但投入比例却呈下降趋势,且近几年与德阳市差距慢慢在缩小。(2)绵阳市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呈波动变化状态,且从2008年开始低于整个经济带水平。但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持续增长,且占GDP的比例高于成都与德阳。(3)绵阳市在近10年间,高新技术产业与GDP增长的相关性为0.706 6,不及第三产业和工业,还没有完全成为带动全市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因此应加大对高科技人才引进和培养,增加科技经费和技术的投入;加强与发达地区和成德绵经济圈其它城市的科技合作与交流;且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产业布局,形成高新技术产业群。
胡娟罗怀良李梦皓
关键词:高新技术产业灰色关联经济增长科技城
澜沧江河道冲淤变化与来沙系数的格兰吉尔因果分析被引量:11
2004年
采用格兰吉尔因果关系模型以及时间序列平稳性的ADF检验技术,结合23年的实测资料数据,分析了澜沧江天然来沙量的变化是否会导致澜沧江河道冲淤发生变化。结果发现:(1)澜沧江历年来沙系数变化是一个不稳定的时间过程、但历年冲淤变化却是一个稳定的时间过程;(2)澜沧江河道(允景洪断面)历年来沙系数变化对于冲淤变化不存在格兰吉尔因果关系,或前者对后者无预测关系,因此澜沧江河道来沙系数的增加(或减少)都不一定导致断面淤积量增大(或冲刷量增大)。前人得出的"随来沙系数的增大,断面淤积量有所增加,反之,则冲刷量增加"的结论值得商榷。
邹高禄罗怀良
关键词:来沙系数冲淤变化
基于偏离-份额分析法的攀枝花市产业结构分析被引量:10
2015年
文章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法,对攀枝花市近10年(2003—2012年),产业增长及结构变化进行分析,并以四川省的同期产业结构值为参照。结果表明:攀枝花市在近10年间,第一产业的产业增长份额和结构转移份额最小,对经济的贡献作用最小;第二产业产业结构增长明显,有较强的产业结构优势,对经济的贡献作用大,但其竞争力相对于四川省平均水平较弱;第三产业区域竞争力相对于四川省平均水平较强,有较大的发展潜力。根据分析结果,对未来攀枝花市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应采取以下措施:1)第一产业应突出特色农业的发展;2)稳定发展第二产业,提高区域竞争力;3)打造特色旅游,加快发展第三产业。
王睿罗怀良谢传敏张小娟
关键词:偏离-份额分析法产业结构区域竞争力
基于波段辐射变化向量的四川省翠屏区植被覆盖动态变化分析
2012年
【目的】分析四川省翠屏区植被的动态变化状况,为区域植被变化提供监测方法。【方法】利用1988、2000和2009年3个年份的Landsat TM/ETM+影像数据,采用波段辐射变化向量与影像叠加分析和知识分类对翠屏区1988-2009年的植被动态变化进行分析。【结果】研究表明:不受地形阴影影响的波段辐射变化向量,可有效分析植被覆盖变化;1988-2009年翠屏区植被覆盖表现为增加趋势,且高密度植被面积有所增加;1988-2009年改善的植被区域与破坏的植被区域同时存在,但改善的植被区域面积较大,整个区域表现为植被有所改善。将波段辐射变化向量值的不同等级赋予不同植被生长区域,从中反映了近22年来翠屏区植被生长趋势较好。此外,将植被动态变化与植被生长图叠加耦合分类得到了1988-2009年翠屏区植被动态生长变化特征图谱。【结论】翠屏区1988-2009年的植被覆盖发生明显变化,虽然植被覆盖整体表现为高密度植被面积呈增加趋势,但是改善与退化的植被区域同时存在,因此,应继续加强和完善区域生态环境保护措施,以维持植被覆盖的良好趋势。
高国林王石英杨存建彭文甫周介铭罗怀良赵景峰蒋容倪静
关键词:知识分类
综合创新能力导向的野外实习“金课”建设研究——以龙门山-龙泉山地质地貌野外实习为例被引量:2
2020年
以龙门山-龙泉山地质地貌野外实习为例,结合“金课”的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标准,构建了验证认知——实践应用——综合创新等三层次野外实习教学体系,探索打造面向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的野外实习“金课”.三层次教学体系密不可分、层层递进,验证认知层次侧重对理论知识的强化学习;实践应用层次以专业技能的锻炼为主;综合创新层次强调科学研究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属于野外实习教学的高阶目标,具有一定的挑战度,是野外实习“金课”建设的重要方向.
冯丽霞王石英李杨陆恒张平白忠罗怀良
关键词:地质地貌野外实习
土地利用变化与城市空气环境效应的关系被引量:10
2010年
大规模的城市用地开发导致对各种自然过程和生态过程的改变,产生了复杂的生态环境后果。该文以成都市为例,基于遥感与GIS技术,提取、分析城市土地利用变化信息;选择影响成都市空气环境质量NO2和总悬浮微粒物浓度等指标的采样点数据,通过空间分析、叠加城市土地利用图层,对获取土地利用的城市空气环境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992-2008年研究区土地利用时空变化显著,土地利用变化以耕地的大幅度减少和建设用地和林地显著增加为主要特征;土地利用对城市空气环境产生显著影响,林地对NO2各浓度变化影响明显,各浓度所占的土地利用面积为最大;城镇用地对总悬浮微粒物的最高一级浓度影响显著,所占土地利用面积最大;NO2和总悬浮微粒物浓度的空间分布由研究区的青白江区-新都区-中心城区等区域一线向两侧依次降低,与城镇用地、工矿与交通用地的空间分布基本一致。因此,这一研究结果对改善城市空气环境质量、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和制定科学应对决策具有积极意义。
彭文甫周介铭罗怀良杨存建赵景峰
关键词:土地利用空气环境遥感GIS
西南岩溶区农田生态系统岩溶作用及碳汇效应:以重庆南川市三泉镇为例被引量:3
2011年
岩溶地区的碳循环是地质作用和生物作用最好的结合点,系统研究农田生态系统中石灰岩溶蚀作用强度对精确估算岩溶作用的碳汇效应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在重庆南川市三泉镇选择菜地、旱地、冬水田、两季田、草地、未利用地等样地类型进行以一个水文年为周期的标准溶蚀试片溶蚀试验、土壤剖面与植被样方观测以及土壤、标准溶蚀试片样品分析,探讨了农田生态系统石灰岩溶蚀的主要特征,并进行农田生态系统岩溶作用影响因素的分析。其结果表明南川市三泉镇农田生态系统岩溶作用强度由大到小依次为两季田、旱地、菜地和冬水田。农田生态系统不同土壤剖面层次的岩溶作用强度差异明显,且变化复杂。农田生态系统岩溶作用的平均强度比非农田生态系统强。该区农田生态系统由于岩溶作用所吸收CO2的平均年碳通量为163.126 4×105 g/(km2.a),比同纬度其他地区天然生态系统高。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该区农田生态系统岩溶作用主要受土壤剖面层位、农田生态系统类型、农田生态系统季节变化以及农田生态系统土壤物质来源的影响。
罗怀良袁道先陈浩
关键词:农田生态系统岩溶作用
四川洪雅县农业气候适宜度评价被引量:32
2001年
以四川省洪雅县 3 3年实测气象资料和 7种作物生产实际为基础 ,运用模糊数学方法建立作物光、热、水隶属函数。以平均资源适宜指数、平均效能适宜指数和平均利用指数作为农业气候适宜度评价的指标 ,分别计算其值。并根据计算结果讨论了农业生产优化管理与气候资源利用的相应措施。
罗怀良陈国阶
关键词:农业气候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