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怀良
- 作品数:97 被引量:1,155H指数:17
- 供职机构:四川师范大学地理与资源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四川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科研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 农业生产对气候变化的脆弱性与适应对策研究
- 生产对气候变化的脆弱性研究受到国内外的关注.本文在简述气候变化的脆弱性、敏感性、适应性的概念的基础上,从敏感区定性划分、区域脆弱性的定量分析、粮食作物的脆弱性分析三方面,概括总结了我国近20年来在农业生产对气候变化的脆弱...
- 吴丽丽罗怀良
- 关键词:农业生产气候变化脆弱性
- 川中丘陵地区近55年来农田生态系统植被碳储量动态研究--以四川省盐亭县为例被引量:43
- 2009年
- 通过农田样方观测与实验分析获得主要农作物的含碳率、经济系数、果实水分系数,再根据盐亭县近55年来(1949~2004年)农作物产量与耕地面积的相关数据,估算了该区农田生态系统植被碳储量与碳密度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近55年来该区农田植被碳储量和植被碳密度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具有碳汇效应;但植被碳储量和碳密度很不稳定。植被碳储量以大春作物为主(占总碳储量的70.80%);近期大春作物的比重略有下降,而小春作物所占比重则略有上升。今后该区应加强农田基本建设,维持农业生产和农田植被碳储量的稳定;改进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提高作物单产、农田植被碳储量和碳密度;适度扩大水稻、马铃薯和油菜等作物的种植面积,稳定小麦播种面积。
- 罗怀良
- 关键词:农田生态系统碳密度
- 近10年来高新技术产业对绵阳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
- 2017年
- 为了探寻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选取绵阳市为研究对象,通过成德绵高新技术产业带的成都、德阳、绵阳3市近10年来(2005~2014年)的高新技术产业区域动态对比,并基于灰色关联相关理论利用灰色关联法测算绵阳市5大产业与GDP(国内生产总值)的关联度,探寻绵阳市高新技术产业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结果表明:(1)绵阳市的科技基础相比于成都弱,科技活动人员增长速度慢,且低于经济带整体水平;R&D(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高于全带的比重水平,但投入比例却呈下降趋势,且近几年与德阳市差距慢慢在缩小。(2)绵阳市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呈波动变化状态,且从2008年开始低于整个经济带水平。但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持续增长,且占GDP的比例高于成都与德阳。(3)绵阳市在近10年间,高新技术产业与GDP增长的相关性为0.706 6,不及第三产业和工业,还没有完全成为带动全市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因此应加大对高科技人才引进和培养,增加科技经费和技术的投入;加强与发达地区和成德绵经济圈其它城市的科技合作与交流;且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产业布局,形成高新技术产业群。
- 胡娟罗怀良李梦皓
- 关键词:高新技术产业灰色关联经济增长科技城
- 澜沧江河道冲淤变化与来沙系数的格兰吉尔因果分析被引量:12
- 2004年
- 采用格兰吉尔因果关系模型以及时间序列平稳性的ADF检验技术,结合23年的实测资料数据,分析了澜沧江天然来沙量的变化是否会导致澜沧江河道冲淤发生变化。结果发现:(1)澜沧江历年来沙系数变化是一个不稳定的时间过程、但历年冲淤变化却是一个稳定的时间过程;(2)澜沧江河道(允景洪断面)历年来沙系数变化对于冲淤变化不存在格兰吉尔因果关系,或前者对后者无预测关系,因此澜沧江河道来沙系数的增加(或减少)都不一定导致断面淤积量增大(或冲刷量增大)。前人得出的"随来沙系数的增大,断面淤积量有所增加,反之,则冲刷量增加"的结论值得商榷。
- 邹高禄罗怀良
- 关键词:来沙系数冲淤变化
- 基于偏离-份额分析法的攀枝花市产业结构分析被引量:10
- 2015年
- 文章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法,对攀枝花市近10年(2003—2012年),产业增长及结构变化进行分析,并以四川省的同期产业结构值为参照。结果表明:攀枝花市在近10年间,第一产业的产业增长份额和结构转移份额最小,对经济的贡献作用最小;第二产业产业结构增长明显,有较强的产业结构优势,对经济的贡献作用大,但其竞争力相对于四川省平均水平较弱;第三产业区域竞争力相对于四川省平均水平较强,有较大的发展潜力。根据分析结果,对未来攀枝花市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应采取以下措施:1)第一产业应突出特色农业的发展;2)稳定发展第二产业,提高区域竞争力;3)打造特色旅游,加快发展第三产业。
- 王睿罗怀良谢传敏张小娟
- 关键词:偏离-份额分析法产业结构区域竞争力
- 基于波段辐射变化向量的四川省翠屏区植被覆盖动态变化分析
- 2012年
- 【目的】分析四川省翠屏区植被的动态变化状况,为区域植被变化提供监测方法。【方法】利用1988、2000和2009年3个年份的Landsat TM/ETM+影像数据,采用波段辐射变化向量与影像叠加分析和知识分类对翠屏区1988-2009年的植被动态变化进行分析。【结果】研究表明:不受地形阴影影响的波段辐射变化向量,可有效分析植被覆盖变化;1988-2009年翠屏区植被覆盖表现为增加趋势,且高密度植被面积有所增加;1988-2009年改善的植被区域与破坏的植被区域同时存在,但改善的植被区域面积较大,整个区域表现为植被有所改善。将波段辐射变化向量值的不同等级赋予不同植被生长区域,从中反映了近22年来翠屏区植被生长趋势较好。此外,将植被动态变化与植被生长图叠加耦合分类得到了1988-2009年翠屏区植被动态生长变化特征图谱。【结论】翠屏区1988-2009年的植被覆盖发生明显变化,虽然植被覆盖整体表现为高密度植被面积呈增加趋势,但是改善与退化的植被区域同时存在,因此,应继续加强和完善区域生态环境保护措施,以维持植被覆盖的良好趋势。
- 高国林王石英杨存建彭文甫周介铭罗怀良赵景峰蒋容倪静
- 关键词:知识分类
- 国内农业生产对气候变化的脆弱性与适应对策研究进展被引量:9
- 2010年
- 农业生产对气候变化的脆弱性研究受到国内外的关注。本文在简述了气候变化的脆弱性、敏感性、适应性的概念的基础上,从敏感区定性划分、区域脆弱性的定量分析、粮食作物的脆弱性分析三方面概括总结了我国近20年来在农业生产对气候变化的脆弱和适应对策的研究进展,最后指出了该领域研究存在的问题以及研究展望。
- 吴丽丽罗怀良
- 关键词:农业生产气候变化脆弱性
- 四川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质保护研究被引量:4
- 2003年
- 四川水资源以河川径流为主 ,可利用率不高 ;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 ,径流的地区差异大 ;水能丰富 ,开发条件优越。水质污染日趋严重。在分析水质现状的基础上 ,针对水资源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提出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质保护的相应措施 :以大型骨干水利工程建设为重点 ,改善水资源的时空分布 ;把建设全国能源基地与实现地方电气化相结合 ,因地制宜开发水能资源 ;以生态环境工程建设推动水质保护和水土保持 ;开源与节流并重 。
- 罗怀良
- 关键词: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质保护
- 南川市三泉镇岩溶区农田生态系统有机碳密度被引量:9
- 2008年
- 通过在重庆南川市三泉镇岩溶区选取样地进行植被样方观测、植被与土壤样品采集与实验分析,进而计算和讨论该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农田生态系统植被碳密度、土壤有机碳密度和农田生态系统总有机碳密度。结果表明不同土地利用下农田生态系统无论是植被有机碳密度,土壤有机碳密度,还是整个农田生态系统有机碳密度都存在十分明显的差异。在4种农田生态系统土地利用类型中,冬水田的有机碳密度最高,两季田次之,旱地和菜地有机碳密度最低。而且土壤有机碳在农田生态系统有机碳密度的组成中占主导地位(占90%以上)。因此,进一步发展生态农业,搞好生态环境建设,维持农田生态系统土壤有机碳储量的稳定是该区土地合理利用和农田生态系统碳减排的首要任务。同时通过改进耕作制度和措施,提高农业生产水平;不断探索农作物秸杆的综合利用,增加农田生态系统有机碳的滞留时间等措施也是农田生态系统碳减排的有效途径之一。
- 罗怀良袁道先陈浩
- 关键词:岩溶区农田生态系统有机碳密度
- 综合创新能力导向的野外实习“金课”建设研究——以龙门山-龙泉山地质地貌野外实习为例被引量:2
- 2020年
- 以龙门山-龙泉山地质地貌野外实习为例,结合“金课”的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标准,构建了验证认知——实践应用——综合创新等三层次野外实习教学体系,探索打造面向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的野外实习“金课”.三层次教学体系密不可分、层层递进,验证认知层次侧重对理论知识的强化学习;实践应用层次以专业技能的锻炼为主;综合创新层次强调科学研究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属于野外实习教学的高阶目标,具有一定的挑战度,是野外实习“金课”建设的重要方向.
- 冯丽霞王石英李杨陆恒张平白忠罗怀良
- 关键词:地质地貌野外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