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罗璇

作品数:8 被引量:15H指数:3
供职机构:佛山市中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骨折
  • 4篇关节
  • 2篇韧带
  • 2篇交叉韧带
  • 2篇股骨
  • 2篇关节置换
  • 2篇翻修
  • 1篇带胫骨
  • 1篇愈合
  • 1篇愈合影响
  • 1篇止点
  • 1篇止点撕脱骨折
  • 1篇置换术
  • 1篇韧带重建
  • 1篇撕脱
  • 1篇撕脱骨折
  • 1篇髓内
  • 1篇髓内钉
  • 1篇前交叉韧带
  • 1篇前交叉韧带重...

机构

  • 8篇佛山市中医院
  • 1篇湖北医药学院

作者

  • 8篇罗璇
  • 7篇冯宗权
  • 3篇邹勇根
  • 3篇王全兵
  • 2篇陈坚锋
  • 2篇邢基斯
  • 1篇谭敏秀
  • 1篇肖可明
  • 1篇谢祥仁
  • 1篇陈志维
  • 1篇彭智浩
  • 1篇陈希聪
  • 1篇黎惠萍

传媒

  • 3篇临床医学工程
  • 2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中国矫形外科...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中国骨与关节...

年份

  • 3篇2012
  • 4篇2011
  • 1篇2010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闭合复位在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探讨术中闭合复位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中的应用疗效。方法收治股骨粗隆间骨折326例,术中采用外伸牵引、旋转整复、缩嵌内收等复位手法,部分加用佛山中医院的陈氏正骨整骨14法,复位满意后置入PFNA。结果术中复位容易214例,复位困难112例,其中复位困难改切开复位或采用器械辅助复位52例。术后X线片显示82%的骨折接近解剖复位,内固定物平均尖顶距19.8mm(8-36mm)。术后Sanders髋关节创伤后的功能评分优良率83.8%。结论外伸牵引、旋转整复、缩嵌内收能满意复位大部分股骨粗隆间骨折,减少照机次数。对部分难复性骨折应改进复位方法和提高手术技巧。
王全兵冯宗权谢祥仁罗璇陈坚锋
关键词:股骨粗隆间骨折闭合复位股骨近端髓内钉
RIGIDFIX固定在重建前交叉韧带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采用Rigidfix交叉钉代替Intrafix膨胀挤压螺钉固定胫骨端重建前交叉韧带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被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Intrafix膨胀挤压螺钉固定胫骨端,观察组采用Rigidfix交叉钉固定胫骨端。结果对照组有1例患者自体腘绳肌取材不足,无法满足手术要求,后改为用Rigidfix系统固定胫骨端,手术获得成功,另1例患者鞘管试模难以从四股肌腱的中央插入,改为用Rigidfix系统固定胫骨端,手术获得成功。两组成功手术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住院时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前膝关节活动度均不能达到90°,术后两组患者膝关节活动度恢复均满意,3个月时对照组26例(92.9%)膝关节活动度达到或超过120°,仅2例(7.1%)患者恢复欠佳,但也能达到90°~120°;观察组术后仅1例患者未能达到120°,两组术后1个月、3个月膝关节活动度恢复情况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膝关节稳定性均满意,术后3个月轴移实验和Lanchman试验阳性患者均为Ⅰ度阳性,两组术后1个月、3个月轴移实验和Lanchman试验阳性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6个月膝关节功能Lysholm及JOA评分较术前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膝关节功能评分明显高于术前;但两组之间术后同期膝关节功能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有少许病例出现患膝疼痛、滑膜炎、骨化性肌炎,但症状均较轻微,且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Rigidfix交叉钉固定胫骨端与Intrafix膨胀挤压螺钉相比,提高了手术成功率,二者术后膝关节活动度、膝关节稳定性、膝关节功能及术后并发症无显著性差异,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肖可明冯宗权邹勇根罗璇
关键词:前交叉韧带重建
二期翻修治疗人工髋关节假体周围感染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二期翻修手术疗效和假体再植入时机。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6年1月~2010年1月在我院采用二期翻修术治疗人工髋关节术后感染15例(15髋)。一期手术彻底清创,取出感染假体,植入自制万古霉素骨水泥占位器;3~6月后二期手术,再次清创,取出骨水泥占位器后,9例植入骨水泥型,6例植入非骨水泥型假体。术后随访9~46个月(平均25个月)。结果 15例患者均未发现感染复发、假体松动和脱位等。治疗前Harris评分平均为40.3分(22~55分),一期手术后Harris评分平均为54.0分(45~65分)。二期翻修后Harris评分平均为88.2分(68~94分)。结论二期翻修手术治疗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能有效控制感染,关节功能明显改善,临床效果满意。一期手术后间隔3~6月再二期手术为恰当的手术时机。
邹勇根冯宗权邢基斯彭智浩罗璇
关键词:关节置换
骨宝丸对兔桡骨骨折愈合影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研究佛山市中医院"骨宝丸"对家兔桡骨中段骨折愈合中影像学、骨密度测定、组织学的影响。方法雄性普通级家兔27只随机分为骨宝丸组、伤科接骨片组、空白对照组,手术造模形成双桡骨中段横断骨折,术后以相应药物喂养,第14、28、42天行X线检查、骨密度测定、光镜观察、TGF-β1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X线阅片评分:骨宝丸组在治疗后14d、28d、42d均优于同期空白对照组(P<0.05或P<0.01)。骨密度测定:骨宝丸组在治疗后14d、28d、42d均优于同期空白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后28d、42d优于同期伤科接骨片组(P<0.05)。组织学观察:HE染色方面骨宝丸组较早出现骨小梁形成,小血管增生明显,较快出现钙盐沉积。免疫组化染色:骨宝丸组使TGF-β1的表达增加且时相提前。结论 "骨宝丸"能显著改变造模后家兔桡骨骨折的影像学和组织学表现,增加骨折端小血管增生,加速骨小梁形成和成熟,缩短骨折愈合时间,有效促进骨折端骨矿密度的提高。
陈希聪陈志维黎惠萍谭敏秀王全兵罗璇
关键词:骨折愈合X线骨密度TGF-Β1
股骨后髁角测定仪的研制及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TKA)中直接测量股骨后髁角(PCA)的新方法,并研究国人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股骨后髁角的特点。方法研制股骨后髁角测定仪。对67例(70膝)在我院行TKA术的膝骨关节炎患者,术中用股骨后髁角测定仪测量后髁角;比较膝骨关节炎患者后髁角与国外测量结果的差异。结果该组PCA为5.0°±2.1°,与美国研究结果(3.7°±2.2°)之间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t=3.159,P<0.005)。结论股骨后髁角测定仪提供了术中测量PCA的新方法,为股骨假体旋转对线提供依据;国人骨关节炎患者PCA与欧美的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TKA术中应据每一个体所测得PCA确定股骨假体旋转角度。
陈坚锋冯宗权罗璇
关键词:关节成形术
关节镜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
2011年
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手术至今仍以切开手术为主,尽管该方法有其固有的缺陷和并发症。关节镜手术治疗该损伤的历史不长,但因其独特的优势,很多人致力于该方面的研究,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现就关节镜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历史沿革及新发展作一综述。
罗璇冯宗权
关键词:关节镜后交叉韧带撕脱骨折
人工髋关节感染二期翻修假体的选择
2012年
[目的]探讨二期翻修术治疗人工髋关节置换后假体周围感染的疗效和翻修假体的选择。[方法]自2006年1月~2010年1月在本院采用二期翻修术治疗人工髋关节术后感染15例(15髋),按二期置入假体的类型分为:A组骨水泥型9例,B组非骨水泥型6例。术后随访9~46个月,平均25个月。[结果]15例患者均未发现感染复发、假体松动和人工关节脱位,治疗前Harris评分A组为38.8分(22~48分),B组为40.5分(25~55分),二期翻修后Harris评分A组为86.9分(68~90),B组平均为90.2分(79~94分)。[结论]根据患者全身情况、实验室检查以及髋部骨质和软组织情况等综合因素,选择骨水泥型或非骨水泥型翻修假体,二期翻修术治疗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临床效果满意。
邹勇根冯宗权邢基斯罗璇
关键词:人工关节
转子间骨折后不稳的研究进展
2010年
转子间骨折不稳是该骨折术后并发症的主要原因,研究不稳的原因并制定相应的措施是转子间骨折的研究方向。本文参考大量文献报道,综合论述转子间骨折不稳的研究进展。
王全兵冯宗权罗璇
关键词:转子间骨折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