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研究ITS序列分析和β-微管蛋白基因序列分析在曲霉菌鉴定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07年7月至2010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真菌性鼻窦炎病原菌株中曲霉菌124株,分别对其进行形态学和分子鉴定.形态学包括传统培养方法、玻片培养和乳酸酚棉蓝染色及KOH消化后显微镜镜检.将菌株的PCR扩增产物进行ITS序列分析和β-微管蛋白基因序列分析,其测序结果与GenBank、European Molecular Biology Laboratory和DNA Data Bank of Japan 3个数据库比对,得到分子鉴定结果.结果 形态学鉴定为黄曲霉的56株曲霉中,经ITS序列分析鉴定为黄曲霉55株,寄生曲霉1株,β-微管蛋白基因序列分析结果与ITS序列分析相同;形态学鉴定为烟曲霉的37株曲霉中,ITS序列分析鉴定为37株烟曲霉复合种,β-微管蛋白基因序列分析鉴定为烟曲霉35株和仑图卢斯曲霉2株;形态学鉴定为杂色曲霉的21株曲霉中,ITS序列分析鉴定为杂色曲霉16株和未鉴定到种的曲霉5株,β-微管蛋白基因序列分析鉴定为杂色曲霉16株和聚多曲霉5株;形态学鉴定为构巢曲霉的10株曲霉中,ITS序列分析和β-微管蛋白基因序列分析均鉴定为构巢曲霉.结论 β-微管蛋白基因序列分析曲霉的分辨率较ITS序列分析高,可以将曲霉准确鉴定到种,ITS序列可以分析到曲霉复合种.
目的:应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技术对临床分离的厌氧菌进行鉴定,与传统Vitek32 ANI鉴定卡及16 S rRNA基因序列法鉴定进行比较,分析MALDI-TOF MS技术用于鉴定临床常见厌氧菌的可行性。方法收集从临床标本培养分离的厌氧菌56株,运用 MALDI-TOF MS 技术对其进行鉴定,同时运用 Vitke32 ANI 鉴定卡及16 S rRNA基因序列法分别进行鉴定,将三者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56株厌氧菌中有41株采用 MALDI-TOF MS技术鉴定至种的水平(分值大于或等于2.0),11株鉴定至属的水平(分值为1.7~2.0),4株无可靠结果(分值小于1.7)。MALDI-TOF MS和16S rRNA基因序列法鉴定结果一致的占94.6%(53/56),不一致的占5.6%(3/56)。MALDI-TOF MS与Vitke32 ANI 鉴定卡的鉴定结果一致的占80.4%(45/56),不一致的占19.6%(11/56)。结论 MALDI-TOF MS与16S rRNA基因序列法鉴定的符合率高,可应用于临床常见厌氧菌的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