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小龙
- 作品数:4 被引量:69H指数:3
- 供职机构:石河子大学经济贸易学院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绿洲生态农业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秸秆隔层对盐碱土水盐运移及食葵光合特性的影响被引量:35
- 2013年
- 在内蒙古河套灌区通过微区试验,研究了秸秆深埋(S)、上盖秸秆下埋秸秆(简称上秸下秸,S+S)、上盖地膜下埋秸秆(简称上膜下秸,P+S)和地膜覆盖(对照,CK)4种耕作措施对0—40 cm土层水盐运移及食葵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措施对土壤水盐调控的效果与作用时期差异较大。P+S在整个生育期内土壤盐分含量和盐溶质浓度较低,控盐效果显著;S+S仅在苗期能保墒控盐,但控盐效果比P+S差,后期出现水减盐增现象,保墒控盐效果也不佳;S在整个生育期内土壤盐分含量和盐溶质浓度最高,控盐效果最差;CK在整个生育期内土壤水分含量变化不大,而盐分含量较高,控盐效果也不明显。(2)不同措施对土壤水盐运移调控程度的差异,导致食葵光合特性也有明显变化。与CK、S、S+S相比,P+S由于其较低的盐溶质浓度环境,明显改善了其光合特性,在苗期、蕾期和花期能提高净光合速率(Pn)和蒸腾速率(Tr),增加气孔导度(Gs),降低胞间CO2浓度(Ci),从而使其作物长势和干物质积累明显高于其它措施。综合试验结果,P+S是内蒙古河套灌区盐碱地改良中优选的控抑盐耕作措施。
- 赵永敢逄焕成李玉义胡小龙王婧高鸿永
- 关键词:地膜覆盖秸秆盐碱土食葵
- 河套灌区盐碱地施用磷肥对向日葵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被引量:5
- 2013年
- 采用筒栽试验,设置4个磷(P2O5)施用水平(0、60、120、180 kg/hm2),探讨盐碱地不同磷肥施用量对向日葵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为河套灌区盐渍化耕地磷肥合理施用提供借鉴。结果表明:盐碱地施用磷肥促进向日葵的根系生长发育和叶片生长,在向日葵现蕾期至盛花期效果最明显;施磷提高了现蕾期向日葵叶片的最大净光合速率,但对向日葵叶片叶绿素含量(SPAD值)没有显著影响;施磷也提高了灌浆期向日葵叶片全天净光合速率,在10:00和16:00时不同施磷量与CK之间差异均达显著水平;同时施磷还改善了向日葵收获时的农艺指标,显著增加向日葵各器官的干物质积累。在施磷量达到180 kg/hm2时,对向日葵的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影响最显著。
- 胡小龙逄焕成赵永敢张凤华李玉义
- 关键词:盐碱地磷肥向日葵
- 一种改良盐渍化农田的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改良盐渍化农田的方法,该盐渍化农田的栽培模式为膜下滴灌,所述方法包括:(1)测定所述盐渍化农田的地形;(2)确定所述盐渍化农田的土壤、地下水特性和暗管埋深与间距;(3)准备所述暗管、滤料和裹料;(4)挖设管...
- 张凤华王开勇潘旭东王海江胡小龙杨乐
- 文献传递
- 地膜覆盖结合秸秆深埋对土壤水盐动态影响的微区试验被引量:36
- 2013年
- 为了研究地膜覆盖结合秸秆深埋(简称上膜下秸,P+S)措施对内蒙古河套灌区盐碱障碍土壤的水盐调控机制,进行了微区试验,以翻耕(T)、地膜覆盖(P)和秸秆深埋(s)为对照,对比分析了不同耕作措施下食葵生育期内土壤水盐时空动态变化。结果表明:(1)P+S处理能显著增强耕层(0~40cm)土壤蓄水能力并可持续保墒,播种时其耕层土壤含水率分别较T、P和s处理高5.13%、3.49%和1.99%,食葵生长前期分别高5.01%、5.87%和2.70%,生长中期也分别高7.53%、11.02%和6.16%。(2)P+s处理对耕层土壤具有显著且长效的控盐抑盐效果,播种时其含盐量分别较T、P和s处理低18.37%、20.33%和1.90%,食葵生长前期分别低45.46%、37.63%和39.67%,生长中期分别低17.89%、29.77%和37.22%,生长后期也分别低14.46%、13.90%和19.88%。(3)P+s处理可显著降低单位土体积盐量,淡化耕层作用尤为明显。总之,P+s可调控、优化土壤水盐分布,为食葵生长创造良好的土壤环境,促进食葵生长发育。
- 赵永敢李玉义胡小龙王婧逄焕成
- 关键词:地膜覆盖水盐调控盐碱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