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泽善

作品数:28 被引量:290H指数:12
供职机构:重庆工商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应用基础研究项目重庆市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机械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化学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9篇机械工程
  • 7篇石油与天然气...
  • 5篇化学工程
  • 4篇理学
  • 3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生物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1篇纳米
  • 8篇摩擦学
  • 7篇润滑油
  • 5篇氧化锌
  • 5篇摩擦学性能
  • 5篇纳米氧化锌
  • 4篇润滑
  • 4篇添加剂
  • 4篇抗磨
  • 3篇晶须
  • 3篇抗磨减摩
  • 3篇减摩
  • 3篇超临界干燥
  • 2篇性能研究
  • 2篇润滑油添加剂
  • 2篇硼酸
  • 2篇文石
  • 2篇纳米级
  • 2篇纳米氧化硅
  • 2篇超低温

机构

  • 19篇中国人民解放...
  • 13篇重庆工商大学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全军装备维修...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28篇胡泽善
  • 10篇董浚修
  • 8篇陈国需
  • 8篇王立光
  • 8篇傅敏
  • 6篇蔡强
  • 5篇叶毅
  • 5篇邵明浩
  • 5篇魏小平
  • 3篇丁社光
  • 3篇汤敏
  • 3篇史永刚
  • 3篇欧忠文
  • 2篇刘阁
  • 2篇李芬芳
  • 2篇陈波水
  • 2篇冯永成
  • 2篇吴江
  • 1篇刘阁
  • 1篇赖容

传媒

  • 6篇润滑与密封
  • 4篇材料导报(纳...
  • 3篇摩擦学学报(...
  • 2篇重庆工商大学...
  • 2篇’99摩擦学...
  • 1篇材料导报
  • 1篇润滑油
  • 1篇物理化学学报
  • 1篇石油学报(石...
  • 1篇Chines...
  • 1篇合成润滑材料
  • 1篇后勤工程学院...
  • 1篇感光材料
  • 1篇第六届中国国...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7篇2008
  • 4篇2007
  • 1篇2001
  • 6篇2000
  • 5篇1999
  • 1篇1992
  • 1篇1991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碳酸镁晶须的制备、表征与分析方法被引量:14
2008年
摘要采用溶液法在MgCl2-Na2CO3-NaHCO3溶液中制备出了碳酸镁晶须,分析了pH值对晶须生长的影响,运用热重分析和XRD对晶须形貌和晶相结构进行了表征,建立了简便快速的化学分析方法对晶须的化学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pH值在9.5以下制得的碳酸镁晶须的光滑性、长径比最好,晶须长约100μm,直径10~20μm,长径比在5—10。反应中碳酸氢钠不消耗,可通过连续添加碳酸钠制备碳酸镁晶须。所制得的碳酸镁晶须化学式为MgCO3·H2O。
邵明浩史永刚胡泽善
关键词:碳酸镁晶须分析方法
油溶性烷氧基硼酸钠的制备及其抗磨减摩性能研究被引量:9
2001年
合成了油溶性烷氧基硼酸钠 ,用红外光谱 (IR)和等离子体原子吸收光谱 (ICP)表征其结构与组成 ,在四球及环 -块摩擦磨损试验机上考察了其摩擦学性能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 (SEM)及光电子能谱仪 (XPS)观察分析磨斑表面成分 .结果发现 :所合成的油溶性含硼和钠的化合物在磨斑表面形成由 Fe B、Fe2 B和沉积物等组成的抗磨减摩膜 。
胡泽善欧忠文陈国需董浚修徐滨士
关键词:添加剂摩擦学性能
一种超低温红釉助剂的制备方法与施釉工艺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低温红釉助剂的制备方法与施釉工艺,其主要特征是采用粒子大小在2-10纳米的氧化硅作助熔剂,其重量含量在30-60%之间(固含量下同)。采用有机高分子增黏,其组成可以是聚酰胺类、聚烯醇类以及聚乙二醇类,其...
胡泽善刘阁蔡强冯永成
文献传递
文石碳酸钙晶须的制备与应用进展被引量:13
2007年
文石碳酸钙晶须是一种价格低廉、制备工艺简单、性能优异、应用十分广泛的环保型材料,引起了材料与工程技术学家的广泛关注。分析了文石碳酸钙晶须在增强高分子材料、作为造纸助剂及增强摩擦材料方面的应用,综述了国内外文石碳酸钙晶须的制备方法研究进展,并归纳了助剂对合成晶须的影响,对我国碳酸钙晶须的产业化生产现状作了评述。
邵明浩傅敏魏晓平吴江刘颖胡泽善
关键词:文石碳酸钙晶须
一种纳米氧化硅粉体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氧化硅粉体的制备方法,其主要特征是用二氧化碳酸化廉价的水玻璃,采用凝胶抑制剂防止胶体深度凝结,然后采用既具有低的表面张力,又与水具有低的界面张力的有机溶剂抽提除水以防止干燥过程中的结构塌陷,从而得到具...
胡泽善刘阁蔡强冯永成
文献传递
以硫酸镁作助剂从石灰石免煅烧合成文石碳酸钙晶须被引量:1
2008年
采用溶液中可逆反应由石灰石免煅烧合成了针状文石,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X射线衍射分析(XRD)表征了产物与中间产物的形貌与晶相结构。在硫酸镁溶液中采用空气吹扫回流溶解了GCC(研磨碳酸钙)粉末,用EDTA滴定分析了GCC溶解反应的反应速度,建立了溶解反应动力学方程,该方程表现出对硫酸镁浓度的二级反应动力学特征,反应速度常数为0.0015 L^(-3)·mol^(-1)·h^(-1)。GCC溶解反应产生了纤维状碱式硫酸镁及石膏晶体,可由溶解反应产物合成出针状文石,70℃采用纯二氧化碳碳酸化中间产物得到长度为8~10μm,长径比为4~7的文石晶体。
蔡强邵明浩胡泽善丁社光魏小平傅敏
关键词:文石针状晶须
纳米氧化锌粒子分散性对其吸收光谱的影响被引量:9
2007年
在异丙醇中用氢氧化钠分别与醋酸锌及溴化锌反应制备了纳米氧化锌粒子.分别用高分辨率电子显微镜及原位紫外吸收光谱测定了粒子大小及分布.实验结果表明,粒子的增大服从LSW(Lifshitz-Slyozov-Wagner)模型,即粒子体积随老化时间线性增大;但粒子的分布不符合LSW模型,这与他人的研究结果不一致.用计算机数值模拟确定了纳米氧化锌分布函数对其紫外吸收光谱的影响,发现在紫外吸收边附近光谱发生弯曲,且随粒子分布标准方差(SD)的增大,弯曲更显著,引起紫外吸收光谱红移,这将导致用吸收边计算氧化锌粒子大小时产生正误差.就单分散(SD/■<5%,■是粒子的平均半径)纳米氧化锌而言,这种正误差仅为2%,但当粒子分布的SD/■达到15%时,所产生的正误差可高达15.1%.
胡泽善傅敏魏小平邵明浩
关键词:氧化锌紫外吸收吸收边能隙
纳米氢氧化镍的制备及摩擦学性能被引量:26
2000年
用乙醇超临界干燥技术制得了粒径为 30~ 80 nm的晶状氢氧化镍 ,用 TEM和 XRD方法对该产物进行了表征 ,用环块及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测定了这种纳米氢氧化镍作为润滑油添加剂的摩擦学性能。结果表明 ,在50 0 SN基础油中加入一定量的纳米氢氧化镍及分散剂山梨醇单硬脂酸酯可提高其抗磨性能及承载能力 ,其摩擦系数也显著降低。
王立光胡泽善赖容陈国良胡煜
关键词:超临界干燥氢氧化镍摩擦学纳米级
烷氧基硼酸锌的动态固体膜润滑及零磨损特性的研究
2007年
提出了动态固体膜润滑的概念,合成了烷氧基硼酸锌,评价了其作润滑油添加剂的摩擦学性能,采用改进的环-块摩擦磨损试验机利用电阻法测定了摩擦副之间的润滑状态,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了磨斑形貌。实验结果表明:当负荷低于40 N、摩擦速度高于1.28 m/s时,电阻测定表明摩擦副之间被添加剂(烷氧基硼酸锌)产生的半固体膜所隔开,处于动态固体润滑膜润滑状态,并可实现零磨损。SEM观察到的磨斑表面形貌进一步证实了动态固体润滑膜的存在。该添加剂表现出了一定的抗磨减摩性能。
魏小平胡泽善傅敏欧忠文吴江邵明浩
关键词:润滑添加剂
润滑油纳米SnO抗磨减摩添加剂的制备与摩擦学性能研究被引量:10
2000年
采用乙醇超临界流体干燥技术制备了粒径约10×50nm的SnO纳米粒子。在500SN基础油中添加SnO纳米粒子,利用四球试验机和环块试验机考察其摩擦学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加入SnO纳米粒子后提高了基础油的抗磨性和承载能力,降低了摩擦系数;含最佳SnO纳米粒子量的润滑油承载能力最高;纳米粒子在摩擦表面的沉积是SnO纳米粒子改善润滑油摩擦学性能的内在机制。
胡泽善陈志莉王立光
关键词:纳米级氧化锡摩擦学润滑油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