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真圣
- 作品数:10 被引量:17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哲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文学更多>>
- “五四”以来的中国革命道德教育修养研究
- 2000年
- 刘可风胡真圣
- 关键词:中国革命道德序言五四运动
- 论当代中国的正义诉求
- 2014年
- 正义诉求是从需要和主体方面对正义的欲求与预期,当其由心理愿望转变为社会事实时,就成为社会结构和体制必须面对的实践性要求。正义诉求成为当今社会的一个普遍事实,社会运行的矛盾表现都与正义有关。本文要考察:正义诉求的对象——对什么发出诉求;正义诉求的内容——诉求什么;正义诉求的起因——原因分析。
- 胡真圣
- 关键词:社会事实社会结构社会运行
- 全球化中的伦理共识被引量:3
- 2002年
- 全球化蕴涵着两大基本问题:即伦理共识和全球化的道德合理性问题。所谓伦理共识实际上就是如何处理道德的普遍性与道德的特殊性问题;所谓全球化的道德合理性则应从全球化中的互利与责任两方面把握。本文主张在多元主义文化的视野中,通过对话和商谈获得伦理共识。
- 胡真圣
- 关键词:全球伦理
- 论公民社会的平等
- 本文分析了经济学与伦理学关于平等问题的不同观点,提出了社会平等的理由,认为应从平等权利和平等机会等方面来建构一个平等社会。
- 胡真圣
- 文献传递
- 紧扣发展讲德治
- 2001年
- 胡真圣
- 关键词:道德建设价值观政治制度德治思想
- 两种正义观-马克思、罗尔斯正义思想比论
- 胡真圣
- 关键词:正义罗尔斯
- 马克思正义难题的现代回应被引量:9
- 2003年
- 马克思十分关注为正义所保障的人的自由平等问题。但他认为在私有制存在的条件下 ,自由平等只是纯粹形式上的。罗尔斯从其正义论立场出发 。
- 胡真圣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罗尔斯正义原则私有制资本主义
- 论文化理解与文化秩序的建构被引量:3
- 2012年
- 在多元文化和价值并存的条件下,理解各种文化观念,重建文化秩序是文化建设的当务之急。文化是一种追寻意义的活动,是指导与规范人们行为的实践精神。要理性地分析和把握各种文化观念产生的社会根源,认识到各种文化观念都与一定时代的人们的利益占有与实现方式相关。功利主义文化的盛行造成了社会人心浮躁和价值迷失的严重后果,仁爱互助文化对于功利主义的泛滥可以起到济时纠偏的作用,但根本上只有用道义论文化才能克服与超越功利主义文化。建构文化秩序要注意日常文化、批判性文化和理性文化之间的关系。主流文化是与一定社会经济基础相联系,反映主导政治诉求的文化或观念意识,其本质是理性的、自由的、人道的文化。建构文化秩序还要处理好主流文化与多元文化的关系。主流文化是多元文化存在合理性的背景、前提,是多元文化运行发展的基本框架与边界,主流文化又要不断展开与多元文化的对话与融通。
- 胡真圣
- 关键词:文化理解文化秩序
- 两种正义观——马克思、罗尔斯正义思想比较
- 2003年
- 胡真圣
- 关键词:正义观罗尔斯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
- 柏拉图与康德伦理学中的自我构成被引量:2
- 2011年
- 相对于常见的灵魂的斗争模式而言,柏拉图与康德提出了灵魂的构成模式。构成模式可以解释行动缘何不同于事件。行动是源自于作为整个人格的构成,而不是源自于在个人内部起作用的某种力量,后者正是斗争模式所蕴含的观点。这种构成观反过来又蕴含了好行动的要素,即行动是以把人统一成合构成体系的方式得到审思和选择的。也就是说,审思行动把我们构造成一个统一的行为者。柏拉图式正义与康德的绝对命令就是这种自我构成原则,由此也是行动的规范标准。
- Ch.M.科丝嘉葛四友胡真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