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苏

作品数:14 被引量:28H指数:2
供职机构: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急性
  • 6篇白血
  • 6篇白血病
  • 5篇细胞
  • 3篇蛋白
  • 3篇多发
  • 3篇多发性
  • 3篇多发性骨髓瘤
  • 3篇粒细胞
  • 3篇粒细胞白血病
  • 3篇淋巴
  • 3篇骨髓
  • 2篇地西他滨
  • 2篇血小板
  • 2篇血小板减少
  • 2篇早幼粒细胞
  • 2篇早幼粒细胞白...
  • 2篇髓系
  • 2篇疗效
  • 2篇淋巴瘤

机构

  • 14篇九江市第一人...

作者

  • 14篇胡苏
  • 12篇黄燕
  • 8篇崔文婷
  • 6篇欧阳鹏
  • 3篇罗萍
  • 3篇胡飞
  • 2篇李金凤
  • 1篇陈雪礼
  • 1篇刘晓峰
  • 1篇熊欣
  • 1篇陈越
  • 1篇肖为

传媒

  • 3篇当代医学
  • 2篇九江医学
  • 1篇赣南医学院学...
  • 1篇中国实验血液...
  • 1篇东南国防医药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临床合理用药...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 1篇分子诊断与治...
  • 1篇中国科技期刊...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5篇2021
  • 1篇2016
  • 1篇2012
  • 1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0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D—二聚体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诊断中的价值
2021年
针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应用D—二聚体诊断的价值进行探讨。方法:选择本院2018年9月~2019年9月间收治的白血病患者70例纳入临床研究对象,依照患者白血病分型分成急性早幼粒白细胞白血病(30例,研究组)以及非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40例,对照组),针对两组患者的D—D水平以及阳性检出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前、病情得到缓解时以及患者疾病复发时D—D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对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1);D—D阳性率对比,研究组(83.33%)显著高于对照组(12.50),差异对比具备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治疗过程中,D—D具备较高的诊断价值,通过进行D—D检测能够为临床治疗提供必要的指导,对于预后评价同样具备关键价值。
欧阳鹏胡苏黄燕
关键词: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阳性检出率
多发性骨髓瘤自体移植及维持治疗的效果
2022年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自体移植及维持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本院收治的37例M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给予BCV预处理方案(白消安+环磷酰胺+依托泊苷),继续筛选合适的研究患者,给予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移植后使用来那度胺联合白细胞介素2维持治疗。记录造血重建、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移植后总体生存期(OS)和无进展生存期(PFS)、复发情况。结果回输的移植物中位CD34+计数和单个核细胞数分别为4.69(1.20~9.98)×10^(6)/kg、6.30(3.22~12.34)×10^(8)/kg;37例患者均获得造血重建,血小板重建时间为7~21 d,平均(7.32±1.21)d;中性粒细胞重建时间为5~20 d,平均(10.48±1.12)d。37例患者中出现呕吐9例(24.32%)、恶心13例(35.14%)、骨髓抑制2例(5.41%)、脱发8例(21.62%)、口腔溃疡2例(5.41%)、感染10例(27.03%)、腹泻7例(18.92%)、纳差8例(21.62%),无移植相关死亡,经对症治疗、抗感染治疗后,不良反应均减轻、好转;有8例(21.62%)复发。所有患者均随访5年,截至随访日期,3年、5年PFS率分别为58.75%、45.20%;3年、5年OS率分别为82.10%、69.45%。结论自体移植及维持治疗是治疗MM的有效方案,可延长患者的PFS和OS,降低复发率。
黄燕崔文婷胡苏欧阳鹏冯波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来那度胺
高白细胞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临床治疗观察
2007年
罗萍孙军华李金凤胡飞黄燕胡苏
关键词: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高白细胞
简易层流床对急性白血病大剂量Ara-c化疗感染影响分析(附22例报告)被引量:15
2007年
黄燕胡苏罗萍胡飞
关键词:层流床急性白血病化疗医院感染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PML-RARα融合基因检测的临床意义探讨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 PML-RARα融合基因检测在临床检查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治疗前后的意义。研究 PML-RARα融合基因含量与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病变进程的关系。方法运用 RT-PCR 技术检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治疗前后骨髓内 PML-RARα融合基因含量。结果所有 51 例初诊为 APL 的患者均做 PML-RARα融合基因检测,其中阳性 41 例,阳性率为 80.4%。初诊为 APL 的 51 例患者治疗 18 个月后(进行随访),其中死亡 3 例,阳性 3 例,阳性率为 5.9%。结论 PML-RARα融合基因的检测对 APL 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定期检测 PML-RARα基因可尽早发现分子学复发以及时治疗,并避免血液学复发。
陈越陈雪礼刘晓峰胡苏
关键词:白血病急性早幼粒细胞
地西他滨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疗效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探讨地西他滨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5年5月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4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3例。对照组患者予以HCG方案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地西他滨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白细胞计数(WBC)复常时间及毒副作用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WBC复常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WBC复常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小板计数(PLT)减少、贫血、转氨酶升高、胆红素升高、恶心、呕吐、便秘、腹泻、高血糖、肌酐升高、中性粒细胞绝对值(ANC)减少严重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乏力、心律失常、咳嗽严重程度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西他滨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疗效显著,且毒副作用少,安全性高。
崔文婷胡苏黄燕欧阳鹏熊欣
关键词:老年人地西他滨
c-MYC蛋白及S100A6在多发性骨髓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2021年
目的探究c-MYC蛋白及S100A6在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60例M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使用荧光定量PCR法对MM患者进行检测,比较不同分期MM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c-MYC及S100A6表达水平、化疗前后骨髓单个核细胞c-myc及S100A6表达水平、存在髓外转移MM患者与无髓外转移MM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c-MYC及S100A6表达水平。结果c-MYC、S100A6表达与MM临床分期均存在相关性;化疗后,MM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c-MYC及S100A6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化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髓外转移MM患者单个核细胞c-MYC及S100A6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无髓外转移MM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MYC及S100A6在多发性骨髓瘤发病中存在一定的意义,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的方式,发现c-MYC及S100A6在多发性骨髓瘤的表达与MM的发生、疾病进展及髓外转移密切相关。
崔文婷胡苏黄燕欧阳鹏冯波
关键词:C-MYC蛋白S100A6多发性骨髓瘤
小剂量激素配合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方案对成人急性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血常规及免疫球蛋白水平表达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讨小剂量激素配合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TPO-RA)方案治疗成人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的疗效及对患者血常规及免疫球蛋白水平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3月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成人IT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小剂量激素治疗,研究组给予小剂量激素配合TPO-RA方案治疗。比较两组血常规指标[血小板计数(PLT)、红细胞沉降率(ESR)]、免疫球蛋白[血小板相关免疫球蛋白A(PAIgA)、血小板相关免疫球蛋白G(PAIgG)、血小板相关免疫球蛋白M(PAIgM)]水平、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水平、相关细胞[网织血小板、产板巨核细胞及巨核细胞]水平、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生命质量[生命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评分。结果治疗后,研究组PLT高于对照组,ESR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PAIgA、PAIgG、PAIgM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CD3^(+)、CD4^(+)水平均高于对照组,CD8^(+)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网织血小板水平低于对照组,巨核细胞数量少于对照组,产板巨核细胞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研究组物质生活状态、心理功能、身体功能、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激素配合TPO-RA方案治疗ITP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血常规与免疫球蛋白水平,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崔文婷黄燕胡苏冯波
关键词: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血常规免疫球蛋白
血浆置换联合中药足浴及踝泵运动治疗多发性骨髓瘤引起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评价
2023年
血浆置换联合中药足浴及踝泵运动治疗多发性骨髓瘤引起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评价。方法 此次研究选择2020年09月01日至2022年08月31日期间出现多发性骨髓瘤发生PN的40例患者,采取随机模式将其分别分为两组,常规治疗组(对照组)20例,给予维生素B12等常规治疗,对于两组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经过治疗后发现,观察组应用效果比对照组理想,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取血浆置换联合中药足浴及踝泵运动治疗的方式,对于多发性骨髓瘤引起周围神经病变有着理想的疗效,在临床上有着重要的应用意义。
黄燕崔文婷胡苏欧阳鹏冯波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评价
阿糖胞苷联合地西他滨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的有效性及对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2021年
目的:探讨阿糖胞苷联合地西他滨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的有效性及对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20年12月本院收治的70例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米托蒽醌联合阿糖胞苷治疗,研究组采用阿糖胞苷联合地西他滨治疗。比较两组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治疗前后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CD4^(+)、CD8^(+)、CD4^(+)/CD8^(+))、血清酶水平[乳酸脱氢酶(LDH)、谷氨酰转肽酶(GGT)、碱性磷酸酶(ALP)、羟丁酸脱氢酶(HBDH)]。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LDH、GGT、ALP、HBDH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LDH、GGT、ALP、HBDH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CD4^(+)、CD8^(+)、CD4^(+)/CD8^(+)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D8^(+)均低于治疗前,CD4^(+)、CD4^(+)/CD8^(+)均高于治疗前,研究组CD8^(+)低于对照组,CD4^(+)和CD4^(+)/CD8^(+)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糖胞苷与地西他滨联合的方案对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进行治疗,可提高疗效,改善免疫功能及血清酶水平,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崔文婷胡苏黄燕
关键词:阿糖胞苷地西他滨血清酶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