胥楠
- 作品数:17 被引量:74H指数:6
- 供职机构: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宜宾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大黄对小鼠肠道免疫分泌物的影响被引量:17
- 2005年
- 目的:观察大黄治疗组和正常组小鼠肠道免疫分泌物的变化;探讨大黄对肠道黏膜屏障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实验用BALB/c小鼠。分成生理盐水灌胃组和10%大黄煎剂灌胃组。24h后处死动物,灌洗肠道,收集灌洗液,分别测定IgA、总蛋白、补体C3、高密度脂蛋白(HDL)、Ⅱ型磷脂酶A2(PLA2)活力和溶菌酶的含量;同时切取并收集各小鼠小肠组织40mg,运用RT-PCR扩增,琼脂糖凝胶电泳成像检测隐窝素-1基因和隐窝素-4基因扩增片段含量。结果:2组小肠灌洗液中IgA,总蛋白,补体C3,溶菌酶含量以及Ⅱ型PLA2活力有统计学差别(P<0.05)。2组小肠灌洗液中HDL含量无统计学差别(P>0.05)。2组小肠组织匀浆中隐窝素-1(Cr1)基因扩增片段含量与隐窝素-4(Cr4)基因扩增片段含量无统计学差别(P>0.05)。结论:大黄能促进肠黏膜上皮分泌多种免疫相关物质,对于减轻创伤、烧伤、休克等严重应激反应时的肠黏膜损伤,防止肠道菌群移位和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发生具有重要的理论和临床意义。
- 胥楠陈晓理芦灵军次仁桑珠
- 关键词:肠道免疫功能肠道黏膜屏障
- 老年病人肝切除手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4
- 2023年
- 目的研究影响老年病人肝切除术后肺部并发症(PPCs)发生的危险因素,探讨其精准的围手术期管理。方法2016年1月~2020年12月间在我院行肝切除手术的老年病人114例,根据术后发生PPCs与否分为PPCs组与对照组,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可能影响老年病人肝切除术PPCs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114例病人中,术后发生PPCs36例(31.6%,PPCs≥1种),其中ARDS1例,肺不张10例,胸腔积液19例,肺部感染26例。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病人年龄、吸烟史、术前存在肺部合并症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老年肝切除术PPCs的发生与肝切除类型、手术持续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有相关性(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人的年龄、吸烟史、术前肺部合并症、手术持续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是老年肝切除术PPCs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年龄、吸烟史、术前肺部合并症、手术持续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是老年病人肝切除术PPCs发生的危险因素,对其评估有助于选择的合适治疗方案与围手术期管理,提高手术治疗的疗效与安全性。
- 姚辉华陈星宇赖威胥楠邓蓉陈乾
- 关键词:老年肝切除术术后肺部并发症
- 5-氟尿嘧啶对脓毒性休克大鼠的保护作用被引量:3
- 2006年
- 目的观察5氟尿嘧啶(5FU)对脓毒性休克大鼠预后的影响。方法将3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脓毒性休克组和5FU治疗组。实验操作6h后处死大鼠,观察各组大鼠的病死率和腹水率,称取肺组织湿重,收集肺组织标本做病理学检查,评估肺组织损伤程度。结果与脓毒性休克组相比,5FU组大鼠病死率和腹水率显著减少,肺湿重和肺损伤评分明显好转。结论5FU对脓毒性休克大鼠有保护作用。
- 芦灵军胥楠陈晓理
- 关键词:5-氟尿嘧啶脓毒性休克动物模型病理学
- 环氧化酶-2 抑制剂对急性胰腺炎大鼠继发全身炎症反应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 急性胰腺炎是外科常见急腹症,病情凶险,病死率高.除了胰酶的自身消化损伤作用外,多种炎症介质也参与和发展了胰腺炎的自然病程,同时使胰外脏器损伤不断加重.本实验建立急性胰腺炎动物模型,采用莫比可和西乐葆两类环氧化酶-2抑制剂...
- 陈晓理胥楠芦灵军
- 关键词:环氧化酶-2急性胰腺炎抑制剂
- 文献传递
- 环氧化酶-2抑制剂对急性胰腺炎大鼠继发全身炎症反应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被引量:7
- 2008年
- 目的探讨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2,COX-2)抑制剂对胰腺炎过程中免疫异常的调整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36只,随机分成对照组、胰腺炎组、美洛昔康(莫比可)和塞来昔布(西乐葆)治疗组。分别于术后第2,6,24小时三个时段各处死每组大鼠3只,观察大鼠的一般情况和腹水发生情况,测定腹水量。收集各时段血液标本检测白细胞计数、血液淀粉酶值,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IL-6、IL-10水平。切取各时段大鼠胰腺组织称湿重后行病理学检查。结果莫比可和西乐葆治疗后第24小时,除胰腺湿重外,其余各项指标均较胰腺炎组明显好转,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OX-2抑制剂通过阻断花生四烯酸代谢产物的产生,减轻胰腺组织炎症反应程度,同时调整致炎和抗炎细胞因子水平,达到低水平平衡状态有效改善胰腺炎大鼠的预后。
- 胥楠芦灵军陈晓理次仁桑珠张辉
- 关键词:环氧化酶-2抑制剂急性胰腺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 分裂肝合并肝内胆管结石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探讨分裂肝解剖表现形式和胚胎发育过程。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例完整分裂肝合并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及诊治经过,通过广泛地文献复习探讨其可能的发生机制。结果一名61岁女性患者因反复右上腹痛40年,加重1年入院。经常规体检及核磁共振检查考虑诊断为肝内胆管结石,拟行胆总管探查、左肝外叶切除术。术中发现肝脏左右两叶沿Cantlie线完整自然分裂为左右半肝,第一肝门处其他管道结构正常,膈肌及肝周韧带未发现明显缺损异常。结论该病例为首例完整分裂肝报道,在此基础上我们将肝脏解剖变异类型分为三类:第一类,肝叶缺失或肝叶发育不全;第二类,正常肝脏基础上出现副肝叶或异位肝组织;第三类,肝脏被膜或肝周韧带发育不全。我们推测其可能的成因是由于某些生化或生理因素作用下部分肝细胞索发育迟缓或左右发育不对称,肝脏被膜组织生长增快提前包裹肝细胞索,最终导致分裂肝的形成。
- 胥楠蒋力生严律南杨家印袁丁靳曙光
- 关键词:肝内胆管结石组织胚胎学
- 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的临床诊断被引量:6
- 2006年
- 目的探讨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的临床特点和诊断手段,提高其临床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1990年8月至2002年7月收治的81例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肿瘤位于乳头上区13例(16%),乳头周围区63例(78%),乳头下区5例(6%)。常见临床表现有上腹痛、黄疸、上消化道出血、腹胀或呕吐及体重下降等。术前诊断率为80%。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54例,姑息性手术27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36%和21%。结论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可表现为上消化道症状、胆道梗阻和出血等,各部位肿瘤有其相对特征,联合十二指肠纤维内镜和CT可提高术前诊断率。
- 芦灵军严茂林胥楠林琦远陈晓理
- 关键词:十二指肠肿瘤
- 5-氟尿嘧啶对重症感染大鼠细胞因子的双相调节作用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观察5-氟尿嘧啶(5-FU)对重症感染大鼠致炎细胞因子和抗炎细胞因子的调节作用,探讨5-FU对重症感染大鼠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将30只健康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重症感染组和5-FU治疗组,每组10只。重症感染组以无菌操作技术将大肠杆菌悬液(1.8×10^12 cfu/L)注入大鼠腹腔(10ml/kg),制成重症感染模型;5-FU治疗组在重症感染模型制作成功后40min再经腹腔注射5-FU(50mg/kg)。观察各组大鼠6h死亡率和腹水率,然后处死大鼠,抽取下腔静脉血测定血浆中白细胞介素-6(IL-6)和IL-10的含量,称取肺组织湿重。结果 5-FU治疗组大鼠6h死亡率和腹水率均低于重症感染组(P〈0.05和P〈0.01);重症感染组大鼠肺湿重较正常对照组增加(P〈0.01),5-FU治疗组大鼠肺湿重较重症感染组降低(P〈0.05),并恢复到正常水平。重症感染组血浆IL-6和IL-10水平明显升高(P均〈0.01);5-FU治疗组IL-6水平较重症感染组降低(P〈0.01),并恢复到正常水平,IL-10水平较重症感染组降低,但仍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1)。结论5-FU可减少大鼠血浆致炎细胞因子和抗炎细胞因子的释放,减轻肺水肿,对重症感染具有保护作用。
- 芦灵军胥楠陈晓理
- 关键词:5-氟尿嘧啶动物模型细胞因子
- 变异右肝管横跨与左肝管汇合的解剖学特点和临床意义被引量:10
- 2006年
- 目的探讨变异右肝管横跨与左肝管汇合的解剖学特点和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胆道影像学检出的52例变异右肝管横跨与左肝管汇合病例的临床经过和手术情况,并对其中部分特殊病例进行了随访。结果变异右肝管结石〔60.52%(23/38)〕和左肝管结石〔86.84%(33/38)〕的比例较高,伴随的胆管扩张和狭窄也较多见。变异导致的胆汁流体力学紊乱和血管鞘压迫可能是感染和结石高发的原因。变异右肝管的结石漏诊率为34.78%(8/23),结石残留比例高达86.95%(20/23)。1例在行左半肝切除时不慎将变异右肝管切断。结论变异右肝管横跨与左肝管汇合有易发生肝内胆管结石的倾向,其诊断治疗有其特殊性及困难性,应引起临床重视。
- 陈晓理胥楠芦灵军冉瑞图
- 关键词:肝内胆管结石解剖学变异
- 炎症过程中内皮细胞的功能变化及其后果被引量:5
- 2005年
- 内皮细胞在介导炎症和凝血的交互作用中起重要作用 ;血流机械应力的变化经内皮细胞转化为生物信号 ,激活NF κB等转录因子 ,炎症介质也可以通过信号转导通路进行相互调节。抗凝和抗粘附治疗在治疗炎症性疾病中有一定的作用 ,对内皮细胞的病理生理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 胥楠陈晓理
- 关键词:炎症内皮细胞凝血